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在三体世界点亮超神科技 > 第266章 首次提出维度打击
  第266章 首次提出维度打击
  屈原将三体文明的预料一一道出,
  “我们都知道光速不可超越原理,微小的物质加速到无限接近光速的程度,同样具备恐怖的动能,”
  “且这种操作几乎不需要成本,极难防御,因为攻击可能从任何方向袭来,所以‘光粒打击’可能是较为常见的攻击方式。”
  “确认了投掷速度的上限,其他物理的、有介质的攻击方式无外乎在‘被投掷物’身上做文章,”
  “可能是一种范围打击模式,不单单针对恒星,而是覆盖整个星域。”
  说到这里,屈原眼神微眯,
  “这种打击方式最有可能利用引力,因为只有引力才能作用在超宏观层面,将影响范围扩大到星际尺度。”
  任何攻击方式都是有迹可循的,以人类文明的战争史来看,从近距离搏斗到远距离射击,从冷兵器到热武器,都是‘投掷’方式在进化、‘投掷物’在进化,
  以此类推到宇宙层面,投掷方式最快也就是光速,如果该文明没有掌握虫桥技术的话,那么还能继续发展的唯有投掷物。
  人类经历了标枪、弓箭、火炮、核弹、氢弹、反物质炸弹,就是一条非常明显的迭代路线,
  想要继续发展暴力,速度方面尚有空间,恒星加速技术只能达到光速的百分之八十,威力方面同样如此,反物质炸弹的破坏范围放在星空当中,不值一提。
  毕竟一颗行星或者恒星,放在星空尺度下,同样很渺小!
  太阳比地球大得多,体积是蓝星的130万倍,可直径不过0.0093个天文单位,相当于100个太阳连起来,才能从跨越从太阳到蓝星的距离。
  能够引发蓝星大范围被破坏效应的反物质炸弹,如果扔在星空当中,连万分之一个天文单位的距离都无法覆盖,更别提以上还有光年单位。
  只能说破坏力放在行星层面尚且可以,往上就是废物点心。
  但尽管如此,人类和三体文明截至目前为止,也没有研发出威力超过反物质炸弹的暴力投掷物,这可能是因为人类和三体人本身渺小的缘故。
  至于其他的攻击方式,比如激光、次声波、强辐射等,连行星层面的破坏力都没有,打打人类和三体人这种‘小身板’物种还行,放在星空当中就是一个笑话。
  在星际战争中,任何一个打击目标,都相当于一个细菌,而人类的武器破坏力相当于弓箭,用弓箭打细菌,所需的计算精度起码要低到皮米甚至飞米级别,
  作为有职业素养的学者,丁仪对屈原的看法表示认同,开口道,
  “如果只是‘光粒打击’,那以我们的监听系统而言,尚且有拦截的可能性,比如那艘异文明的飞船,”
  “但如果是破坏范围超乎想象的攻击方式,那将是我们的灾难,谁也不知道它在什么地方‘引爆’,破坏力能否影响太阳系?”
  画面一转又来到江帆身上,合着发言顺序就是三体方一次、人类方一次、紧接着就是领袖一次?
  江帆眼眸中毫无波澜,于他而言正好借住这个机会将一些原著当中的信息,以猜想的形式说出来,且听他道,
  “引力武器确实是超宏观层面的最佳选择,让我想到了维度论!”
  “目前的理论研究表面,我们的宇宙存在十个维度,而我们生活在三维加时间维当中。”
  “永恒号当初的发现证明宇宙还存在四维空间碎片,因此可以合理推测,宇宙的本来面貌或许不是如今的维度世界。”
  “那问题紧随而来,究竟是怎样的情况,才使得宇宙一步步演化成三维空间?”
  “自然演化还是人为?”
  “如果宇宙能从高维跌落到三维,是否也能从三维跌落到二维?”
  <iframe class=“game-frame“ scrolling=“false“ src=“https:///game/gameads.html?count=5&isday=1“ style=“width: 100%; overflow: hidden; 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border: none;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1; background: transparent; height: 550px;“></iframe>
  “引力是不同维度的唯一通行证,这令我不得不去想,操控引力能否实现维度变化?”
  “比如所谓的引力武器,有没有可能是一种将三维压缩成二维、甚至一维、零维的打击方式?”
  “或许是造一个黑洞扔过来?又或许是一张蕴含魔力的、象征着二维平面的纸片?”
  “我们不得而知,唯一能做的,只有不断发展和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稍有风吹草动,立马遁逃千亿公里之外,以图将来。”
  这是人类第一次听到维度打击方式,脑洞仿佛被打开,各种奇葩的想法开始涌现。
  尤其是物理学者,经过这般提醒,可以将目光跳出当前维度,以更高的思维视角思考问题。
  三体族则是连连点头,江帆的想法与他们不谋而合,甚至更接近现实。
  按照原著当中的描述,三体文明一定知道二向箔这种打击方式,不然云天明不会传递油画这个信息。
  罗辑虽然不是物理学家,但有些事情从社会学层面也能解释,比如打仗这一概念,对于社会学而言,同样需要具备威慑力,
  如果双方的暴力装备都无法破对面的防御,那么按照社会学的观念,这种战争打不了。
  与实力相近的文明进行战争是效率最低的手段,并且任何一场战争都必须有一个目的,否则就不叫战争,而是单纯意义的毁灭。
  罗辑能理解其中的逻辑,并提出了第三个问题,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文明在宇宙中保持安然无事呢?”
  这一问关乎宇宙安全声明,人类方没人想到,沉舟看了看江帆,得到一个‘请畅所欲言’的眼神,便开口道,
  “我们认为有这样的办法,逆向推演宇宙生存法则,如果能让所有文明意识到该文明的存在没有威胁,那极大可能不会受到任何打击,因为没必要。”
  又一个新奇的角度,令人好奇不已。
  丁仪问道,
  “那你们想出来了吗?”
  屈原接话道,
  “有这样的理论,实际还没有验证过。”
  丁仪再问,
  “那是什么理论?”
  屈原解释道,
  “构建一层同外界宇宙脱轨的空间,从物理角度上讲,只要这片空间的光速低于逃逸恒星的速度,那它就是脱轨的,相当于画恒星系为牢,永远也不可能出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