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清妖 > 第247章 赵大人都感动了
  第246章 赵大人都感动了
  让百姓叫好,做点百姓看得见的小事即可。
  就是一些简单的形式。
  越简单,越有效。
  无须宣传,只需让百姓看到就行。
  一个耳闻目睹,胜过千言万语。
  听粮道衙门的人说,道台大人打算下个月拿自己的俸禄组织民夫把附近一条有上百年歷史的臭水沟整治一下。
  这条沟因为年久失修变成了一条臭气熏天的污水沟,夏天蚊蝇滋生,疾病蔓延,居民常年生活在污水中生病的人不少。
  由於沟两岸没有护栏,每年都有大量儿童掉进沟中溺亡的惨剧。
  若能整治重修,无疑是一桩造福百姓的大好事。
  消息一出,莫说集贤街的居民轰动,连带著整个江寧城都轰动了,当日就衝上江寧热搜榜第一,城中话题討论度相当高。
  一些居民还特地跑到粮道衙门打听这事是真是假,粮道衙门相关工作人员明確回答是真的。
  真是真的!
  因为这是赵安实际调研后作出的决定。
  要有好名声,光带人扫大街不行,还要干两桩实实在在替百姓造福的大事。
  也就是门面工程。
  没办法,赵安虽是主管漕粮的粮食厅长,但这个职务有个缺陷,就是不属於地方主官,所以无法干涉地方事务,管辖的只是和漕粮有关的业务机构,这就使他不能到百姓家走一走、看一看,从而製造更大的好官效应,更无法通过审案断案给自己塑造一个青天形象。
  大白话,由於职务的限制,导致赵安很多奥斯卡级別的演技无法发挥。
  既然没法偷鸡取巧,那就来点真傢伙。
  把粮道衙门附近这条长达二三里的臭水沟整治一下,两岸弄个绿化带,整体费不大,但效果却大。
  本质上跟让老丁弄水利工程一样,都是通过工程塑造能干、清廉、为民的好官形象。
  工程资金赵安自筹,不管筹多少俸禄肯定要是捐出来的。
  不仅他这个道台大人要主动捐,下面属吏也要捐。
  整个安徽粮食系统的官吏都要捐。
  不捐,就两停。
  停工作、停工资。
  赵安算了下,光一个粮食系统工作人员捐款就能解决一大半的工程款。
  別看他这粮道衙门工作人员才几十个,下面府州外派机构以及下设粮库、管理对象加一块,好几千人呢。
  一人捐五两,都有几万两可用。
  消息被证实后,好傢伙,居民们纷纷赶往粮道衙门想近距离看看要为百姓做这么大好事的赵大人长啥样。
  可惜,赵大人实在是忙,没办法出来和百姓零距离接触,互动什么的,却是发话给门房不得阻止百姓围观衙门,甚至还贴出一张告示。
  这张告示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是啥告示?
  是说为了保障衙门附近的交通顺畅,外来车辆可临时停放粮道衙门內部的操场。百姓若有三急,可以使用衙门內部的公共茅厕。
  这告示一出,莫说百姓惊诧,就连江寧各大衙门也是集体惊呼不可思议。
  哪朝哪代它也没百姓隨便进出衙门的道理啊!
  你个安徽粮道这么搞,叫我们这些“友商”怎么办?
  第一个发牢骚的就是江寧附廓上元知县孔庆光,孔知县是圣人之后,现任衍圣公孔宪培是他的亲叔叔。
  也因了这层关係,孔庆光才得以在江寧城做知县。
  虽说附廓知县头上的婆婆太多,但架不住这附廓县油水大啊。
  安徽的粮道干什么跟你上元知县八竿子打不著,孔知县为何跑到府里叫苦,原因是上元县衙就在离粮道衙门不远的昇平桥。
  粮道衙门要修的那条臭水沟就归上元县管。
  “大人,他安徽的官管起我江寧的事,算什么?是显得他姓赵的能干,还是说卑职这个知县不称职?卑职看他赵有禄就是狗拿耗子,多管閒事!”
  一肚子牢骚的孔知县又说赵有禄带口棺材上任,领人扫大街这些都是做样子给百姓看的,目的就是哄得百姓夸他是个好官,骗个好名声。
  实际真能是个好官?
  百姓不知道,官场哪个不知道他赵有禄是靠议罪银飞黄腾达的。
  议罪银什么玩意,谁不知道?
  指著这种投机取巧的小人真替百姓做事,还不如指著他圣人之后少收俩钱呢。
  现任江寧知府李尧栋是乾隆二十八年的进士,入仕之后就在江寧当知县,除中途调往镇江当了三年知府,其余时间均在江寧任职,可谓是地道的“江寧通”。
  只同孔知县態度不同,李知府竟然表示上元县那条臭水沟早就应该修了,你上元县不修,人粮道衙门替你修,你这知县怎么得了便宜还卖乖的。
  孔知县当即表示委屈:“大人,不是卑职不肯修,实是县里拿不出这钱。再说,这也不是修不修的事,而是他赵有禄分明藉此事搏取名声,显得江寧城就他这个安徽粮道在替百姓做事.恕卑职直言,他赵有禄是好官、是清官,那咱们是什么?”
  翻译过来就是你赵有禄分明就是想踩著我们肩膀往上爬!
  知府大人立即意识到问题所在,赵有禄真把那臭水沟修了,也真如其上任所言与贪腐不共戴天,那用不了多久其名声就会传遍大江南北。
  到时皇上一听赵有禄如此能干,肯定会大力提拔。
  反过来,皇上又怎么看他们这帮江寧官员呢?
  所以,绝不能让赵有禄这个安徽官修它江寧的臭水沟!
  要不然真成了这小子往上爬的垫脚石了。
  当下便前往藩台衙门状告诉安徽粮道越权,希望藩台衙门能发文安徽方面,责令安徽粮道別吃饱了撑的多管閒事。
  未想大腹便便的藩台大人却对赵有禄称讚有加,说这人虽然年轻,也非正途出身,但其在扬州任府学教授时就將扬州教育质量带上了一个新台阶,处理扬州运河事端时表现也很突出,查办了漕帮內一眾不法分子,深得皇上器重。
  “身为粮道却能想著为驻地附近的居民造福,实是难得一见的好官再者,给百姓做事就是给皇上做事,修沟的事我看你们江寧府也不能干看著,叫人家笑话咱们江寧官员不做事。”
  藩台大人竟指示江寧府可与粮道衙门协商共同整治臭水沟,为表对此事的重视,藩台大人特拨藩库存银三千两用於整治。
  “.”
  知府大人叫藩台大人搞的一愣一愣的,不知道这位打上任以来只知收钱听曲的主怎么突然就想著为民办事了。
  “沟不臭、水又清,咱大清才能民安国泰享太平嘛。都是替朝廷做事,何必分什么安徽、江寧的。”
  藩台大人態度摆在这,知府大人哪敢违逆,只得訕訕回去落实。
  粮道衙门这边,赵安在忙著內部整顿。
  承诺书所有工作人员都写了,那位正六品的管粮通判郑符阳更是洋洋洒洒写了两千多字,態度十分诚恳,就差说以后他这位通判大人上班只穿打补丁的裤子了。
  “这傢伙裤子打了补丁,我打啥?”
  赵安没好气的將郑通判的承诺书放进抽屉,他觉得郑符阳明显是在拿他这个道台大人开涮。
  別看字写的多,总结起来就是一堆假话。
  所有下属包括车夫、轿夫、厨子的承诺书全都空话连篇,没点实质。
  要不然,怎么到现在也没收到一份坦白交待材料的。
  看来,还得深挖。
  必须揪出几个作为典型严办,不如此,怎么显出他这位道台大人对腐败零容忍的决心。
  次日,粮道衙门的全体工作人员便惊讶发现道台大人办公室隔壁屋子掛了个牌子,叫粮道清吏司。
  清吏司,工作人员们懂,户部专设机构,用於清查各省钱粮的机构。
  道台大人在单位內部设清吏司,很明显是要调查相关人员是否贪污了。
  瞬间,衙门气氛变得极为紧张。
  因为谁也不清楚道台大人打算清谁。
  赵安任命漕帮四秀才之中的韩杰修、肖思成出任清吏司主事,吏员编制,要求二人马上开展清吏司的工作。
  韩、肖二人早前在扬州一个是教私塾的,一个则是在米铺替人算帐的,要不是赵安把他们作为“子弟兵”带到江寧栽培使用,二人这辈子估计跟衙门都打不了交道,也压根不知如何开展这个清吏司工作。
  “把人一个个叫过来,让他们主动交待。”
  赵安给出工作的具体办法。
  “万一他们不交待呢?”
  韩、肖二人觉得这帮衙门的老油条们肯定嘴严的很,怎么可能主动交待自己的问题,除非严刑拷打。
  赵安放下笔,看著无任何官府办事经验的二人,微微一笑道:“不是让他们交待自己,是让他们交待別人的问题。”
  “啊?”
  韩、肖二人呆住:这什么操作?
  “照我说的去做,不管是谁,只要他交待出一个人来就让他回去,不交待就一直扣著,不给饭吃,也不准他们上茅房,更不准他们睡觉。”
  说话间赵安起身將洗过的黄马褂套在身上,“百里云龙会安排人配合你们。”
  “大人,这么做会不会有胡乱攀咬冤枉的?”
  提出这个担心的是一直教书的韩杰修,问题显然有点书呆子了。
  “这衙门从上到下除了本官,统统抓了肯定有冤枉的,但隔一个抓一个肯定有漏网的。”
  赵安让韩、肖二人放心做事,他现在要去视察江寧库,回来后要看到所有人的材料。
  江寧库是江安粮道下属的最大粮库,也是两江地面最大的储粮仓库,这座仓库就是专门调拨驻防八旗口粮的。
  换言之,江寧城这十万旗人有没有饭吃,全看江寧库有没有失火。
  除了安徽要往该库输送漕粮外,江苏那边也有相应指標。八旗所需粮食以粟米、粳米为主,兼配小麦,每年需拨付五十万六千石於八旗。
  清制一石是28公斤,也就是说每年要给江寧旗人將近三千万斤粮食,折合下来人均不到三百斤。
  这仅是口粮,不提工资。
  开支很大。
  如此重要仓库,肯定是赵安这个新任粮道下基层视察的第一站。
  重点是查亏空,就是粮库里面的存粮是不是如交接时帐目显示那般。
  查粮,赵安懂,粮库这块一般是空仓作弊和白票盗粮两种手段。
  空仓作弊就是在粮仓底层铺穀壳,表层堆粮应付检查;白票盗粮就是小吏私刻印章开白条,夜间偷运官粮出去卖。
  重点就查这两个,几乎一查一个准,因为没有管粮官吏不贪污的。
  让一个年俸才三十一两的八品库大使管理价值几十万两、上百万两的粮仓,有几个能顶得住巨额利益诱惑的?
  以仓养官,几乎是歷朝歷代通病。
  为免惊动江寧库做手脚,赵安事先没有派发任何通知,带了管粮通判郑符阳及一眾护卫轻车简行便杀到了位於西华门外的江寧库。
  突然驾到的粮道大人嚇了守门卫兵一跳,赶紧就要入內通传,赵安哪容他们通风报信,直接带人入库。
  原是想当场命人开仓验粮,未想进去后却被眼前一排又矮又破的平房给吸引住。
  走近了一瞧,好傢伙,这排搁后世都能定为危房的平房竟是江寧库的办公房。
  左边第一间就是库大使程大德的值房。
  一个国家级重点粮仓工作人员的办公室竟如此寒磣激起了赵安的好奇心,当即推开库大使值房,映入眼帘的是破败的墙壁,堆满杂物的书柜,以及一张两条腿下垫有砖头的办公桌。
  除此之外,屋內还有个暖炉,炉子上搁的水壶一看就是老物件,明显包浆了。
  “你们是什么人?”
  突然闯进来的赵安嚇到了程大使,由於高度近视,程大使不得不在鼻樑上架了一副厚厚的玻璃眼镜。
  通判郑符阳忙道:“这是新任道台赵大人,还不参见赵大人!”
  “啊?!”
  程大使一个激灵,赶紧放下手中尚未吃完的半碗麵条,上前“叭叭”甩袖就给赵安打了个千:“卑职江寧库大使程大德参见大人!”
  赵安神色动容了,因为程大德不仅裤子膝盖上打了两个补丁,高高撅起的屁股上也缝了块大黑布。
  再瞧其上面的官服,虽没有打补丁,但无论是袖口还是领口都明显有缝补痕跡。
  这是个清官吶!
  “你这条件这么差还坚持工作,难得难得,必须评本衙的廉洁先进个人!”
  赵安感动,发自內心的感动,今年粮食系统的先进个人就是程大德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