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武侠仙侠 > 仙业 > 第422章 思则有备
  第422章 思则有备
  流云散聚,动静无常——
  大演日仪金车中,陈珩端坐于广寿云床上,手捧一卷玉简,正在凝神品读。
  他身下的那方广寿云床长宽皆是三丈三,通体净华,毫光熠熠,好比似天生的一方稀世美玉,不见丝毫斧凿雕琢痕迹,着实奇美异常。
  同时云床上还有一道道清气升腾飞出,若云霓缥缈,盘旋回舞,正不断往他躯壳融去,汇入腹下金丹之中,随法力游动,顷刻走遍全身。
  这一幕叫云床下的五炁乾坤圈颇为心热。
  他连听遁界梭讲古的兴致都是少了大半,只一动不动盯着看。
  道书有云:
  自曲泉天陵丘向西三万里,曰广寿之山。
  其阳多美玉,其阴多赤铜,无草木,有兽焉,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天下大兵。
  此刻五炁乾坤圈面前的广寿云床,同广寿之山相干密切,正是由山南面的广寿玉来充当主材。
  云床不列于法器之属,也并无什么攻敌护身之能。
  它仅有一类妙用。
  但也正因那类妙用,才会惹得无数修道人为之心动。
  还曾在曲泉天闹出过种种争端来,几近交尸布野,流血绛路。
  那便是增寿!
  只要常与此物作伴,受它气机浸染,即便未曾突破境界,但修道人可以打破冥冥中的那些寿限大关,使得自己精元久长。
  以五炁乾坤圈眼力,它自是认出陈珩身下的广寿云床品质不凡,通体皆由上品的广寿玉铸成。
  若长久相伴下来,这云床最少也可给陈珩增寿两千载。
  须知初成金丹的真人寿限也不过千五左右。
  而仅眼前广寿云床便足可助人延寿两千余,还并无后患隐忧。
  似这般一比较,广寿云床之分量,自然不言而喻!
  “听说当年曲泉天因广寿玉之事,各方势力都打生打死几回,还是因山根被人偷偷掘去,才勉强休止,如今的广寿山神异日衰,便连广寿玉也是日益稀少……这大一块,虽说不是什么稀世奇珍,但也颇为罕见!”
  五炁乾坤圈暗自思忖,不自觉用手挠了挠下巴。
  就在他纠结如何厚脸皮开口时候,遁界梭声音忽自脑后响起:
  “想什么呢?这广寿玉仅对血肉生灵才有功效,我等器灵之身,却是用不上此物。”
  五炁乾坤圈翻了个白眼,回道:“我怎不知道?我先前也曾在密山看过广寿玉,这等见识总是有的。”
  “既非想用,那便是想讨一块来吃了。”遁界梭悠悠道。
  五炁乾坤圈大吃一惊。
  半晌后,他才讪讪一笑:“都说家有一老,犹如一宝,你老果真见识广博!”
  “你是乔鼎真君昔日护身之宝,在密山曾呆过多年,留下古怪事迹不少,其中一些虽被遮盖过去,但话说来,天底下又哪有不漏风的墙?你爱食广寿玉的事,在老朽这里可不算什么秘闻。”
  虽不明白五炁乾坤圈为何会偏爱这一口,但遁界梭也懒得多问,只是伸手一指,道:
  “不过此事,别的暂且不提,那位首先便不会应允。”
  “谁?”五炁乾坤圈顺着他手指方向,瞪眼看去。
  然后便见光芒一盛,空中兀自现出了个深衣双髻,金黄眼瞳的器灵来。
  “广寿云床与我一般,皆是大德祖师特意赐给老爷的宝贝,不是给你这蠢货来满口腹贪欲的!”大演日仪金车的器灵视线一扫,淡淡道。
  五炁乾坤圈呲牙,不自觉摩拳擦掌起来。
  如今陈珩手中的仙道法器也有不少了。
  而在这其中,遁界梭自然地位最是超然,五炁乾坤圈同他也最亲善。
  玄御万殊法衣自恃身份,少有露面。
  余下如月轮镜、玉景飞宫、移神镜等,大伙都是个点头见面的交情。
  唯独这大演日仪金车……
  想到此处,五炁乾坤圈心下又不爽了几分。
  在玉宸门下,寻常弟子用玉景飞宫,真传弟子驭大演日仪金车,等阶分明,自有参差品级。
  而也不知为何,五炁乾坤圈同大演日仪金车见面便不甚对付。
  前者看不惯后者的秉赋古板,后者同样也不喜前者生性跳脱。
  莫说言语间争执,便连暗地里打斗,也并不是一两回了。
  “一个上品法器,又不是道器,这鸟厮驾子,比那法衣的驾子都要足!”
  五炁乾坤圈嘟囔一句,刚欲开口,却忽见遁界梭忽比了個眼色,不远处的大演日仪金车也是容色一正。
  他忙转身,见陈珩已是下了云床,手持玉简,走到自己面前。
  “嘿,老爷……”五炁乾坤圈挠挠头,干笑一声。
  “莫要斗嘴。”陈珩将他肩一拍,道了一句后,便也走下长阶,将帘幕掀开,来到前庭。
  “听到老爷吩咐了吗?莫要斗嘴。”大演日仪金车缓缓颔首,将身一拔,便隐没不见。
  五炁乾坤圈呲牙,还欲争个高下,遁界梭忙一把拉住,又好言说了几句,才勉强将他劝住……
  ……
  湿云漠漠,群星挂空。
  一轮淡白颜色的新月悬挂天顶,晕光照来,好似湖心水纹流溢,朦胧飘忽。
  在行至前庭后。
  放眼望去,陈珩入目所见的便是这一派景致。
  他顿住脚步,半晌过后才微微一叹,将念头落回手中玉简,暗道一声:
  “太乙神雷……不愧是九州四海第一杀伐神通,此法形同天威,可谓难述其形。”
  当日自拜见过威灵祖师后,他便也去了一趟道录殿,取出太乙神雷和不少关于前人修行太乙神雷心得手札。
  仙道修行中。
  道术之上,便是神通。
  而不比道术的上中下三乘,神通区分,并无道术那般的仔细,仅被划作神通与无上大神通二类。
  至于后者,更是有仙法、至妙大术的别称。
  做为玉宸的巍巍镇世法,太乙神雷自然是名列无上大神通之属,且在诸宇的无上大神通当中,也是一等一的高明,当之无愧。
  欲揣摩此法,探寻此法门径。
  即便是元神大真人,也力有未逮。
  能够悟出神雷的一两丝真髓来,便是天幸,可被称道种仙葩!
  昔年裴叔阳便是在元神境界初入神雷门径,以伤重代价强驭此法,打灭了曾横行一时的鸠山五鬼。
  这等讯息一出,立时惹得九州哗然,舆论汹汹。
  自此过后,裴叔阳便携无可阻抗之势登位道子,压服了与他同辈真人,顺利成为周行殿执掌。
  裴叔阳乃是玉宸如今的掌门至尊,他的禀赋根性,自然不必多言。
  不过纵裴叔阳这等人物,也是在元神成就后才悟出了神雷的一二真意。
  那想要以金丹之身去参悟神雷,便无疑是难上加难,几有凡人登天之险了。
  “劫本由人起,劫本由人灭,起灭自由人,劫本无生灭……
  临行前,我向师尊请教太乙神雷的修行法,师尊在讲道一番,却又特意道出这句劫法真谛来,语重心长。”
  陈珩望向长空,目芒微闪,忖道:
  “看来域外一行,是我陈珩劫难所在,也是我的成法之机?”
  就在陈珩沉吟思量之际。
  远隔此地的万里之外。庾国沅梁城,郊外。
  此时却又是另一副不同景状,气氛压抑紧张。
  天光暗暮,一个头戴玄冠的白发老者在童儿搀扶下勉强侍立起身。
  他身后人影幢幢,粗略一扫,竟不下千余数目,皆是腰金戴玉,锦绣华服之辈。
  而在老者身前不远,则是一方高十丈九尺的巍峨玄台。
  台上香烟滚滚,氤氲遍地,立有龙凤旗幡,玉罄金钟等等,而在台下,则是奇异草列布,青松翠柏葱葱,异香袭来时,叫人心神一阵舒畅,耳目清明。
  “韦神将……”
  犹豫半晌,在脸上表情变化过半晌后,老者终还是深吸了口气。
  他一把甩开左右童儿,也不用搀扶,忽两袖带风,似换了个人般,大步流星朝着高台走去。
  此时高台下,正侍立着三百相貌威武的雄昂道兵,衣甲鲜明。
  那为首之人更是高大魁梧,左手持宝鞭,右手拿利剑,背负两柄金瓜,全身披挂整齐,气概森然。
  “韦神将……”
  老者又唤了一声,此刻他迎着身后殷切众人目光,缓缓行了一礼,道:
  “自知上主将至,我等十六国人便夙夜难寐,心绪激荡,有如婴儿望父母,还请韦神将慈悲提点一句,上主法驾何时会到来?”
  韦源中将头一偏,目光炯炯看来,不咸不淡道了句:
  “老爷之事,也是你我能刺探的?”
  老者闻言神色一滞,刚欲解释,韦源中已是再次开口:
  “尔等也不必去问崔先生和乔高功,这两位是老爷好友,我为先锋,奉命替老爷先行打理十六国俗务,这两位居然出力,韦某心下也是感激不尽,若扰了他们清闲,不必老爷出面,我便先行料理了你们!”
  “韦神将,天日昭昭啊,我绝无此意!”老者愈急。
  “庾国主……你执政以来,便有美名流传在外,虽有机心,但也当得贤君之称。而你庾国显教青要观虽同萧氏有些往来,但也不算过分,仅互利之为,如今既已驱逐了个干净,好生做事便罢,无需东猜西疑。”
  见老者心下不安,他身后那些十六国之人更是近乎汗如雨下。
  韦源中皱了皱眉,将语声略一放缓,道:
  “但至于老爷会如何处置伱们,这全凭老爷裁断,如今十六国是老爷的食邑私产,尔等便也是真人胥吏家臣!
  有道是圣心所运,与天同大,如日照临!
  老爷心意,我等还是勿要揣度,也勿要置喙为好!”
  虽未能从韦源中这里探出什么根底来,但好歹是知道自家做得无差,应不至于遭来什么灾祸了,老者倒也心满意足。
  他郑重一稽首,退了回去,对着自家庾国人使了个欢喜眼色后,便再也不顾其他十六国人的目光。
  恹恹咳嗽一声,又变作之前那副老迈龙种,神色渐颓模样。
  “庾睿老匹夫,收钱也不办事的吗?!”
  不少十六国人心中暗恨。
  但韦源中既已有言在先,他们也不好再上前相询,只得无奈握拳。
  而感应到身后众人的隐隐不安,韦源中也不多言,只眼底微露出一丝冷嘲之色。
  他奉陈珩之命,先行来到十六国打探诸般事务,登记造册,以便陈珩处置。
  这一举动。
  倒也是叫韦源中探出了些阴私来。
  期间更有几位自知犯下了大过,罪无可恕,欲弃家远窜。
  但韦源中早有防备,如今已是将他们悉数拿下,只等待陈珩来处置。
  眼见往日几位身份尊显的派主、监院、国君,眨眼间,便枷锁相侵,凄惨成了牢狱之囚。
  余下众人难免惶惶,心下不安。
  不过纵然是这等景状,却也无一人胆敢不从,只老老实实静待陈珩发落。
  一位道君祖师弟子,高高在上的上宗真传!
  这等身份,已足以叫他们收起任何不该有的心思,只恭顺俯伏低头。
  更莫说在韦源中来后不久,又有崔竟中和乔蕤接连到此,来为韦源中厘清十六国出力。
  前者自幼跟随乔玉璧,被他抚养长大,不是弟子,却胜似弟子。
  至于后者更是真正的世族名门出身,胥都贵胄!
  这便无疑是火上添柴,将一些十六国人本就不敢生起的心思,又悄然压得沉抑了几分……
  如此。
  在城外十六国人忐忑不安的等候中,不觉一晃已是三日功夫。
  这一日。
  沅梁城中忽有一道遁光升起,飞上云中,尔后落至韦源中身侧,从中显出了崔竟中身形来。
  “崔先生安好,可有何事吩咐?”韦源中行了一礼。
  “神将客气了,师弟法驾将至,我特来迎他。”崔竟中客客气气还礼,和善笑道。
  这一番话叫庾睿等十六国贵人听在耳中,场中微有哗声响起。
  众人神色不一,庾睿更是伸长脖子,翘首往云空处望去。
  果不其然,不到半刻钟功夫,空中骤有一声清越鸣响发出,仙乐铿锵。
  虹霓辉光自上冲照而下,如天河滚滚泄下,几有光透层渊之势,恍若燎原火炬,照得数十里河山皆明!
  庾睿在那大光之中,见无数神将力士立在云雾上,盔山甲海,布成阵势,威势如彪,幡幢招展。
  他心下骇然,强提起气力定目。
  而在那些开道的神将力士过后,又是密密麻麻的飞舟楼阁,仙车飞梭,隐隐布成阵势,里外相应,拱卫着居中处那座堂皇如宫阙的金车。
  金车中隐有一人掀开幔帐,走了出来。
  他似只往云下的那座恢弘高台扫了眼,便不再注意。
  而庾睿却已是不敢再看,和周围众人一般,忙将头低下,眼观鼻,鼻观心,只小心行礼。
  “师兄,许久不见,十六国之事,有劳师兄费心了。”庾睿听得云中有笑音传来。
  “切莫客气,我也不过敲一敲边鼓罢,做大事的可是韦神将。”
  崔竟中笑道:
  “当日真君要我见你,不料才出地渊,便听得了师弟你晋位真传的消息,知十六国是你食邑,你定会来巡视一番,我便耍了个巧,索性在此处等待了,可莫要嫌我惫懒。”
  “怎敢如此!”陈珩失笑。
  “知师弟你有事在前,我便不多废话了,稍后你我再叙。”崔竟中点头。
  而两人在辞别后,陈珩目光一转,落于韦源中之身。
  下了云头,接过了他双手递来的一卷金册。
  见着那金册,城外恭迎的这些十六国贵人皆眼皮一跳。
  便连庾睿这等并无什么过失的,也不禁面带惴惴之色。
  如今形势比人强,偌大十六国尽为眼前之人食邑,若陈珩有心针对,顷刻之间,他们便要荣华尽丧。
  他们这些人莫说是威福了,只怕连自家的生死,都是操之于人手!
  “这些时日有劳了。”
  陈珩将韦源中亲手扶起,温言道。
  “我身为老爷家将,这些不过应有之意,更何况崔先生和那位乔高功,也出力良多。”韦源中并不居功,肃容开口。
  “乔高功吗?”
  陈珩眼帘一掀,朝城中若有所思看了一眼。
  片刻后他又收回目光,对庾睿等人一笑,把手虚抬,道:
  “有劳诸位久候了,不如城中一叙,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