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 第61章 留发义民,剃发难民
  第61章 留发义民,剃发难民
  还在后方准备迎接太子的李定国,听到太子已经抵达前线大营,释放了贺九仪和金维新,急匆匆打马而返。
  进入大营,瞧见朱慈煊身边的贺九仪和金维新。
  李定国急忙上前,防备两人道:“殿下,贺金二人私通吴三桂,证据确凿。”
  “殿下如何放了他们?”
  贺九仪顿时喊冤:“晋王,我纵得我妻儿书信,但委实没想叛明投清。”
  朱慈煊也点头道:“孤已经查明,广国公确实没有投清之意。”
  李定国因贺九仪金维新是孙可望马吉祥的旧党,对两人心有间隙,知道他们和吴三桂使者来往,已然认定要叛明。
  但朱慈煊当场宣称是误会,他踯躅难言,不好当众拂了太子的脸面。
  李定国的儿子李嗣兴比他父亲脾气还急躁,直接戟指贺九仪:“既得吴三桂的书信,为何不报父亲?”
  贺九仪被小辈喝问,一时怒道:“我自得我妻儿书信,如何要报晋王。”
  李嗣兴跺脚:“那谁知道你会不会心怀家眷,而投清。”
  “吴三桂畜养你的妻儿,你就念着你的妻儿。”
  “我长兄战死沙场,母亲在云滇遭东虏杀害,父亲何曾念过妻儿。”
  贺九仪一时失语,哑口无言。
  朱慈煊抬手打断李嗣兴的斥问,直视李定国:
  “晋王,我们已经亡国了,如何还让将士们失家。”
  “广国公率军转战千里,勤王救驾,已经尽了为人臣的职责。”
  “但他还是人夫,人父。”
  “所谓自古忠孝难两全,但父皇屡次不顾危险,折返救出太后,孤奋战洪沙,也是为了皇后的安危。”
  “天家要讲孝义,如何能为难大臣。”
  “父皇也好,孤也好,都不希望广国公没有做到一个丈夫,一个父亲应该做的事。”
  “且让广国公回云滇,和妻儿团聚,保护家人吧。”
  贺九仪有些动容,嘴唇嗫嚅,但没有开口。
  有通敌之嫌的他留在洪沙瓦底,也再难受到重用,还会危及妻儿性命。
  何况太子和金维新还让他间中间。
  朱慈煊话锋一转,肃容道:“倒是晋王你。”
  “不守蛮莫,擅囚大将,可知罪?”
  李定国父子瞬间愕然。
  李嗣兴更是拔刀而出,等看到周围全是白文选和马宝的士兵,才停下脚步,双目怒睁,咬牙望着朱慈煊。
  李定国犹豫一阵,半跪请罪:
  “昔日巩昌王白文选在滇西骂我。”
  “皇上将国家军队和兴复汉室的重任托付给我,但我撤兵而离,以致云滇百姓遭受东虏杀戮残害。”
  “臣言只能死而后已,以报君父。”
  “请太子殿下留臣死在沙场,竭尽孤忠。”
  李定国虽然不知道袁崇焕故事,但很清楚三国的魏延孟达。
  无视君令,就足够他去职了。
  朱慈煊摇头:“孤说过,不会让臣子去做半道崩殂的孔明岳飞。”
  “昔日演武场孙可望罚你一百军棍,今日孤只罚你三板。”
  大西军刚进云滇时,四王尊孙可望为主。
  李定国心生不服,演武场率先升旗,以致孙可望罚他一百军棍。
  还是白文选冯双礼抱着李定国大腿和腰,为了大西军让他接受惩罚。
  “请殿下赐罚。”
  朱慈煊甩出一块玉笏。
  李定国接触玉笏的一瞬间,倒飞出去,口吐鲜血,砸在地上。
  本来还因为处罚太轻,松了一口气的李嗣兴见状立即暴怒:“朱慈煊,你要杀我父亲!”
  “枉我全家为你朱家竭忠尽力。”
  白文选立即将要冲上前的李嗣兴扑倒在地。
  马宝急忙拉住朱慈煊。
  朱慈煊也从懵逼中清醒。
  忘了还有【大丈夫】的对父特攻了。
  挣脱马宝,匆匆扶起李定国,见其并未大碍,才将要跳出喉咙的心脏按下去。
  “晋王,你可服了。”
  李定国感觉自己像是被一匹马撞了一样。
  蓦然想起孙可望打他一百军棍,他也是挨到五十军棍,就受不了低头的。
  “臣服了,以后臣定服从殿下的命令。”
  ……
  让军中医师赶紧治疗李定国,待见其真无大伤后,
  朱慈煊才让贺九仪校场集合全军。
  本来没带甲胄兵器的士兵们,看到白文选的三千兵马,都已经面露惶恐了。
  还是贺九仪匆忙出面,安抚住将士。
  等听到太子答应让他们弃甲归乡,更是掀起轰然震动。
  不少人狐疑,生怕前脚刚出大营,后脚太子晋王就杀向他们。
  依旧是贺九仪出面担保,朱慈煊再许诺。
  营中将士才放下心来。
  随即就这一群,那一堆的商议起来。
  当然,能回家,大多数人都愿意回家。
  但这涉及到一个问题。
  云滇已经是代清的土地。
  要剃发啊!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毁伤不孝。
  这可直击汉家礼仪的根基。
  另一个关键。
  太子已经平定洪沙瓦底,他们不用再像前几年那样没有目标的流离失所。
  代清占据云滇,他们作为大西军士伍的土地肯定没有。
  在洪沙瓦底,他们就还有这些待遇。
  至少这几个月太子给他们的饷银都发足了的。
  但最关键的是。
  太子和晋王能不能挡住吴三桂?
  将吴三桂据在关内,他们也愿意穿明服留汉发,在洪沙瓦底安家。
  否则,到时候也只剩不是死就是逃的两条路。
  接近傍晚,还是有小半数的士兵,基于各种原因,想和贺九仪一起返回中土。
  但看到太子和广国公让人帮他们剃发,立时发生反抗。
  贺九仪的一个副将,本来被囚禁心有怨恨,想和贺九仪一同而行。
  待看到剃刀靠近自己的脑袋,顿时踹翻剃发兵,从白文选士兵中抢过一把长刀。
  对着脖子就要自刎。
  “我乃汉家儿郎,宁做束发鬼,不做剃发人。”
  砰!
  朱慈煊一板砖将其砸倒在地,大吼道:
  “孤不准你们死在这儿。”
  双目通红的望向几十个也要抢刀自刎的将士。
  “不是你们负了汉家,负了父母祖宗。”
  “是我朱家,是天子,是孤,对不起汉家天下,对不起你们,以致让你们舍弃汉仪。”
  “你们要自刎以谢罪祖宗,那也要孤,要天子先谢罪。”
  “襄皇帝隆武说,剃发者,难民,留发者,义民。”
  朱慈煊流下眼泪:“无论你们剃发与否,你们始终是我大明子民。”
  “是华夏儿郎。”
  “你们今日死在异域,成了洪沙鬼,见不到孤恢复华夏。”
  “才是真正的对不起大明,对不起汉家。”
  顿时,一大片明军将士纷纷抢地号啕,啜泣恸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