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年代:四合院里的手艺人 > 第285章 只好能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
  第285章 只好能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
  “勾勾喽……!”
  院子里也响起公鸡的叫声,近在咫尺,声音特别响亮。
  不习惯早起的人肯定受不了,要是睡得正香被吵醒,恨不得给炖喽。
  陈雪茹这娘们八成会这样!
  想到很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徐得庸忍不住笑了笑,起床穿上打补丁的旧衣服走出去。
  孙大妈见他出来,有点不好意思的道:“哎,咋起的这么早,肯定是被大公鸡吵醒的吧。”
  徐得庸笑着道:“没有,我平常就起这么早,有什么需要搭把手的您老直接言语,不用和我客气。”
  “没有,没有。”孙大妈连忙摆手道:“你洗把脸,我收拾收拾去煮饭。”
  徐得庸点点头,拿出牙刷牙粉刷牙洗漱。
  孙大妈还好奇的瞅了几眼,毕竟这时候多数农民可没有刷牙的条件和习惯。
  徐得庸收拾利索,简单活动身体后,心念一动开启盲盒。
  嗯,“平平无奇”一袋大米。
  真香!
  即将到来的几年,没有什么比食物更好。
  早饭是简单的玉米碴子粥,杂面窝头,以及孙大妈自家腌的咸菜。
  徐得庸还特意把从家里拿来的咸菜取出,让他们尝尝。
  老两口都说好吃。
  料多,自然更香脆。
  饭后,大家都集中到大队场地,分配今天的活。
  其中以妇女居多,队里最有力的一部分青壮去了社里参加大练钢,毕竟上面可是下了硬指标,完不成可不行。
  大家都知道队里来了四个城里人,这会都投来探寻的目光,有的相互凑到一起窃窃私语。
  当然,多数人的目光还是在陈雪茹的身上。
  虽然,这娘们已经换上普通的蓝色布衣,可整个人显得太干净,加上整齐的头发,一身气质,又漂亮,想不显眼都不成。
  徐得庸则带着自带的遮阳竹帽,低调站在一边。
  陈雪茹不动声色的目光扫了扫,很快便发现了他。
  咦,自己忘了准备。
  于是她不紧不慢的走到徐得庸身边,撇了他一眼低声道:“帽子不错。”
  徐得庸眨巴眨巴眼睛没搭理她。
  陈雪茹见此白眼微翻,隐蔽的揪了他衣角一下。
  徐得庸:“……”
  你这娘们……好大的胆子!
  于是他依旧目视前方道:“你干嘛……。”
  “帽子不错。”陈雪茹又小声重复了一遍。
  徐得庸嘴角抽了抽,想了想这娘们的性子,无奈的把竹遮阳帽摘下递给了她。
  不给她,这娘们可能没完没了。
  陈雪茹接过戴在头上,微笑道:“谢谢徐得庸同志的礼让精神,你个大男人晒黑点也不要紧。”
  徐得庸在心里吐槽道:“你紧,你紧行了吧,反正我不知道!”
  没了帽子的遮挡,大家一看,哟,这个小伙子也挺精神的!
  就是,这两人看起来有点般配呀。
  范金有听到有人在谈论:啊呸……!
  这时,周山开口说话,先简单介绍了一下徐得庸四人,就开始安排今天的活。
  如今已经是秋收的季节,玉米、生、地瓜、高粱、大豆、小米等等农作物都到了收获的时候。
  四人被安排去最简单的掰玉米,先适应一下。对其他人简单,但对陈雪茹来说依旧不容易。
  掰玉米时被叶子刺挠的白嫩的小手出现道道印子。
  一开始不适应的叫了几声,被旁边干活的妇女投来异样的目光,也只能咬牙坚持。
  幸好戴了徐得庸的帽子,不过裸露在外的脖子也有被刺挠到。
  中间喝水休息的时候,陈雪茹直接没形象的坐在田埂上。
  一天的活干下来那真是腰酸手僵。
  再精致的女人,干几天农活也保持不了精致了!
  休息一晚,第二天会更酸爽!
  傍晚下工,大家都扛着工具回到大队,收获的玉米早已经用排车拉回场地。
  这还只是开始,回头还要晾晒、脱粒,都得人手工一点点的干。
  玉米脱粒过后的玉米棒芯也是烧火的好东西,包括各种桔梗,不能喂牲口的,回头队里各家也是要按人头分的。
  过两年,连玉米棒芯也被粉碎成粉状用来充饥。
  俗话说:只要你能干,就有干不完的活。
  明天就是国庆,也没有休息,用劳动庆祝嘛!
  不过周山还是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他高声道:“老少爷们们,为了庆祝国庆,社里决定明天杀猪,早下工回家吃肉。”
  “好……!”所有人闻言眼睛都亮了,齐声叫好。
  干活每天都要干,肉可只能逢年过节才能吃到,美滋滋!
  收拾好东西,社员们三三俩俩的回家,路上商量着明天肉怎么吃,当然也会谈论这四个“干部”干农活的表现。
  “这干部干活也不如我们啊!”一个妇人道。
  “人家是干部,动脑子的,和我们不一样。”另一人道。
  “那两个高个的男干部干活还行,那戴眼镜不行。”
  “那女干部更不行,看那手和脸蛋白的,有些像以前地主家的小姐,除了长得好看,干活还不如半大孩子。”
  “你们没看到吗,那些老爷们经常偷瞄她,和没见过娘们儿似的。”
  ……
  一路絮絮叨叨后各回各家。
  正所谓:房山季鸟猴,大兴扑棱蛾子,海淀大刀螂,朝阳地拱子,门头沟大呲……。
  这里的娘们儿不好惹!
  村民散去,周山表达关切的对几人道:“几位同志干活还适应吧!”
  范金有笑着道:“适应,我们也都是干过活的,您甭担心,有什么活尽管交给我们。”
  杨典扶腰强笑道:“对,乡亲们能干我们就能干。”
  不适应也不能说出来,就像陈雪茹一脸生无可恋,松松垮垮的样子站在一边。
  毕竟,周山回头要对他们的劳动表现写评语的。
  “三同原则”,同吃、同住、同劳动,可不是后世的表面功夫。
  这点苦都受不了,还怎么能担当更大重任建设共产主义呢!
  徐得庸则面带微笑的站在旁边点点头,这点活对他不算什么,身体棒没办法。
  他瞥了一眼陈雪茹,嘿,这娘们不紧了吧!
  简单谈论两句,几人便各自回去休息。
  徐得庸回到孙大爷家,晚饭还是窝头,红薯粥。
  后世妥妥的养生餐,这时候也就勉强混个肚饱。
  这一比较,徐得庸他们在四九城的生活不要太好!
  农村呀,从古至今都是你要能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