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军事 > 早安大明 > 432.第431章 蛊惑道爷,地图开疆
  第431章 蛊惑道爷,地图开疆
  从人类组成了部族以来,首领和小头领们之间的关系就颇为有趣。合作中有争斗。
  王朝建立后,君臣之间的关系更为有趣。
  在外人眼中,帝王高居九重天,恍若神祇。臣子自然该俯首帖耳。
  可你去看看史书就会发现,所谓历史,实际上就是君臣争斗史。
  君臣之间需要合作,在看不见的地儿,却隐约有刀光剑影在闪烁。
  帝王觉得臣子都是一群猪,所以想把权力尽数握在手中。
  而臣子觉得帝王就是个摆设,最好万事不管,做个人样子就好了。
  双方不断试探,不断出手……
  你想抓我的把柄,我想抓你的漏洞。
  就这么明争暗斗。
  而朝堂议事便是最好的角斗场。
  君王为何要寡言少语?
  为何要谨慎表态?
  一是担心出错有损威严……金口玉言啊!伱难道还想把自己说的话收回去?多收几次,帝王说的话连屁都不如。
  二是担心被群臣抓到错误不放,在外界制造舆论,压制帝王。
  而臣子也是如此,特别是重臣,话要少。但凡说出口的话,要么是深思熟虑,要么是万金油,让帝王挑不出错处来。
  君臣之间的争斗越激烈,这种万金油臣子就越多。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朱希忠原先就是这么一个人。
  所以当他听到有人主动请缨去云南处置此事时,先是暗骂撒比,接着一怔。
  这声音真特么耳熟。
  他缓缓回头。
  殿外,蒋庆之长身而立。
  这不是我家老弟吗?
  朱希忠大怒,恨不能一把拽过蒋庆之,让他把那句话咽下去。
  云南此刻掌握在沐朝弼手中,可以这么说,沐朝弼若是愿意,顷刻间便能割据一方。
  此刻去云南,除非是主持沐朝弼袭爵之事,否则云南便是龙潭虎穴,弄不好使者便会成为沐朝弼谋反祭旗的牺牲。
  可若是去主持沐朝弼袭爵之事,归来后必然会被嘲讽为无能之辈。
  故而群臣默然。
  把难题丢给了道爷。
  您说了算。
  就在道爷有些坐蜡的时候,蒋庆之出现了。
  轰隆一声。
  我去云南!
  一下把群臣震懵逼了。
  这厮莫不是失心疯了?
  哪怕出使倭国都比去云南安全啊!
  而且蒋庆之对沐朝弼的态度从不掩饰:沐朝弼那货就是个畜生,我看黔国公迟早会死在他手中。
  据闻沐朝弼深恨蒋庆之,令人在后园弄了个箭靶,上书蒋庆之三字,每日不射几箭连饭都吃不下去。
  蒋庆之进殿,对朱希忠微微一笑。
  王以旂微微摇头,示意他此举不妥。
  此事群臣摆烂,但道爷却能指派一人前去。
  这就是帝王的好处,明晃晃的让你无法拒绝。
  其实道爷先前就在想,是否派林钦前去云南。
  至于林钦的腿被百姓打断了……朕宽宏大量,派个御医一路随行就是。
  但蒋庆之开口了。
  他能如何?
  拒绝?
  众目睽睽之下,他怎能拒绝?
  严嵩抬头,一脸释然。
  嘉靖帝轻声叹息,他知晓严嵩的如释重负。
  左顺门之变后,士大夫们群情激昂。他们正在酝酿着倒蒋。
  若蒋庆之继续留在京师,双方迟早会爆发一场更为激烈的冲突。
  严嵩劝谏道爷,让蒋庆之暂且离京。但道爷何等骄傲的一个人,断然拒绝。
  没想到蒋庆之却主动提出了离京,嘉靖帝甚至看到几个臣子如释重负的模样。
  他们也怕了庆之。
  一时间,道爷不知该骄傲还是该恼火。
  “云南此刻不说险境,可也非善地。且沐朝弼深恨长威伯,陛下,臣以为当另派人前去。”朱希忠不顾惹来沐氏恨意,果断出班为蒋庆之弥补。
  他知晓蒋庆之开口后必须就得去。
  但有了这番话后,蒋庆之若是在云南遭遇挫折,乃至于犯下错误,朱希忠都能在朝中为他声援,喊冤。
  “长威伯主动请缨的勇气令臣钦佩,不过臣想问问,长威伯上次说该让沐朝弼袭爵,那么此刻呢?”有人问道。
  蒋庆之说道:“施政当以大局为重,而非个人好恶。此刻本伯依旧认为,当让沐朝弼袭爵。至于以后,以后再说。”这不就是补锅匠的言论吗?
  那人呵呵一笑。
  蒋庆之盯着他,“看你如此嘚瑟,那么可有好的法子?”
  那人愕然,下意识摇头。
  “那你笑个什么?”蒋庆之喝道:“这是朝堂,不是青楼!”
  那人面红耳赤,却无法辩驳。
  特么的!
  爽!
  蒋庆之神清气爽说道:“陛下,此刻沐朝弼定然有几手准备,若朝中使者应对不妥,弄不好西南将会糜烂。臣不才,愿前去处置此事。”
  嘉靖帝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问道:“你等以为如何?”
  但凡多几个人反对,道爷就能拒绝此事。
  可没人吭声。
  朱希忠等人开口没卵用,弄不好会引发群臣出班支持蒋庆之前去云南。
  去吧!
  最好一去不回来了。
  此刻无数人在期待着沐朝弼能野心勃发,一刀剁了蒋庆之。
  “如此,长威伯便为朕之使者,前去云南……”
  散朝后,蒋庆之被留下来。
  “锦衣卫密报,沐朝弼曾在私下说,京师第一该杀之人便是你。”
  道爷站在殿前,冷风吹过,他的声音也有些缥缈。
  “让沐朝弼袭爵,是否会激发他的野心,此刻不得而知。可却会让他轻视朝中。一个人但凡轻视了谁,胆子便会越来越大。
  云南那地儿偏僻,若是使团半道出点事,沐朝弼只需推给贼人或是土司,难道朝中还能起大军南下为你复仇?”
  道爷回身,见蒋庆之摸出一块巧克力给张童,一脸慈祥的揉着小内侍的脑袋,就像是撸猫,不禁怒火中烧。
  “朕说话你当做是耳旁风……”
  “陛下,臣以为当初云南让沐氏坐镇没错,可后续让沐氏世袭却错了。”蒋庆之说道:“朝中皆说云南乃是蛮荒之地,却不知那里四季如春,物产丰富。沐氏之富,能令朝中群臣瞠目结舌……”
  “所以!”嘉靖帝负手对张童摇摇头,张童遗憾的把巧克力收起来,准备晚些和黄太监分享。
  黄锦下意识的用舌头舔舐了一下左边的大牙,上次他吃了一块巧克力,美味倒是美味,可牙齿却觉得难受之极。
  “所以臣此次前去打探一番,此后若是能寻到机会,陛下,把云南收归朝中,不说每年增加的赋税,以云南为点,向西南可图谋缅甸,向西可图谋暹罗。”
  “那些地方哪来作甚?”嘉靖帝蹙眉,“朕知晓你一心想着为大明开疆拓土,可那等莽荒之地……”
  “蛮荒之地?”蒋庆之瞪大眼睛,“陛下可知暹罗气候最适合耕种,一年可轻松三熟吗?至于缅甸,那地方一旦掌控在手中,大明西南便有了出海口。”
  “出海口?”
  聪明如道爷也被蒋庆之的地图开疆弄懵了。
  可怜的……蒋庆之摇头叹息,在道爷举起手后赶紧退后一步,“缅甸那边靠海,隔海相望便是天竺!”
  也就是三哥那块地方。
  “若是大明水师在那边常驻,便可控制那一大片海域。”
  “控制了作甚?”道爷问道。
  蒋庆之倒是忘记了,此刻大明君臣对海外压根没兴趣。直至大侄儿裕王登基,搞了个小开放,打开了通往大海之门,随之而来的便是无数白银流入大明。
  可那些士大夫和豪商们只看到了滚滚而来的银子,只想着往自家库房扒拉好处,进取心半点也无。
  而此刻的西方大航海运动方兴未艾,海洋霸主你方唱罢他登场,轮番统治七海。
  这是一个伟大的开拓时代。
  已经落后了许多的大明不能再等了!
  必须跟上。
  “陛下可知大明的丝绸、茶叶等物在海外的价值?”蒋庆之的声音仿佛带着蜜般诱人,“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豪商贵族,都以获得大明的丝绸为荣,都以能喝一杯大明的茶为荣……价比黄金啊!我的陛下!”
  嘉靖帝蹙眉,“怎地钻进了钱眼子里去!”
  蒋庆之叹道:“大明当下的格局是南方安宁,故而富庶,北方常年戒备,外部多敌,故而商贸不景气。经年后,南方觉得北方就是个穷亲戚,隐隐有些割裂感。”
  嘉靖帝对此有所察觉。
  后来的万历更是亲身体验了一把……他派去收税的人被南方士大夫们毒打。
  就像是穷亲戚上门要饭,被有钱的亲戚一顿暴打不说,还鄙夷的冲着他吐口痰:陛下最大毛病便是贪财,与民争利!
  “若是西南能出海,以云南四川为根基,再造一个南方。如此,西南与南方形成制衡……”
  蒋庆之知晓这个战略构想若是真要实施,以这个时代的交通,至少得二三十年。
  若是举国之力,那么少说十年。
  “据闻西南交通不便?”嘉靖帝淡淡的道。
  “陛下,要想富,先修路。”蒋庆之微笑道。
  “你可知需征召多少民夫?”
  “为何是民夫呢?”
  “嗯?”
  “比如说……俘虏!”
  蒋庆之的眼中闪烁着一种叫做战争贩子的光芒。
  嘉靖帝默然看着他,良久说道:“此去小心。”
  蒋庆之认真点头,“陛下在京保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