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366章 三方四教之地
  第366章 三方四教之地
  宸昊本来以为这个条件提出来,这些倭人会群情激奋的表示反对。
  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些倭人竟然纷纷表示支持。
  特別是为首的今井宗赞道:
  “贵使所言极是!我倭国人愚昧无礼,不堪教化,如有衝撞天朝上国之处,自然要依上国律法裁定!”
  “贵使所列三条,吾等都没有意见。”
  宸昊这下子算是明白了,堺港的倭国商人就是软骨头。
  当然,这一切也都建立在大明强盛武备和无敌的炮舰上的。
  宸昊想起来,自己村里的一条恶犬。
  这条恶犬总是对著瘦小的他狂吠,还曾经追赶他跑过几里地。
  后来有一次,宸昊壮起胆子,提著木棍主动去找这条恶犬,给了它一棍子之后,这条恶犬就再也不敢对著他叫了,每次撞上还会发出討好的哀鸣。
  大概倭人就是这样的性格吧。
  宸昊顿时觉得无趣。
  在朝鲜的时候,朝鲜上下为了租借济州岛和治外法权还爭执过一下,虽然最后很快就屈服,但是好歹也算是为了自身利益爭取过了。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但是倭国这边卖得心安理得,甚至觉得理所当然。
  当然,堺港只是倭国的一个自治城市,管理堺港的也不过是一群商人。
  但是宸昊依然对倭人极为鄙夷。
  再想到堺港的白银,倭人的金山银山,宸昊涌起了新的想法。
  当然,这个想法目前也只能是想法,陛下和朝堂诸公交代他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了。
  当日,木下秀吉从堺港的大商人那边,用织田家的名义,筹措到了足够的白银。
  李文全將这批佛郎机炮交割给木下秀吉,完成了这笔交易。
  两人还约定,下一次倭银公司抵达堺港的时候,织田家还会派出使者,继续购买佛郎机炮。
  仅仅用了两天时间,倭银公司运输到倭国的货物全部售出。
  看著那些矮小的倭人苦力,用尽全力驼运丝绸瓷器的时候,李文全心中也涌起了奇怪的想法。
  这场数额惊人的贸易,恐怕对倭国普通人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影响吧?
  但是看到满仓的白银,李文全立刻踏上了返程的路。
  ——
  十月二十一日。
  昨日刚刚结束了旬末的休沐,苏泽领著家人去郊外赏枫。
  可兴致冲冲的去,却发现西山边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建造了一座炼钢厂。
  这下子也没什么枫叶可看了,苏泽只能打道回府。
  京师的空气是越来越差了。
  苏泽嘆息一声,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今天苏泽来报馆上衙,不一会儿沈一贯冲了进来。
  “子霖兄!李神医进京了!”
  罗万化也看向沈一贯问道:
  “入宫了吗?”
  沈一贯点头说道:
  “入宫了!昨日傍晚抵京的,连夜就入宫了!”
  两人纷纷嘆气。
  李神医就是李时珍。
  上个月,应天巡抚海瑞,突然保举李时珍入太医院。
  这件事本来就十分的奇怪。
  李时珍在南京办金陵医学院,刚刚完成招生,李时珍作为院长,正是需要忙碌的时候。
  金陵医学院也是海瑞支持建设的,这个关键时候,海瑞又怎么会让李时珍离开金陵?
  很快各种传言喧囂尘上,最后的版本是,皇帝身体有恙,所以海瑞才举荐李时珍入京的。
  现在看来,这个传言基本上落实了。
  今年下半年以来,隆庆皇帝在外朝大臣面前露面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就连几次国家大典,隆庆皇帝也是派遣太子或者定国公徐文壁出席。
  皇帝龙体有恙的消息,不仅仅是在京师中下级官员之间传开,就连京师百姓也有所议论。
  苏泽听完也是心中嘆息。
  原时空,隆庆皇帝是在隆庆六年五月驾崩的。
  现在已经隆庆五年十月了。
  自己虽然改变了大明这么多,但隆庆皇帝的身体状况似乎没什么变化。
  实际上皇帝有恙这个消息,在朝廷高级官员那边已经不是传言,而是確实的消息了。
  高拱就告诉自己,光是九月份,皇帝就召见了御医两次。
  皇帝的症状是头晕目眩,手足颤抖,御医诊断后倒是没有大碍。
  但是这种情况经常性发生,还是让高拱这个內阁首辅忧虑。
  没办法,老朱家的寿数实在是太不让人放心了。
  这次李时珍入京,也是通过海上快船入京的。
  苏泽还是希望隆庆皇帝能多活一阵子的。
  皇帝一死,朝局必然动盪。
  刚刚换了首辅,朝局已经中出现了暗流,如果死了皇帝,大明朝稳定的局面会立刻崩溃。
  虽然自己有道具【万病药】,但是谁知道隆庆皇帝到底有多少沉疴?而且有的病都是皇帝自己作的。
  给皇帝献药同样也是冒著巨大的政治风险的,这次治好了,那下次呢?
  想到京师之中那些离谱的谣言,一旦献药一次,日后不献药反而成了过错了。
  苏泽暂时將这件麻烦事情拋在脑后。
  李时珍都入京了,自己也改变了歷史,李时珍还验证了自己的“微生物致病说”,说不定有李时珍治疗,隆庆皇帝能多活一阵子。
  皇帝的健康问题,还是不適合公开討论,简单结束了这个话题之后,罗万化问道:
  “肩吾兄近日不忙吗?不是听说火者的朝贡使团抵京了吗?”
  苏泽也竖起耳朵。
  火者,也叫火州,后世有一个更有名的名字,吐鲁番。
  如今吐鲁番的统治者名叫马黑麻。
  自从唐代以后,中原逐渐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
  大明在最强盛的时候,也只是对吐鲁番进行过羈縻统治。
  嘉靖末期,吐鲁番的统治者马黑麻派遣使臣来京师朝贡。
  嘉靖皇帝册封他为忠顺王。
  但是这位忠顺王似乎並没有那么忠顺,他除了是大明的忠顺王之外,还是叶尔羌汗国的吐鲁番总督。
  其实大明朝廷也知道这件事,但是为了丝绸之路的商贸,大明朝廷也算是捏著鼻子认下了这件事。
  沈一贯嘆息说道:
  “这次火者的使者来者不善啊。”
  “这是为何?”
  “火者使者来了以后,不肯住在鸿臚寺的迎宾馆中。”
  罗万化好奇的问道:“这是为何?”
  朝贡使臣来京师,一般都是住在迎宾馆之中。
  大明的迎宾馆住宿质量不差,还有专门的翻译,甚至还有异国的厨师来烹飪使团当地的美食。
  沈一贯恰恰就是负责迎宾馆的。
  沈一贯为了提升迎宾馆的待遇,在迎宾馆不忙的时候,允许外售一些异国风情的美食。
  罗万化还帮著他在报纸上宣传过,效果也確实不错,迎宾馆的酒楼生意相当不错,很多菜也颇受京师百姓的欢迎。
  沈一贯嘆息说道:
  “因为咱们鸿臚寺叫寺。”
  罗万化还是不理解,但是苏泽很快理解了。
  苏泽问道:
  “火者的宗教衝突,已经到了这般地步了吗?”
  沈一贯惊道:
  “子霖兄竟然连火者的事情都知道?”
  他又看到罗万化还不是理解,沈一贯说道:
  “一甫兄你不知道,或者如今的局势相当不稳定。”
  “简单的说,火者现在是『三方博弈,四教混杂』。”
  “三方,就是火者西部的叶尔羌汗国,交河故城的东察合台汗国残部,以及我大明在火州的卫所。”
  罗万化点头,他身为报馆主编,还是博闻强记的,另外两方他都听说过。
  东察合台汗国,是成吉思汗子孙建立的政权,曾经在中亚地区占据很大的势力。
  但是如今已经衰落,汗庭都已经被击溃,但是还有一些残部控制城池,以土匪和各大势力之间的僱佣军身份存在。
  叶尔羌汗国,其实统治者和东察合台汗国的血脉一样,也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孙。
  但是叶尔羌汗国信仰绿教,统治者是蒙古人,但是叶尔羌汗国的主要居民还是西域人,叶尔羌汗国的宫廷中的官员学者也基本上都是绿教的教士。
  叶尔羌汗国和东察合台汗国爆发过激烈的战爭,最终叶尔羌汗国取代了胜利。
  罗万化又问道:
  “四教呢?”
  沈一贯说道:
  “火者原本是东察合台汗国的领地,不少部落信奉蒙古长生天,而从唐代开始,西域就信奉佛教,很多城市也都供奉佛像。”
  “叶尔羌汗国將绿教定为国教,如今火者的宫廷都信仰绿教。”
  “最后当地还有火祆教的信仰。”
  苏泽点头,沈一贯的总结十分到位,吐鲁番这个地方,就是三方博弈,四教混杂。
  原时空,这位忠顺王马黑麻的政治手段还算是可以,这会儿还能勉强平衡局势。
  吐鲁番这个地方,是佛法东传的路径,当年唐玄奘前往天竺的时候,就在《大唐西域记》中记录过西域佛国林立的盛况。
  但是天竺自己的佛教都消亡了,西域诸国隨著气候变化,沙漠化加剧,文明也开始消退。
  当然,千年佛教还是有生命力的,火者的寺院在统治者频繁更迭中,找到了自己的存亡之路,就是將佛寺变成商栈。
  因为统治者更换太频繁了,西域佛教放弃了引导上层统治者的路。
  西域地区的佛教,逐渐和商业融合,形成了一种以佛寺为中心的贸易网络。
  佛寺还可以吸纳人口,所以这些佛寺也形成了很多寺院產业。
  火者地区很多佛寺,会经营大量的田生產,然后和中原商人交易丝绸。
  而吐鲁番这个地方,本身也很適合种植,所產的品质很好,所以这些佛寺的价格也很不错。
  除此之外,葡萄乾、西域马,也是这些火者佛寺经营的產业,可以换取不菲的利润。
  也是靠著丝绸之路,这些佛教徒顽强的生存了下来。
  这在蒙古通知时期还能过下去。
  蒙古人对待信仰的態度比较开放,成吉思汗的那几个汗国,基本上都对宗教不做限制。
  火者佛寺的丝绸之路贸易还能维持。
  但是如今叶尔羌汗国控制了火者,情况就变了。
  绿教本身商业也很发达,因为它原本就是商人之中诞生的信仰。
  绿教的经典其实很多地方更像是一步商业法典。
  而绿教的传播范围,也都在丝绸之路的节点上,他们自然明白丝绸之路的利润。
  这些绿教商人,和火者的佛教商人,產生了激烈的衝突。
  结果就是,火者地区的平衡逐渐被打破,局势越发的不稳定。
  原时空,大明在万历年间,因为火者的局势彻底混乱,最后选择了关闭嘉峪关,禁止任何商队往来。
  至此,丝绸之路断绝。
  沈一贯忧心忡忡的说道:
  “这次火者使者来贡的同事,甘肃急报火者发生了屠杀佛寺的事情,不少佛寺请求內迁。”
  “有官员提出要关闭嘉峪关,禁止难民迁入。”
  罗万化嘆了一口气。
  “子霖兄,你怎么看?”
  我怎么看?
  其实从海洋时代开始,陆上丝绸之路的价值进一步降低。
  而且从唐代往后,中亚地区的环境恶化,又被突厥、蒙古反覆蹂躪,如今绿教又大兴,关闭嘉峪关之议也不是没有道理。
  苏泽说道:“我更关心甘肃的宗教问题。”
  听完沈一贯也说道:
  “还是子霖兄想的深远啊!”
  苏泽的担忧也绝非空穴来风。
  隨著绿教不断传入,西北地区的宗教衝突日益严重。
  原时空,一百年后,发生在西北地区的陕甘回乱,就是民族和宗教衝突的总爆发。
  这场回乱,造成了千万级別的人口损失,几乎摧毁了西部地区,其影响甚至连苏泽穿越前都没有消除。
  如果火者的佛教徒被清剿,这些绿教必然会进一步往西北地区传教,这显然也是苏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苏泽皱起眉头,火者问题不是简单的外交和宗教问题,更是重要的民族和宗教问题。
  “所以子霖兄要上书吗?”
  看到苏泽抽出奏疏,沈一贯惊喜的问道。
  火者使团来京,对於鸿臚寺也是一件麻烦事,如果苏泽愿意出手,他这个鸿臚寺的官员自然是很乐意的。
  苏泽摇头说道:
  “这件事兹事体大,我认为应该搜集陕甘的消息,再由有司共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