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 第48章 大明,你忘了你的帖木儿了吗?
  第48章 大明,你忘了你的帖木儿了吗?
  洪沙瓦底是有自己货币的。
  铜锡币最为广用,此外还有银币用作商贸,金币用于赏赐和寺院供奉。
  所幸南洋来投的汉人快有近万人。
  闽粤的汉人宗族即使在现代,也是赫赫有名。
  南洋汉人流离故国,少不了制作鼎炉祭祀祖先。
  朱慈煊召集了一批专业人士,让勃固王苏比亚送来一批铜锡币。
  当即炼铜。
  三日时间,赶制出一批符瑞。
  召集群臣,准备北返伐清。
  朱慈煊很是疲惫的问道:
  “黎维柞现在何处?”
  有机会还是要抽太祖皇帝的牛马精力的天命啊!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事事亲为。
  每天浏览批阅大量奏章,事无巨细的亲自处理。
  牛马加班。
  曾八天收到一千六百多件奏札,处理国事三千三百多件。
  平均每天干四百多件事。
  这么当皇帝近二十年。
  竟然没猝死,还活到了七十一岁。
  朱慈煊就不行了。
  幼年时本就差点重病而亡,去天主洗礼。
  长大点,跟着永历到处逃难,没过过安稳日子。
  身子骨一直欠养。
  也难怪天祖父嘉靖曾祖父万历,要搞君主离线制。
  这大明皇帝不是普通人能当的。
  那些吃药丸死的列宗,是不是累的才吃补药啊?
  邓士廉回声拉正朱慈煊的意想:
  “殿下,东虏兴兵近三万屯于三宣,晋王和广国公在蛮莫、木邦分兵驻防。”
  “黎侍郎在木邦,与镇康州和孟定府的土司联络,看能向他们借兵否。”
  邓士廉顿了两息:“朝廷的意思是,至低不能让他们投向吴三桂。”
  滇西全境落入吴三桂手中。
  腾越八关,驻扎的大西军也失望永历弃国,投献给清军。
  滇南虽路途遥远,但保不定地方土司会首鼠两端,背刺大明。
  毕竟大明丢失中土,已经亡国快两年。
  朱慈煊微微点头:“邓凯。”
  邓凯:“臣在。”
  “你把我营帐中的古器带上,从府库中取一万金。”
  “带上孤的密信,立即出发,快马加鞭的交给黎维柞,让他贿赂也好,威胁也好。”
  “十日内要让吴三桂看到那些古器。”
  邓凯俯身领命:“是。”
  邓凯离开后,朱慈煊转首看向陈安德:
  “陈卿,暹罗和柔佛愿意出兵攻打荷兰人不?”
  “英国和葡萄牙是否还想重回南洋,获取香料。”
  陈安德抚了抚颔下短须:
  “回殿下,英国人六七年前刚和荷兰人打完大仗,去年他们又重回迎接国王。”
  “新王登基,诸事难理,他们的内阁议会决定所有国事,但又是商人和贵族共同把持权柄。”
  “短时间内,貌似无法决定立即对荷开战,而英国在天竺的圣乔治堡总督也不能独自向南洋进兵。”
  “而葡萄牙人国势衰弱,早不及西班牙,英国,荷兰,他们的总督也不能直接派出军队。”
  “如果回欧洲禀明他们的君王情况,一来一回,少说也要一年时间。”
  “不过,英葡都想重返南洋,只要大明出兵,他们十分愿意派遣一些商人的护卫队,协助大明夺回麻六甲。”
  英国君主制复辟了?
  查理二世重登王位,护国公克伦威尔死了?
  不对啊,我记得英荷战争打了整个十七世纪。
  时间点就这么巧妙。
  我们这边两个封建君主专制对打。
  英国在君主立宪和君主制横跳。
  朱慈煊有些皱眉:“暹罗和柔佛也不愿意出兵?”
  陈安德轻咳两声:“殿下,柔佛紧挨麻六甲海峡。”
  “离巴达维亚并不远,他们不敢挑衅荷兰人。”
  “至于暹罗,暹罗王说。”
  “如果太子殿下亲自领兵南下麻六甲,暹罗一定出兵出粮协助大明。”
  “柔佛使者听说后,也是表示愿随殿下击溃为非作歹的荷兰人。”
  朱慈煊眉头皱的更厉害。
  真要打穿中南半岛?
  邓士廉犹豫开口问道:
  “殿下,南洋汉人久居海外,自古未有为寥寥百姓而擅起兵端的。”
  “大明诏书传至南洋各岛,知晓我大明王师天威,彼辈蛮夷定不敢残害我汉人。”
  “而亚齐苏丹国,更是和我大明无根无源,何故为其起战事,进犯荷兰藩属。”
  朱慈煊长叹一声:“邓阁老,你有所不知。”
  “荷兰占据我大明夷州岛有数十年,郑延平正准备攻复夷州,以作反清根基。”
  “我是想牵制荷兰人的注意力,协助郑延平。”
  朱慈煊说完,又说道:
  “郑延平收复夷州,也是和我们平定洪沙一样,以此作为反清根基。”
  邓士廉也开始蹙眉:“延平郡王?”
  “永历十三年,延平郡王率十几万大军北伐南都,即便失败,遁逃海外。”
  “拥兵数万,收拾小小的荷兰几城,也轻松至极,殿下何故为其牵制荷兰人。”
  “红夷人船坚炮利,但在陆地上,也就和大明昔日的军队无二般。”
  “巴达维亚去多少援兵,也是羊入虎口。”
  朱慈煊点了点头。
  神机营的那些雇佣兵,也是只能远远放枪。
  洪沙人的大象士兵一近身,就会崩溃逃散。
  朱慈煊犹豫片刻后,说出想和郑延平会师的打算。
  邓士廉闻言,和马宝几人相视一眼。
  邓士廉开口:“殿下,打穿风上之地,抵至安南海边不难。”
  “但那和闽省沿海的郑延平犹隔数千里,安南能借道给我们到粤东吗?”
  “真要再度播迁移跸,殿下此番平定洪沙岂非徒然。”
  “朝中只有晋王、巩昌王、广国公两万余兵马,实在无法双线作战,除非殿下独领一支汉蛮军队去。”
  朱慈煊摇了摇头。
  他要留在洪沙,逼着吴三桂提前来战。
  “殿下已下定决心,北返收复滇省,还是派些南洋汉人去联络延平郡王,告知他朝廷和行在的安危。”
  邓士廉说完,又犹豫许久,方才出声:
  “殿下,延平郡王不同于晋王巩昌王。”
  “他是隆武帝亲赐的国姓,乃是唐藩,他现在还带着鲁王监国。”
  还有政权派别之分?
  都尼玛亡国亡天下了?
  能不能组建绝望的同盟。
  朱慈煊正欲开口驳斥。
  潘璜又又匆匆推门而进。
  “殿下,有自称帖木儿国的使者来了。”
  唉,明天上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