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1994:菜农逆袭 > 第169章 忙碌与收获
  第169章 忙碌与收获
  当太阳沉落,星星亮起时,陈家志也喷淋完了最后一块菜田。
  今天才播种的菜心田。
  上一茬一半是发酵猪粪堆场,一半是失败的西兰。
  这一块一播种,意味着没空地了,其实也可以有,这一茬第5批菜心今天能收完。
  晚上采收完,明早扫一遍除草剂,跟着旋耕,下午整地,明晚就能播种。
  种了一段时间,陈家志也发觉了,现在的病虫害抗药性不强。
  尤其是使用了进口的高价农药后,几乎是一打一个准。
  这其实和后世一样,后世也有药效好的高价农药,但市场行情却不能支撑使用。
  而现在可以。
  然而,也太赶了,不仅对土地的损害大,人也吃不消。
  这几天高温下的劳作,所有菜工都仿佛脱了一层皮。
  陈家志也是,在月初放松了几天后,又进入了高强度的劳作场景中。
  高温季就是如此,活来得很快。
  再加上他这几天播种强度很高,菜心从8月6日开始,一天一播种,连播了5天。
  收完一批菜,马上就得整地,拔菜头、微耕机打地、整理畦面,还得至少晒一天,然后播种、浇水;
  其余菜苗也得每天早晚两遍水,中午11点前盖网,下午3点前揭网;
  夏天苗长得快,间苗自然也是一批接一批,没有停歇,各家女工每天都小跑着去间苗,面对陈家志不厌其烦的催促也敢骂骂咧咧的顶嘴了;
  追肥和打药也要一周一次,分摊下来,也是每天都有这活。
  还有每天雷打不动的收菜,豇豆逐渐进入了结荚巅峰期,每天都有200多斤,以及600~800斤要求精细的菜心。
  一天到晚有忙不完的活。
  陈家志就像一条猎犬,每天跟在后面追赶。
  不仅追赶,他也亲自上手,打地、浇水、打药、播种、收菜,哪哪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很累,都很累。
  不论男女,一到晚上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榨干了能量的电池,眼神和身体里都透出深深的疲倦。
  收入反而没有之前高,每天都在1300~1700元之间来回浮动。
  哪批菜好一些,菜多一些,收入自然就高一些。
  不过干活不能只看眼前的收入,要看未来。
  陈家志不敢有丝毫放松。
  菜心和芥兰芥菜不同,生长期很短,这几天播的菜心种子基本能赶在8月末九月初上市。
  而且,芥兰芥菜也能赶在同一时间段上市。
  这一茬芥兰全在敖德海的一组,一共8批,三天一播种,起播时间是7月14日,最后一批播种时间是8月4日。
  这一批播种的都是中芥兰,从播种到采收,正常生长时间是60天。
  但得提前点采收。
  如果在8月25日开始采收芥兰,生长期43天,9月1日就是50天。
  有很大的腾挪余地,可以赶上菜价高峰期。
  芥菜也是如此,一共5批芥菜,起播期7月20日,赶在8月末采收也合适。
  茬口安排没问题。
  唯独中途管理不能出差错。
  温度越高,风险越大。
  尤其这几天,温度可能直逼40c,人和菜都受不了,就更不能出一点差错。
  敖德海、戚永锋、敖德良虽然进步明显,但并没有应对相关天气的经验。
  何况这种事也不可能把希望全寄托在工人身上,那样出事了也只能自认倒霉。
  得时刻自己盯着。
  追肥得提醒,打农药得催,浇水得检查,间苗也得催~
  也不能只催,还得带头去做,只要菜工还诚心想干,就不会放任不理。
  只是费老板啊!
  陈家志将水管放好后,只感觉浑身酸痛,身体各个部位都不属于自己。
  但还得去给收菜的工人们打下鸡血,至少也得去溜达一圈,显示一下存在感。
  只见菜田里人影婆娑,或一人,或两人占一畦面,躬腰收菜。
  很安静。
  几乎没有交流。
  唯有手上的动作不快不慢。
  见陈家志来了,也只是招呼了一声,便又埋头收菜。
  都是才干完其他活。
  一筐收好的菜都还没有,陈家志估摸了下这块田的情况,给了戚永锋一个数。
  “今天收20件菜心吧。”
  “要得,志哥,你先回去休息会儿吧,早上还要卖菜~”
  “好,地里就交给你了。”
  “嗯~”
  短暂的交流后,陈家志才踏着夜色,沿着水沟边的小径一步一步走回家。
  天上的月亮越发的圆,左右看了看,易定干等菜农也都还没有回去,月色下的房子也亮着灯,时不时传来‘砰砰砰’的声音。
  到了坝子里,只见易龙挥舞着棒槌,一下又一下的砸向坚硬的冒着寒气的大冰块。
  李秀则戴着手套,把碎冰装进黑色的袋子。
  不一会儿,张卫东就挑了两筐收好的菜心回来,又带走了装好的冰袋。
  冰袋需要放在菜心中间一层,储存和运输时间不长,所以只放一层,冰袋上下还会放一张报纸,防止把菜冻伤。
  成本也不高,一筐可能就一块多的成本。
  主要是麻烦。
  但种菜就不能怕麻烦。
  “家志,你先去洗澡,歇一会儿吧,还能睡一个多小时,总比没得睡好。”
  “好,你当心点。”
  “嗯~”
  “小龙你砸的时候也看着点,别砸着手了。”
  “放心,我厉害着呢,我感觉我都快成大力士了。”
  易龙身上也满是汗,长时间挥锤,手臂肯定也累了,不过却颇为兴奋。
  凿冰多有趣啊!
  时不时往身上放两块冰,那就是炎热夏日里难以体会到的冰爽。
  陈家志也确实累了,拿了衣服,就去冲凉,打算睡一会儿时,小豆豆又醒了,只得一边推着摇篮,一边闭眼小憩。
  屋外响着凿冰声,也很难睡得着,但让身体放松一会儿也好。
  迷迷糊糊时,隐约听到喊声,又一个激灵就醒了过来。
  “家志,到时间了。”
  “嗯~”
  陈家志深吸一口气,又猛地呼出去,便翻身起床。
  “那我去卖菜了,你也早点休息~”
  “我没事。”
  “走了。”
  “你路上慢点。”
  出了门,坝子里只剩易龙和一辆装满菜的三轮车,陈家志洗了把冷水脸,便又打着精神奔向市场。
  凌晨的空气没那么狂躁,风里也带了丝丝凉意。
  但一停下来,热气就涌了上来,不过依然比在地里干活轻松多了。
  收获时,也永远要比付出更有劲。
  车一停下后,陈家志就送走了十来件菜心。
  这两天温度高,菜价反而有所反弹,陈家志就把菜心提到了55元/件。
  没人来抢菜,但也不愁卖,本身也不多,20件菜心,运气好点,几个老客户多拿点菜,一下子就出完了。
  豇豆也很抢手。
  总体来说还是卖方市场。
  “陈菜农,今天3件菜心,再装25斤豇豆。”不一会儿,卷毛来到了档口上。
  陈家志讶然道:“可以啊,卷毛,菜心都可以拿3件了,生意做得不错啊。”
  茅良才笑道:“我也就赚点辛苦钱,哪比得上陈老板你啊!”
  陈家志:“有菜农辛苦吗,要不我请你去我菜田里,体会一下这几天的太阳和40c的高温?”
  “那还是算了。”卷毛说道:“你赚这份钱没人敢说你什么,看你的肤色就知道了。”
  “一共210元。”
  卷毛数着钞票,嘴上却没停:“你说有多久没听到人叫你靓仔了?”
  “小龙,给他送一下菜,再把菜筐拿回来,他昨天也是3个筐。”
  陈家志收过了钱,安排易龙去送货,没搭理卷毛的问题。
  在挣钱和颜值上,总得要有一个要舍弃的东西,而且,懂得欣赏的女人依然会喜欢他这一款,男人说了不算。
  说起来是很久没人叫他靓仔了,也没有靓菜。
  靓仔出靓菜想重出江湖,可能还得再等一段时间。
  等客可能是市场上最无聊的事情,尤其这个人还习惯了三两下收工走人。
  陈家志百无聊赖的靠着车抽烟提神,等了七八分钟,才又来了一个客户,拿走两件菜,留下110元。
  基本10分钟左右一个客户,到四点过时,一车菜就再度卖完。
  不算慢。
  但对陈家志来说有点久了。
  只是收入还行,日收差一点1500元,算是对又一天辛苦劳累的回报。
  日子一天又一天,
  随着这一批菜心生长期拉长,产量也有提升,一天多一件,收入也涨了两天。
  8月12日和13日早上,陈家志相继入账了1524和1584元。
  但等下一批菜心开始,生长期要多一两天,产量便又要多一些,收入又开始在1600~1800来回晃悠。
  一直到8月17日,又是新一批菜心即将采收,产量可能又要出现断崖式的下跌。
  这一天早上,天色有些昏暗,露水尚未干透,陈家志和戚永锋来到了2-2.
  菜田里的菜心根条粗壮,饱满圆润,一看就是好菜。
  但踏马的,稀稀拉拉的,东一块秃斑,西一块秃斑,像条癞皮狗似的。
  戚永锋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志哥,我的问题,撒种子时想学你,结果没把握好。”
  “勇气可嘉。”陈家志不喜不悲的说:“下一次别学了。”
  “还能有下一次?”
  “失败一次而已,咋的,这就怕了?”
  “没有!”
  “走吧,一起简单说一下。”
  两人来到了大骨青留种地。
  敖德海和敖德良都等在这里,最近天气晴朗,大骨青种子一直在持续采收。
  敖德海站起了身,笑问道:“陈老板,听说你今天要去提车,不等下雨了?”
  “等不到啊,不等了。”
  其实这几天有雨,午后阵雨,傍晚阵雨,既淋不透,也不影响干活。
  听到要提车,几人多交流了句后,陈家志才说起了今天的工作。
  又又又是打药施肥。
  不同的是,陈家志又多做了一点培训:精准把控用量和时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