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我靠种田经商养活三军 > 第309章 茶商
  第309章 茶商
  唐昭轻笑,“那也要看他们有没有那个胆子。”
  高兴將唐昭的话在心里反覆咀嚼了两三遍,额头渐渐冒出冷汗。
  若是如此,高家哪还有什么利用价值?
  高兴额头重重磕在地上,“求郡主娘娘赐高家一条生路。”
  “高少东家是商人,最知商道一途在於变通”,唐昭稳稳坐在椅子上,“盐商这条路走不通,那便换另一条路走。”
  高兴仔细听著。
  唐昭垂眸看著茶碗里舒展的绿茶,“江南盛產茶叶,绿茶、白茶、红茶、黑茶、黄茶、乌龙茶六大茶类应有尽有,不仅供给皇亲宗室与世家贵族,还远销突厥吐蕃。”
  “江南三分之一的土地种植茶树,近半数的百姓从事茶业,国库的十分之一税收来自於此,利润之大可想而知。”
  高兴为难,“茶叶买卖牢牢把持在江南世家手中,草民背后无人倚仗,如何斗得过江南豪强?”
  连皇帝老爷都不能插手其中,更別提高家这个小虾米了。
  “本郡主何尝不知?”唐昭嘆气,“只是江南世家做的太过分了。”
  覬覦茶叶买卖带来巨大利润,江南世家或仗著手中权势,或使尽齷齪手段,强买强卖百姓手中的土地改造茶园。
  没有土地耕作產粮的百姓为了不被饿死,只好贱卖自身与家人给世家为奴,成为茶园的农奴,世世代代为世家劳作,被世家剥削,苦不堪言。
  高兴沉默,显然对江南世家迫害百姓的手段有过耳闻。
  “平元帝无德无能,为了获得江南世家支持对百姓的遭遇视而不见,任由江南世家胡作非为,可宣王不是。”
  高兴震惊,甚至忘了商贾不得直视皇亲宗室的规矩,抬起头愣愣看向唐昭。
  “宣王对江南世家的所作所为早已不满,立志要革除江南弊病,盐商只是第一步,这第二步,便是茶商。”
  唐昭放下茶碗,对上高兴的目光问,“高少东家可有胆量为宣王解忧?”
  高兴吞咽一口,心砰砰直跳。
  昭善郡主的话说的如此直白,他怎能听不明白?
  宣王势必要反了,以宣王麾下三十万西北军的兵力,攻下洛阳只是时间问题。
  宣王不满江南世家已久,待宣王登基安顿北方后,定会著手整顿江南。
  江南不类北方,自大渝建立后便没经歷过战事,若宣王以武力镇压江南,江南百姓必定怨声载道。
  如此一来,瓦解江南世家势力,只能走政、商二路。
  朝政大事不是高家小小商贾可以插手的,但同样,商道一事朝廷也不好贸然插手。
  如此,朝廷若想插手江南商道,必定会择选皇商与江南世家扶持的商贾打擂台。
  昭善郡主作为宣王最器重的儿媳妇,宣王定会將此事交给昭善郡主。
  也就是说,昭善郡主选中谁,谁就可以平步青云,从普通商贾一跃成为皇商,甚至摆脱商贾之身,成为士族!
  高兴眼睛越来越亮,“草民愿誓死效忠郡主娘娘与宣王殿下!”
  “大善!”唐昭抚手,“那就请高少东家及早处理好高家之事,儘快启程前往江南。”
  高兴放低姿態问,“不知小的要做什么?”
  “买茶园,种茶树,別人的茶商怎么做,你就怎么做。”
  高兴眼睛一转,“小的明白了。”
  高兴踌躇满志回到高家,与高老爷一起將高家手中的商铺田產全部卖掉,为举家搬迁做准备。
  突厥王宫里,阿史那木听完阿史德沐阳的转述,拍案而起怒道,“大渝欺人太甚!”
  阿史德沐阳心里嘆气,谁让突厥战败了?只是没想到大渝胃口这么大,不仅要赔偿財物,还要整片酒泉府。
  那可是先可汗从前朝手中打下来的,至今已经百年了。
  阿史那木问,“大叶护如何看?”
  “可汗,如今突厥势弱,我们根本没有拒绝宣王的底气”,阿史德沐阳实事求是道,“割让酒泉府,势在必行!”
  阿史那木一拳锤在御案上,“自突厥立国后,便没遭过这般奇耻大辱,都怪哥舒勇无用!”
  阿史德沐阳沉默。
  怪哥舒勇无用吗?面对大渝那如地雷爆鸣一般武器,谁能贏?
  阿史德沐阳见阿史那木暴怒的模样,不敢替哥舒勇说话,只好偷偷去见了突厥太后,询问是否要救哥舒勇。
  “若是能救,本殿如何不救?可突厥还有何能与大渝交换的东西?”突厥太后仿若老了七八岁,“总不能將歷代可汗辛苦打下的江山不停地割让出去。”
  阿史德沐阳送了口气,他一直担忧突厥太后会不惜一切代价救回哥舒勇,如今看来是他高估哥舒勇在突厥太后心中的地位了。
  西北军地牢里,哥舒勇垂眸看著守卫送来的毒酒,“谁让送来的?”
  虽然是对敌关係,但作为一员悍將,守卫还是很钦佩他的,“是驃骑將军嘱咐送来的。”
  “驃骑將军说,您是突厥的大元帅,理应死的体面。”
  “替我跟你们將军道声谢”,哥舒勇说完,端起毒酒仰头一饮而尽。
  守卫待哥舒勇毒发后,上前试探过鼻息,確定人死透了,便稟告给顾辞。
  顾辞淡声道,“准备一具棺材,將哥舒將军的遗体返还突厥。”
  半个月后,阿史德沐阳在路上遇到突厥士兵送葬队伍,得知大渝特將哥舒勇的遗体归还,心中嘆慰。
  阿史德沐阳再次见到宣王,双手呈上突厥议和国书与书信,“我国可汗答应宣王殿下全部要求,一月后酒泉府的驻守士兵將会离开,请宣王殿下及时派兵接应。”
  宣王看过书信,確定是平元帝的亲笔信函,便在国书上籤下自己的名字,並盖上金印。
  自此,两国和谈正式成立。
  阿史德沐阳接过国书,便立即告辞返回突厥。
  江一鸣接过宣王手中书信,“有吴家书铺的活字印刷在,下官定在一月之內,让天下人都知道此书信內容。”
  宣王頷首,“有劳军师。”
  一个月后,大渝各大书坊印刷出最新一批书籍,將平元帝为消灭西北军不惜与突厥联手的事说的清清楚楚。
  同时还附带平元帝的亲笔信函。
  一时间,天下皆惊。
  感谢虞秋宝宝的打赏!爱你()
  今天又是求票票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