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军事 >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 第130章 吕氏的爹吕本:老吕家祖坟冒烟了!
  第130章 吕氏的爹吕本:老吕家祖坟冒烟了!
  武英殿内,朱元璋的目光透出森然寒气。
  整个人的气势在这一瞬间,变得极其的凌厉骇人!
  长期跟在朱元璋身边,且已经办了不少大案的锦衣卫指挥使刘英,这个时候都禁不住的神色为之一变。
  只觉得脊背发寒。
  皇帝脾气不好,这事他自然是知道的。
  可是却从来没有如同现在这般,给人如此吓人的感受。
  看来,这太子侧妃干出来的事儿,应该不小。
  甚至于,应该是触碰到了当今陛下的禁忌。
  不然的话,皇帝绝对不会如此反应。
  只是,刘英心里面对此却满是好奇。
  因为从安排在东宫那边的秘密眼线所进行的回报,可以看得出来,太子侧妃吕氏,也并没有干出什么过分的事。
  不仅不过分,而且还分外的贤良。
  对皇长孙疼到了骨子里,对于太子,对有了身孕的太子妃常氏,都特别的好,照顾的极为周到。
  最近两天,对太子妃常氏,吕氏更是好上加好。
  不仅仅如同之前的般,一日三餐的给太子妃,变着样做吃的。
  现在更是增加到了一日五餐。
  那叫一个尽心尽责。
  从哪里都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谁看到了不得称赞一声,太子侧妃,是一个特别好特别好的人?
  各个方面都没得说。
  可以说,如今的东宫,里里外外都是太子侧妃在忙。
  没了她,不说垮台,但最起码要比现在混乱,做不到如此这般的井然有序。
  怎么现在,陛下在听了自己所禀告的这些后,居然会是这么一个反应?
  不应该,真不应该!
  不过片刻后,一个想法在心中升起。
  莫非……这是陛下觉得太子侧妃干出来的这事儿,其实都是装出来的?
  或者是想要通过给太子妃做饭的事儿,而采用一些什么手段,对太子妃不利?
  目前,也只能是如此想了。
  不然他是真想不明白,皇帝为什么反应如此之强。
  达到了一个,让他绝对意想不到的地步。
  朱元璋的反应自然强烈,毕竟这已经从一些方面证实了,他的猜想和推断。
  自己带着妹子,前几天去东宫那边见大孙子雄英,真的刺激到了吕氏。
  让吕氏有些忍不了了,想要动手来谋害自己家老大媳妇儿。
  从之前的一日三餐,一下子增加到现在的一日五餐。
  朱元璋可不相信,这里面没有吕氏的坏心思。
  现在看来,已经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能够认定,吕氏就是条毒蛇!
  上辈子自己家老大媳妇,因难产而去世,就是这个毒妇在后面故意使坏!
  而这个使坏的办法,这个毒妇早就知道。
  如今不过是被自己这边所做出来的一些事给刺激了,忍耐不住提前动了手。
  朱元璋心中杀意难以遏制。
  不过,最终还是被他硬生生的,给忍耐了下去。
  原因无他,这个时候吕氏所干出来的这事,根本不足以认定,她是在谋害自己家老大媳妇儿。
  也不能形成有利的证据,向自己家标儿证明,并让自己家标儿相信,吕氏就是这么一个毒蛇。
  现在,他这里能做的只能是继续等待。
  让吕氏这个毒蛇,一步步的暴露,留下真切的犯罪事实。
  然后自己才好一举将其给解决了。
  “做的不错,继续盯着,这事儿不敢放松。
  那边有什么情况,要及时向我进行汇报。
  东宫那边的那个姓吕的宦官,也要着重盯一下。”
  片刻之后,朱元璋努力收敛心神,平复心绪,望着刘英出声交代。
  刘英立刻出声应下……
  刘英离开后,朱元璋手指扣着御案,神色悠远而又冷冽。
  吕氏是人是鬼,接下来很快就能知道了!
  最多不过三四个月,事情就能得见分晓。
  到那时,如果真的如同自己所猜想的那样,吕氏是条毒蛇。
  那自己可就要不客气了。
  不仅吕氏要死,她的全家,以及三族都要死。
  当然,这三族当然不包括自己家。
  总不能把自己家,也给抹脖子陪吕氏去。
  若有可能,依照朱元璋对吕氏的愤恨,将其九族给诛杀才是再好不过。
  但是,和诛三族比起来,诛九族终究有些不太现实。
  更多的只是一个解恨,或者是威胁人的说法。
  都已经隔了那么远了,又经历了元末乱世。
  这九族上哪查?
  还是三族更合适。
  若能证实,吕氏是个彻头彻尾的毒妇,把吕氏给解决了,也能了结自己一桩心事。
  而且,不论是自己家老大媳妇儿,还有自己家雄英,应该都能躲过浩劫……
  ……
  崇明这边,备倭水师衙门,到了此时,整个备倭水师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局面早已被完全控制。
  清查整编的事,也正在实施。
  哪些人可以继续使用,哪些人需要裁撤,让他们脱离备倭水师,把他们送到远离大海的北方内地,当寻常百姓去种地。
  都正在稳步的进行。
  备倭水师和海寇的渊源太深。
  不仅仅是那些中高层的军官里面,有很多和海寇有勾连。
  基层的诸多军官,乃至于很多的兵卒,也同样是如此。
  涉及这么多人,自然不可能把他们,都给一股脑子的杀了。
  把他们从水师里裁撤下去,取消一切待遇,变成寻常百姓去种地,来到远离大海的北方内地,才是斩断他们和大海之间联系的最好办法。
  既把事情解决了,还能进一步促进北方的繁荣。
  朱棣坐镇备倭水师衙门,事情做的一丝不苟。
  有了当日带三百人单刀赴会的豪举,以及接下来赏罚分明,处理得当,斩杀备倭水师那些不行的中高层。
  以及对于诸多将领,兵卒们的处置问题上,称得上一声赏罚分明,杀伐果断。
  如今在备倭水师这里,朱棣有着极大的名声。
  再没有哪个人,敢轻视这个年轻的王爷。
  以至于不少人都在感慨,龙种就是龙种,就是非同常人。
  哪怕只是如此年轻的一个王爷,真的开始做事情时,却也那般的井然有序,丝毫不缺手段。
  朱棣坐在这里,听着外面隐约传来的一些哭求之声,丝毫不为所动。
  这些备倭水师里面的寻常兵卒,之前跟着那些人在海上为非作歹,干出了那么多的事情来。
  这个时候,被革除军职,发往北方去当寻常百姓种地了,知道后悔了。
  知道哭求了!
  可一切都晚了!
  而今的大明,将士们的地位很高。
  远远超过了寻常百姓。
  在朱元璋的亲自掌控下,整体上,大明将士的待遇很高。
  吃空饷,以及克扣粮饷这些事情,也并不严重。
  甚至于在很多军队里,这种事儿直接就被杜绝了。
  军人的社会地位,也是极高的。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寻常兵卒,被革除了军职,能变百姓去种地,会是这么一个反应也就正常了。
  对于他们而言,这绝对不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
  不过如今朱棣的大部分心思,并不在这上面。
  而是在海上。
  他很想知道俞通源他们这一次将计就计,带着海船出海,假装和海寇交易。
  有没有从方部海寇那里,狠狠的撕扯下一大口血肉。
  若是能够办到,那这一次又能额外多做出不少的事情了。
  海上的陈方两部海寇,着实张狂。
  今后需要仔细的把他们,一一都给铲平才行……
  一天之后,俞通源等人返回。
  朱棣得到消息之后,立刻亲自前去迎接……
  “殿下,臣等无能,让殿下失望了。
  没能抓住方部海寇的那些人。
  那些狗东西们很警惕,觉察到了一些不对,就提前跑路了。”
  俞通源对着朱棣单膝下跪,出声禀告,满脸羞愧之色。
  朱棣将俞通源扶起。
  “南安侯不必如此,这事儿本身就属于有枣没枣,捅两杆子。
  能有收获最好,没有收才属于正常。
  这本来这就不是咱们这次的任务。
  况且,这也非是南安侯等人办事不利。
  是对方过于狡诈,提前觉察到了不对退走了,非战之罪。
  南安侯辛苦了。”
  朱棣一边说,一边亲自拿起壶给,俞通源倒了一杯水,让俞通源来喝。
  俞通源将之接过,心里面暖暖的。
  只觉得这位燕王殿下很可以。
  不仅有勇有谋,而且处事这些还特别的让人佩服。
  有着很强的魅力,让人不自觉的就想要跟着他好好干。
  “这些人就让他们再逍遥一段时间吧。
  终究咱们这里还会将他们消灭了!
  不管是陈部海寇,还是方部海寇,都必然要死!
  在海上为非作歹这么多年,也到了收他们的时候了!
  吴祯不敢干,也不愿意干的事,咱们来干!”
  朱棣望着俞通源,声音里带着一些豪气。
  俞通源立刻抱拳,说定然要肃清海面。
  “南安侯,到了这个时候,我也就不再隐瞒什么了。
  有些话也可以提前给南安侯说,让南安侯心里面有个底儿。
  我父皇之前在中都城时,南安侯等人押着明王前去见父皇。
  我父皇说,会给你们巢湖水师一条路,一条不用靠走私盐等违法乱纪的事,就活得很好的路。
  当时我父皇没有与你们说明。
  只说时机不对,时机到了就会让你们知晓。
  现在,就由我替父皇来与你们分说吧。”
  朱棣望着俞通源,一脸认真的出声说道。
  听了朱棣的话,俞通源立刻便要单膝下跪,却被朱棣伸手将他给扶住。
  让他不必如此。
  “想来不用我说,依照南安侯的聪明,应该也已经是大致上猜出来了不少。
  没错,我父皇有意废除海禁,重新设立市舶司。
  以官方为主导,开始对外经营贸易。
  要把海贸这块儿,特别赚钱的肥肉,从那些乱臣贼子,奸商,海寇的手里面给夺取回来。
  海贸是一件极其挣钱的事,而想要将之给经营好,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便是要有一支特别强大的海军,为之保驾护航。
  而这支海军,便是巢湖水师!”
  听到朱棣的话,俞通源神色激动。
  虽然这几天,跟着朱棣来到这里,使用雷霆手段拿下备倭水师。
  以及还想要趁机给方部海盗,狠狠一刀的事情上,已经有所猜测。
  但那终究是猜测。
  现在从朱棣口中得到了如此明确的答复,他心中的担忧与忐忑尽去,只剩下了无尽的惊喜。
  之前时,他或许对于海贸还没有那么深的了解。
  可是现在,经过了最近一段时间的接触。
  才知道海贸这块肉,到底有多肥!
  今后让他们巢湖水师变成大明海军,为商队的正常运行,进行保驾护航。
  属于他们的待遇,肯定不会太差。
  上位当真说话算话,果然没有欺骗自己等人!
  真的给了这么一条,特别好的活路。
  这才是自己巢湖水师,最好的归宿啊!
  他不由得想起廖二哥来。
  若是廖二哥能少些怨气,能够一直活到现在,那该有多好?
  不必再如同之前那般,冒险带着他们贩卖私盐,来为大家伙谋取利益了。
  也不用死了。
  这么一个堂堂正正的活法,不比倒卖私盐要硬气的多?
  能堂堂正正的活着,谁又愿意干一些阴私的事儿?
  原本的时候,包括他在内的人,都以为很大可能是皇帝在廖二哥被斩杀后,专门说出来的一些话,用来安抚自己等人的。
  能不能实现,只在两可之间。
  他们实在是想不明白,还能有什么活路堂堂正正,却又能让他们巢湖水师,过的不比贩卖私盐差。
  哪能想到,这才不过连一年的时间都没到。
  上位这边。就已经把具体的谋划定了下来。
  让自己等人知道了。
  而且这个谋划,一听就知道非常的靠谱,不是在糊弄人。
  上位当真是说话算数!
  而他也明白了,为什么当时上位见自己等人时,会说这件事需要保密,暂时不能告诉自己等人。
  想想看,这可是直接拿掉了吴祯吴良兄弟两个,还把这么多的备倭水师,也给堵在这里,进行整编。
  这要是稍微走漏一点风声,想要把这事儿给干成了,办得如此干净利落,那都是痴人说梦。
  上位的考量才是最为正确的。
  或许……或许自己家廖二哥,要是还在的话。
  上位那边,应该有不小的可能,不会让自己巢湖水师来为市舶司贸易,保驾护航。
  毕竟廖二哥性情火爆,能力也强。
  和自己几个比起来,要强势太多。
  而自己巢湖水师,一直以来身份地位都显得特殊。
  上位会不放心倒也正常……
  这样的想法,在心中升起后,他又迅速的摇头,让自己把这些想法给抛到脑海之外。
  不让自己想这么多。
  有些事儿不能去深究,也不能去多想。
  过于深究,过于多想,反倒容易让人难受。
  改闭一只眼的时候,就需要闭上一只眼。
  他现在能够确定他们巢湖水师,苦尽甘来了。
  且一直以来,和自己等人作对吴氏兄弟也倒了大霉,只怕是活不了。
  这些便已经足够了。
  ……
  东宫,太子朱标早就已经离开,到文华殿中去处理政务去了。
  “姐姐,来尝尝这个好不好吃。”
  吕氏端着一个托盘,盘子里面是一大碗蒸蛋羹。
  她满脸是笑的对太子妃常氏招呼。
  “呀?怎么又吃东西了?
  距离早上吃饭,才不过一个时辰而已。”
  太子妃常氏,显得有些讶然的出声询问。
  “姐姐,您现在可和之前不同了。
  姐姐不是一个人在吃饭,是两个人在吃。
  多吃一些,对腹内的胎儿也好。
  这里面可是太子爷的种。
  姐姐吃好了,孩子才能够茁壮成长。
  谁家有了身孕不多吃点?”
  吕氏笑着说道。
  并把手中的托盘放下,并拿起调羹,这鸡蛋羹上轻轻的翻动几下。
  好让鸡蛋羹凉的更快。
  如此,在接下来吃的时候,也更加的可口。
  “姐姐,这里面我加了一些鲜牛乳和小磨香油。
  这样蒸出来的鸡蛋羹,更加鲜美可口。
  姐姐你一定要多吃一点。
  现在和之前不同,有了孩子就要多吃点饭才好。
  姐姐现在,可金贵着呢。”
  吕氏满脸是笑的对常氏说道。
  常氏摇头:“天天这般吃,这到了后面,不得胖成个猪?”
  吕氏掩嘴轻笑道:“才不会,姐姐是将门虎女,身体康健。
  就算是多吃一些,也不会长胖多少。
  况且,肚子里面有孩子呢。
  吃的很多东西,都会来到孩子身上。
  孩子会给姐姐分担很多。
  况且,谁怀孩子的时候,体重会不上升了?
  姐姐到了后面,体重就算是真的上升了也无妨。
  生了孩子就能恢复。”
  常氏拉住吕氏的手道:“妹妹,你也要多和太子爷相处相处才好。
  也要快些怀个孩子。
  有了孩子,人就有了依靠,也能更好的为太子爷开枝散叶。”
  吕氏闻言,漂亮的脸蛋上飞起了一抹红霞。
  分外的娇羞动人。
  “哎呀~,姐姐,这……这我才不着急。
  生孩子的事儿,顺其自然就行。”
  嘴上说是不着急,其实心里面早就着急无比了。
  恨不得天天晚上缠着太子朱标,把朱标给榨干。
  “哈哈,妹妹还害羞起来了。
  等太子爷今天回来后,我便和太子爷说说,让他多到你那边去睡。
  刚好现在我也有了身孕,太子爷也辛苦,有吕妹妹陪着才是最好不过。”
  “哎呀~姐姐,你还说你还说,羞死个人了~”
  “哈哈哈……”
  太子妃常氏见到吕氏这副模样,止不住笑出声来。
  心情很是不错。
  如此说笑一会儿,见到鸡蛋羹的温度已经合适了。
  吕氏就用调羹舀起来一勺道:
  “姐姐,尝尝妹妹的手艺咋样,符不符合你的口味。
  要是不符合,后面我再进行一些调整。”
  一边说着,还想要喂太子妃常氏。
  常氏笑着道:“妹妹真把我当成三岁孩子了?
  这事儿让我来吧。
  还没到让妹妹你喂的程度呢。
  妹妹你一天天够累的了,这事儿可不能再让你麻烦。”
  “姐姐,没事的,我才不累,能遇到这般好的姐姐,才是我最大的幸运。”
  不过,在如此说的时候,却也顺从的把手中调羹给了太子妃。
  常氏吃了一调羹鸡蛋羹,眼前不由一亮。
  “妹妹你别说,这鸡蛋羹做的真好吃”
  “好吃就好,那姐姐你就多吃点儿。”
  吕氏满脸是笑的说道。
  常氏便又舀了一勺接着吃。
  原本,她想着能吃半碗就不错了,哪曾想,最终竟是把这一碗都给吃了下去……
  “嗝!”
  常氏打了个饱嗝。
  “妹妹,你这手艺真没得说,一个鸡蛋羹都能被你蒸出样来。
  这味道,别提有多好。
  能遇到妹妹,我是真有福分,
  每天都有吃不完的好吃的。”
  “姐姐,不是我做的好吃,是姐姐你给我面子。
  我的厨艺,不过做一些勉强能入口的饭菜罢了。
  姐姐中午想吃啥,与我说,我给姐姐你做。”
  “一天到头,老是让你做饭,我心里也过意不去。”
  常氏有些不好意思的道。
  “姐姐,你这是说的哪里话?
  咱们姐妹两个,还用这般客气?”
  常氏想了一会儿,也没想到自己想要吃什么。
  “妹妹,你看着办好了,我也不知道吃啥。”
  “行,姐姐,那我自己看着做。”
  又在这里和常氏说了几句话,吕氏便端着托盘还有碗走了。
  来到无人的地方,脸上一抹阴毒一闪而逝。
  常氏这个蠢妇!
  吃吃吃!
  看自己不把她给吃死!
  到时候就算是死,这蠢妇都不知道,她是怎么死的!
  到死也得念着自己的好!
  越想,她心中就越是得意。
  只觉一切都稳了。
  她最怕的就是常氏怀孕后,胃口不好,吃不多。
  现在看来,自己的担忧是多余了。
  如此想着,当即便决定,中午再给常氏这个蠢妇,来一大碗梅菜扣肉吃一吃……
  ……
  吕本心情很好。
  如今朝堂动荡,皇帝也动作频频,动辄牵扯无数的官员。
  就比如现在,突然拿下吴祯吴良兄弟,再次令得朝堂动荡不安,很多人心中坠坠。
  但是吕本却一点不慌,心情悠然。
  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他身份特殊。
  他的女儿,乃是太子侧妃。
  今后,乃是能成为皇贵妃的人。
  有这么一层关系在,这种事儿他是不怕的。
  生了这么一个女儿,当真是自己的大造化。
  自己吕家的祖坟都冒青烟了!
  吕本满是欢喜的想着……
  (月底了,双倍月票,求张月票啊大佬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