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穿越当县令 > 第79章
  时间进入到九月。
  算起来, 纪楚一家来州城也有一年半的时间。
  往年这个时候,陶乐薇跟李娘子都会收拾出去年的冬衣,缝补拆洗, 给一家人做衣裳。
  但今年少了纪振跟李纹,就少了很多事情一般。
  乐薇安慰着李娘子还道:“他们把去年的几身冬衣都带过去了, 应该没那么冷, 还有两件皮衣皮靴,应该没事的。”
  李娘子自然知道, 可一想到孩子在那么远的地方,便忍不住落泪。
  说到最后, 两人干脆去制糖作坊去忙,也算把这些事给忘了。
  走到街上,已经有人穿上薄棉衣。
  在曲夏州这,各种棉花制品出的五花八门。
  厚的薄的,应有尽有。
  听说陇西其他地方,似乎也有种成的, 但平临国棉花产量最高的地方, 还是他们这。
  还有一些商贾直奔沾桥县, 那边则是最大的棉被服生产地,订单接的手软。
  再加上来来往往运送油菜籽的车队, 让曲夏州州城更加热闹。
  两位娘子去了制糖作坊, 里面还有订单在赶制。
  现在做糖已经不再集中六七月份, 几乎全年都有单子, 谁让如今的蜂蜜越来越多。
  正好碰到安丘来的车队, 几人还打了招呼。
  那车队人道:“这段时间怎么没见纪大人啊。”
  以前来制糖作坊的时候,偶尔还能碰到,最近一段时间, 根本见到人呀。
  乐薇笑着道:“你要是去工业作坊园应该能见到他。”
  “或许去工司冶炼处,几乎就在这两边忙。”
  因为要改进炼铁的炉子,所以带着人一边设计一边建,这般着急,说是以后能帮振儿。
  这事知道的人不多,乐薇更不会说出去,就连李娘子都没多讲。
  在曲夏州建钢材厂,如何能帮远在广宁卫的侄儿,乐薇并不知道,难道是做兵器?
  可这么远的地方,人家那边也有做兵器的地方吧。
  但陶乐薇对相公很有信心,他们只要照做即可,不需要多问的。
  话是这么说,她跟李娘子还是要收拾点东西给孩子们寄过去。
  听说广宁卫比曲夏州还要冷,必须多送点东西。
  至于其他的,就看相公的了。
  纪楚这会确实在冶炼处,没穿官服,而是换了窄袖劲装,擦了头上的汗。
  为了设计炉子,他们几乎日日跟各种炉子接触,看起来灰头土脸的。
  正式接手冶炼处半个月,纪楚基本召集了本地所有铁匠,以及数科懂得冶炼的夫子。
  不仅如此,再有数科联盟做后盾,又汇集能找到的所有技术。
  有了这些之后,就到他们融会贯通的时候了。
  纪楚有思路,其他人有技术有能力,大家埋头在冶炼处做事。
  以至于不少人都觉得,怎么突然听不到纪楚的名字了?
  自从他第一次到州城,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尤其是官场上,他的名字说是如雷贯耳也不为过。
  曲夏州每次有轰动的大事出现,肯定有他啊。
  今年棉花标准出来之后,几乎能满足各类人的需求,所以棉花市场尤为火热。
  那永锦府的织造户们日日都在。
  这种情况下,还是不见他的踪影。
  总不能因为他的名声过于响亮,犯了忌讳吧?
  那也不应该。
  给广宁卫赶工那十万棉衣棉裤,足以让兵部出身的新知州很喜欢他啊。
  难道得罪了沈通判?
  更不会啊,沈通判为许大人的旧部,对纪楚更没的说。
  不管别人怎么猜测,反正纪楚深居简出,只想研究出合适的钢材。
  能承受火药的强度,还要大批量生产,实在是太难了。
  好在缝纫机需要的钢材强度也很高,至今还没有人有过怀疑。
  也就廖知州他们听到纪楚的要求,心里直咂舌。
  纪楚这性子,还真是说做就做,绝对不拖延的。
  要说他们这些人的性子已经算果决的,那也会等到皇上下葬,新皇登基点头之后,才会开始建造。
  也就纪楚了。
  他甚至还能找到合适的理由。
  不过纪楚此刻更高兴的,还是数科联盟太好用了。
  他们真的能弄到各地的冶炼技术,还是最新的那种。
  以及对冶炼炉的改进,也是肉眼可见的迅速。
  所以他管外面怎么想呢,赶紧搞出来好东西才是真的。
  不过最近让他有个发愁的事。
  他们冶炼处每次炼出一批好钢,就有人想要来。
  兵部主事说自家要做新兵器。
  常备军岳将军那边也在打听。
  就连数科夫子们都在问。
  还有蔡夫子也是,他同样想要好铁器,他可太知道,如今很多农具不经用,就是铁的质量不达标。
  如果纪楚的钢材厂真的做出强度高,产量还大的铁制品,那他名下的作坊肯定要来购买的。
  所以有事没事,大家都来催一催。
  “敬安,好钢做出来了吗?”
  “你们设计的如何了,需要帮忙吗。”
  “我们这能不能提前预订啊。”
  纪楚挠头。
  他当惯了甲方,很少当乙方啊!
  大家不要催啊!
  小宋训导幽幽道:“终于知道你催我缝纫机时的感受了吧。”
  纪楚很是无奈,他就是知道,所以才催啊!
  不过也有让他惊喜的事,京城的裴大人给他运来一批书籍,正是京中藏书,也是他需要的。
  冶炼处如火如荼进行,等纪楚看到雪花落下,才意识到又一个冬天来了。
  他还掐指算了算。
  皇上也快该埋了吧。
  其实赶在冬祭前把人下葬,是最好的选择,不至于等到明年。
  今年一过,又是新的开始。
  但想到太子的性子,只能摇摇头。
  算了,爱怎么样怎么样吧。
  反正他们这不怎么受影响,也就京城百姓至今还不能娱乐喧哗。
  纪楚说不受影响,已经是委婉了。
  自从今年减税的事情出了之后,本地百姓多了项与众不同的爱好。
  放鞭炮!
  放烟花!
  不知道从哪兴起的,有人说是沾桥县,他们因为被服作坊成立,现在各家各户都有钱得很,衙门更是如此。
  所以他们庆祝的时候,就会买最好看的烟花,已经成为那里的习惯了。
  这个习惯也影响周边,安丘县也在放。
  大晚上的,看着天空上的烟花,怎么看怎么漂亮。
  现在人的娱乐项目也少,自然更加喜爱漂亮的烟花。
  还有各地开店,本就有放鞭炮的习惯,今年更甚。
  所以说曲夏州百姓不受老皇帝去世的影响,就差日日看烟花玩了。
  就是他们这买烟花不便宜,只有最有钱的几个县才买得起,颇有些遗憾。
  好在已经有人在琢磨,要不然开个烟花作坊?这也不算难吧。
  正好赶上过年,到时候很多人家都要放鞭炮赶年兽的。
  放在之前,肯定有人说曲夏州百姓浪费钱。
  谁让如今日子不同了。
  尤其是沾桥县。
  今年三月份那会,大家只知道颜县令要成立棉被服的作坊,还专门买了大型弹花机。
  本以为他是浪费钱,谁料没过多久,纪大人便送来一笔大订单。
  而且还让沾桥县全部吃下这份订单。
  要说那会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整个沾桥县都在跟着忙。
  可忙完之后,才意识到这十万订单带来了什么改变。
  颜县令感触最深。
  他有成立棉被服作坊的想法,就是知道这东西是日常必需品,更因为自己喜爱,所以天然向往。
  随后的事情,就不受他控制了。
  因为他就是被纪大人带飞的!
  根本不用动脑子好吗!
  颜县令的想法先放一边,要说生活改变最大的,则是棉被服作坊的女工们。
  从开始到结束,一共有近两千女工接受了缝纫机的培训。
  她们多是沾桥县本地人,知道县城作坊招工后,就陆陆续续赶到。
  其中一个叫魏春雨的女子就是第一批来的。
  跟她一起去的,还有嫂子跟娘亲。
  要说缝纫的技术,她在三人里面最差。
  可学怎么用缝纫机时候,十六岁的她却是机灵。
  大家都是懵懵懂懂地跟着干活,第一件缝纫机做出来的棉衣却让众人都在惊叹。
  太整齐了,让她用手缝,一辈子也缝不出这么整齐的针脚啊。
  要说她家的情况,其实很不好。
  她爹跟她哥早些年去世,家里只有娘亲,嫂子,还有下面三个侄子侄女。
  倘若不是纪大人到了沾桥县,还给她们家发冬日扶济,她们一家人肯定早就卖身为奴,成为别人家的婢女小厮。
  熬过了最难的几年之后,她们家一直在衙门的扶济名单上,逢年过节都有人过来看。
  不仅如此,分田地的时候,更没忘了她们家。
  有了地,有了人撑腰,日子渐渐好起来。
  但不管怎么说,她家比其他各家过得还是差一些,谁让她那会其实也是半大孩子,全靠娘亲跟嫂子支撑家里。
  现在好了,她缝纫机用得好,也能帮家里做事了!
  刚开始进去的时候,县令就说了工钱,从开始学缝纫机开始算钱,但每日只有五文钱,管吃住。
  等正式开始干活之后,每日二十文,每做成一套棉被服还有三十文的计件费。
  这让手头快的她最开心了。
  只是娘亲不适合这里,先回家照顾侄儿侄女,自己跟嫂子一组,嫂子备料,她用缝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