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军事 > 早安大明 > 第846章 带头大哥
  第846章 带头大哥
  出了月子后,李恬第一次赴宴是跟着母亲常氏,去了常氏的娘家。
  今日是常氏堂妹嫁女,常氏带着李恬来,让主家觉得特有面子。
  女眷这边多是亲戚,有几个官宦人家的娘子,见到常氏和李恬赶紧迎过来寒暄。
  夫人外交在任何时候都比男人外交管用,毕竟枕头风一吹,几个男人不迷糊?
  正在说话时,一个妇人冲进来,嚷道:“外间说长威伯疯了!”
  李恬一怔,常氏怒道:“这话什么意思?”
  说不清楚老娘收拾你。
  妇人看了常氏一眼,那脸上都是红晕,眼中都是八卦和兴奋之色,“说长威伯建言清查天下田亩。”
  卧槽!
  李焕执掌太常寺后,常氏和他下面官员的女眷打过不少交道,眼界今非昔比。
  清查天下田亩,这不是要挖那些士大夫的根吗?
  女婿这是疯了?
  常氏板着脸,“胡言乱语。”
  妇人是来帮忙的远房亲戚,自觉双方地位差距太大,无法和常氏套近乎,也就是无欲则刚。她哟了一声,“姑母不信?可去外面问问,男宾那边都闹开了。”
  “娘!”就在常氏准备令人去问时,李恬隐蔽的拉住了她,低声道:“夫君自有道理。”
  “这是在刨根。”那几个官宦女眷转瞬就消失了。常氏恼火的道:“此事怕是不假,女婿就没和你提过?”
  “没。”蒋庆之早上叮嘱李恬出门多带几个护卫。
  李恬不知这是为何,此刻知道了。
  气氛突然一变,常氏母女这边无人问津,也就一个主家的亲戚在作陪,脸上的笑容僵硬的就如同人偶。
  常氏坐立不安,可此刻却不能走,一旦走了,便坐实蒋庆之疯了的传言。
  吃席时,母女二人竟然独霸一桌。
  没人敢和她们坐在一起。
  几个官宦女眷坐在一起,偶尔看向常氏母女的眼神中带着冷意。
  清查田亩会带来什么?
  娘的!
  地龙要翻身了。
  ……
  严嵩回到了值房,严世蕃、赵文华二人都在。赵文华看着颇为兴奋,严世蕃却面色冷峻。
  “爹。”严世蕃起身去扶严嵩,严嵩摆摆手,“事儿急切,莫要弄这些。说说,奏疏里如何说的。”
  赵文华把奏疏递给严嵩。
  严嵩看了看,闭上眼。
  ——摸清大明家底!
  这个托词用的太假!
  摸清家底要作甚?
  抄家?
  “爹,此事户部首当其冲。吕嵩那边的立场至关重要。”严世蕃的独眼多了冷意,“那些人定然会极力反对。否则……”
  赵文华笑道:“否则原形毕露。”
  “你家中的田地不少吧?”严世蕃阴恻恻问道。
  呃!
  赵文华眨巴了一下眼睛,“不多。”
  “不多?”严世蕃冷笑,“蒋庆之建言清查田亩,后续是什么谁都清楚。赋税!”
  呯!
  严嵩把茶杯重重的顿在桌上,沉声道:“他捅了马蜂窝,咱们却避不过。”
  严世蕃点头,“那些人会反扑,用各种手段来阻挠此事。蒋庆之首当其冲。可咱们也得表态。”
  三人默然。
  严党是嘉靖帝圈养的狗,若是敢反对此事,或是骑墙,嘉靖帝能忍?
  “殃及池鱼!”赵文华从老对头要倒霉的兴奋之情中清醒过来。
  “蒋庆之在何处?”严世蕃问,严嵩说:“跟着陛下去了永寿宫。”
  “这厮把咱们害惨了!”聪明绝顶的小阁老跺脚,“避无可避,避无可避!”
  严嵩思忖许久,“再想想,兴许有别的法子?”
  严世蕃苦笑,“爹,别的事儿我都能想法子,可这个……这是要断那些人世代富贵的根基。就如同杀人父母般的大仇。除去硬碰硬之外,再无手段。”
  “老夫也是这般想的。”严嵩叹息,起身,“老夫这便去请见陛下。这事儿……看看陛下的意思,可能收回成命。”
  赵文华说,“陛下应当知晓此事的后果,弄不好会反对。”
  永寿宫,蒋庆之拿着一本清静经在看。
  “能清静?”道爷换了道袍,看着仙气飘飘。
  “不能也得能。”蒋庆之抬头,“既然开启了赋税革新的头,那些人便会把新政,把陛下视为死敌。这是你死我活的争斗,既然如此,何须客气?”
  “清查天下田亩,随后如何?”嘉靖帝像是在考教蒋庆之。
  新政得有个领头羊,就是类似于范仲淹和王安石的带头大哥。
  严嵩自然不成,道爷想都没想过。
  可看看自己能信任的臣子,有的忠心没问题,但能力不足。有的能力不错,但忠心……
  比如说陆炳,嘉靖帝敢打赌,自己这位奶兄弟若是被授以新政大权,第二日他便会暴病不起。
  至于崔元,朱希忠……崔元不敢,朱希忠是老滑头,且身后拖累太多,无法倾力而为。
  看来看去,唯有蒋庆之适合。
  蒋庆之缓缓说道:“当下的赋税乃是人头税。若是取消人头税……”
  嘉靖帝的身体一震,“按照田地征税?”
  蒋庆之微笑道:“正是。”
  摊丁入亩啊!陛下!
  欢喜不?
  嘉靖帝指着他,嘴角抽搐,“你……这是要断掉那些人的根呐!”
  道爷丢出赋税革新的炸药包,不外乎便是想逼迫那些人妥协。税必须缴纳,但缴纳多少,大伙儿可以坐下来商议一番。
  斗争和妥协从来都是亲兄弟,密不可分。
  在斗争中妥协,在妥协中斗争,这是道爷和群臣斗了半辈子领悟的真理。
  但蒋庆之却一家伙就要把那些人的锅给砸了。“若是按照田亩征税,土地兼并便会无利可图。那些人能世代富贵靠的便是这个。没了免税的特权,你可知那些人会如何?”
  “他们会如丧考妣。会怒不可遏,乃至于疯狂报复。”
  “你就不惧?”
  “惧怕……是有些。”蒋庆之笑了笑,“大明到了当下境地,若是不来一场洗精伐髓的革新……陛下,臣担心国祚难以延续。”
  “你和老三老四……”
  “陛下,二位皇子请见。”正好有内侍来禀告。
  嘉靖帝叹道:“这必然是知晓了你那份奏疏之事。”
  “父皇。”
  “父皇!”
  朱老三和朱老四在门外行礼。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表叔。”
  乖……蒋庆之笑了笑,“知道那事儿了?”
  “嗯!”
  “正好陛下提及了国祚之事,当初我曾说,大明若是一切不变,百年后必然会有不忍言之事。”
  蒋庆之闭上眼,史书上记载的那些杀戮仿佛历历在目。
  他是需要国祚来保命。
  可这一刻,他却不知自己是为了保命,还是为了那些不舍。
  “大明最大的问题便是那群人,那群被臣称之为既得利益者的肉食者。他们趴在大明身上疯狂吸血,不断掉他们的根,那就会断掉大明的根。”
  蒋庆之抬头,“臣,义无反顾!”
  这是请命的姿态!
  新政!
  我来!
  道爷深吸一口气,拍拍蒋庆之的肩膀。
  “昨日朕抛出了赋税革新的话,连黄锦都在忧心忡忡。昨夜……大伴,把那些奏疏搬出来。”
  搬?
  黄锦带着两个内侍,搬了几个木箱子出来,打开,里面尽是奏疏。
  “都是为了赋税之事。”嘉靖帝讥诮道:“各等劝阻,各等良言,各等忠心耿耿。”
  “臣都能想出来是什么理由。”蒋庆之笑道:“不外乎便是会引发天下人群起反对,暗示若是不收回成命,江山危矣。”
  这不是玩笑。
  后来万历帝派人去各地收税……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吧?
  可他派去的官吏和内侍却处处碰壁。
  彼时的大明穷的没办法了,万历帝一咬牙,“收!”
  咱来硬的!
  阻挠变成了杀机。
  就如同当初那些人对付道爷的手段一样,一把火烧死了那些官吏和内侍。
  还敢不敢来了?
  那些人在地方冷笑等着京师的反应。
  蒋庆之敢打赌,万历帝绝壁是怒不可遏,史书记载他为此数日不食,可有毛用。
  臣子们进言,“陛下,再这般下去,天下,怕是要……”
  要什么?
  要易主了!
  嘉靖帝用审视的目光看着蒋庆之。
  蒋庆之坦然和他对视。
  “这条路不好走。”
  “但必须得走。”
  “朕这是第二次走这条路。”
  “此次会多个人。”
  “不怕?”
  “不怕。”
  “那么……”
  嘉靖帝目光中带着欣慰之色,正好严嵩来求见,看到嘉靖帝走到蒋庆之身前,眸色温和,说:
  “前宋仁宗令范仲淹等人写下革新之策,神宗令王安石总掌大局。鼎故革新……之重托,庆之!”
  蒋庆之微微昂首,“臣在!”
  严嵩站在殿外,两个皇子不顾什么二龙不相见的忌讳,探头看去。
  嘉靖帝拱手。
  认真的道:“拜托了!”
  一种莫名的感动,让裕王眼眶发热。
  景王的风寒还没好,他忍着咳嗽的欲望,屏住呼吸,看着表叔……
  蒋庆之退后一步,郑重躬身行礼。
  “臣,领命!”
  嘉靖三十年冬。
  在大明首辅和两位皇子的见证之下,长威伯蒋庆之接过了主持新政的大权。
  这一日,京师晴天有霹雳。
  这一日,城南一个疯子突然喊道:“要天明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