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1994:菜农逆袭 > 第375章 扩散
  第375章 扩散
  “嘿,那谁,动作轻一点,別那么用力,芥菜都裂开了!”
  刘海涛检查了一筐芥菜的情况后,当即冲周围人都吼了一嗓子。
  “我们的芥菜又脆又嫩,裂开了可就影响价钱了!”
  有人问道:“海涛,你知道芥菜卖多少钱一斤不?”
  “干活就干活,管那么多干什么,又没有少你们一分工钱。”刘海涛也挑了挑眉,实则他也不知道价格。
  一天时间就在忙碌中过去,彭村芥菜基地採收第一天就发出去了三车两万多斤货。
  以往彭村芥菜也受欢迎,但多是在电白县和mm市出名,再远一点就是湛江了,也鲜有如此集中的大量出货,且还是销往更发达的珠三角地区。
  很多人对此都很惊讶、好奇,然后不约而同的开始打听价格。
  刘海涛忙完地里的活,又来了办公室,正巧碰上了尤飞和敖德良在樟树下閒聊。
  “聊什么呢,敖场长,尤飞老师。”
  “我们在聊芥菜的產量,来,海涛,过来一起坐一会儿。”
  刘海涛拿了张凳子坐下,“今天芥菜產量如何嘛?”
  尤飞是水东镇农技站的技术人员,也在负责筛选优化彭村芥菜种子,同时也是彭村芥菜基地外聘的专家。
  “產量和我们预估的差不多,亩產在3400~3600斤,但我和敖场长一致认为还有很大的增產潜力,正在討论未来从哪些方面下手。
  刚好,你也种了多年芥菜,来提提意见。”
  刘海涛的注意力还停留在產量上,这么短的时间,3500斤左右的亩產不低了。
  按最近的菜价,一亩能卖多少钱?
  想到这,他开口道:“场长,明天还割不割芥菜,我等会儿还得去给工人回话,如果不割就让他们过两天来~”
  敖德良乾脆的说道:“要割,人明天都来。”
  刘海涛讶然,“割多少?”
  “暂时还没定,等消息。”敖德良沉吟道:“至少也和今天差不多。”
  “哦~”刘海涛有些惊讶,愣了愣后才问道:“村里也有种了芥菜的村民,是按我们要求种的,他们在问芥菜卖给我们,给多少钱收?”
  上次在村里的推广虽说效果不好,但也有那么两三户人跟著种了芥菜。
  於情於理都该收购。
  但敖德良虽说知道芥菜的行价,但也不好擅自报价。
  想了片刻后,他说道:“让他们先等等,收购肯定会收购,只是价格我不清楚,得让市场的人定。”
  这时,有位村民站在樟树后已听了会儿,“价格低了,我可不一定卖哈,最近菜价可好。”
  敖德良笑了笑,“別的我不敢保证,但有一点我可以先告诉你,公司给的收购价绝对比你在本地卖更高!”
  “这还差不多。”
  那村民砸吧著嘴走了,刘海涛也去通知工人明天继续割菜。
  敖德良则继续和尤飞探討增產提质的话题。
  现在亩產3500斤,增產潜力其实还挺高,而每增加一成產量,增加的效益就非常可观了。
  …
  靠谱鲜生,配送中心。
  温蓉站起身活动了下身体,屋外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不知不觉就打了一天电话。
  好在结果是喜人的,甚至过程中一度让她觉得打电话很愉悦。
  毕竟,打出去10个电话,往往有8个有良好回应,乃至直接下单。
  这种感觉非常好。
  嗒嗒嗒~
  楼梯间传来下楼的脚步声,她凝眉望去,陈正旭和李才两人穿著皮夹克走了下来,帅是帅,就是和卖菜有点不搭。
  “温蓉,电话打完了?”
  温蓉笑道:“打完了,累死我了,不过结果是喜人的,你给我的名单里,大概有八成的客户今天都下了单。
  还有两成里,有些是今天没有芥菜需求,还有些则是提前定了,后续也都会考虑我们。”
  总之就是形势不错。
  陈正旭本来还有些没睡醒,此刻也被这好消息给刺激清醒了。
  “总共有多少斤?”
  “还没来得及算。”温蓉拿出一个小册子,“单子都写在这上面了。”
  “归零…归零…30+25+70+45……”
  陈正旭和李才两人守在计算器前把最终的配送数据算了出来。
  “5820斤!”
  “旭总,有点屌啊!”李才震撼道:“才第一天就有这么多!”
  “勉强还行。”陈正旭嘴角往下压了压,但没压住。
  “再计划3000斤免费往佛山及周边地区赠送,大概就是9000斤。”
  算了下帐,陈正旭又问:“財神爷,档口能消化掉5.5吨芥菜么?”
  “能不能不叫我財神爷,我也就是个打工仔。”
  由於芥兰热销,档口客户给李才取了財神爷的绰號,他听著也彆扭。
  “5.5吨水东芥,加上基地还有点,一共就是六七吨的样子。
  也就是最近行情好,出货应该没问题,只是价格要比配送低不少。
  一般芥菜就卖2.2元/斤,我今天水东芥先报2.5元/斤试试。”
  “那也不便宜了。”陈正旭笑了笑,“看来只有取错的名,没有叫错的绰號,你这財神爷的名头是跑不掉了。”
  由於总量大,销售压力也挺大,一开始並不敢把价格报太高。
  但水东芥档口价2.5元/斤,如果能卖完,一天销售额也有2.75万元。
  再加上配送五六千斤,陈正旭配送报价3元/斤,这里也是1.75万。
  合计一天销售额4.5万元。
  也已经很猛了。
  再加上还在利用免费赠送的方式,持续开拓佛山、深城,以及中山和珠海的高端餐饮市场。
  增长潜力还很高。
  等两人算好帐,分配完任务,一辆满载著水东芥的货车也刚好抵达了配送中心。
  “开干,开干!”
  “都记住自己负责的区域哈~”
  卸下几千斤水东芥后,陈正旭也往一辆麵包车上装了几箱水东芥。
  还不忘回办公室在纸条上写下烹飪方式给放在了表面上。
  跟著才出发往南走。
  而李才则带著剩下的水东芥进了市场,才到档口就有人来问。
  “財神爷,这一车是芥兰还是什么菜?”
  “芥兰没那么多了,这一车都是鸡心芥菜,品质极佳,一碰就碎,用来生炒口感可是一绝。”
  李才卖力的介绍著,就差把此菜说成只应天上有。
  他还做了示范,轻轻一掰,鸡心芥就脆脆的裂开了口。
  “价格呢?”
  “比普通芥菜贵3毛,2.5元/斤,75元/件!”
  大多数人面对价格时都会疑虑,3毛的差价可能就是別人的利润,只有少部分人才会选择尝鲜。
  但市场行情还在,整体上比较缺菜,水东芥出货也慢慢快了起来。
  “我管你什么鸡心芥,还是鸭心芥,我要20件!”
  一大汉在验货时感受到了水东芥的脆嫩,掰下尝了一口,跟著就下单了20件。
  此等豪气也让李才放下了降价销售的念头。
  不急,这才第一天。
  再等等,等口碑发酵了,可能会出现更多大汉这样的人。
  贵3毛又如何?
  照样抢手!
  …
  货车在乡村夜色中穿行,不知何时又进入了城市。
  城市还没入睡,等到了布吉农批市场门口时,更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
  “在那边,周小熊!”
  陈家志吼了一嗓子后,面容敦实的周小熊便跑了过来,跟著的还有刘明华。
  “一共拉来了3000斤水东芥,正旭怎么安排的,往哪里送?”
  周小熊把刘明华拉上前,“我也是才来,刘明华会带我们去。”
  陈家志隨手散烟,刘明华跟著说:“我带旭总跑了两趟,他让把菜送给市场里几个档口老板。”
  薛军惊讶道:“有没有弄错,3000斤只送几个老板?”
  刘明华:“旭总这样说的。”
  “行了,按正旭说的办。”
  陈家志也不甚清楚,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事到临头,就按规划的走。
  少顷,
  五十铃就到了某个档口外,卸下了20件也就是600斤芥菜。
  老板是个有点胖的男人,他同样也很惊讶。
  “靠,你们来真的?真免费送?”
  这600斤至少值1000多块钱。
  “都放你档口了,还能有假吗?”陈家志笑了笑,递了支烟,“老板贵姓?”
  “我姓叶。”叶姓男子点上烟后,说:“要不我还是给钱吧,现在芥菜不便宜哦,小兄弟。”
  陈家志笑道:“我们卖的更不便宜,现在免费送,等下次想拿货就比一般芥菜贵了。”
  “看来你们果真对自己的菜很自信。”
  叶姓男子蹲下身,扒开菜筐面上的叶子和冰袋,拿出一株芥菜。
  轻轻一掐,厚厚的根茎就裂开了。
  “这么脆!”
  “很好吃的,叶老板回家可以试试用肥膘肉生炒芥菜,也可以向你的餐饮客户推荐这种做法。”
  用同样的方式,陈家志几人接连送了几个商户,3000斤菜就没了。
  他观察了下,也慢慢弄懂了陈正旭的想法。
  这几个都是大商户,给的起价,在他们免费送时,好几人主动提出要给钱。
  显然都是不差钱的优质商户,手中自然也不乏长期合作的酒楼客户,个別的还涉及供港业务。
  通过向这些大商户让渡一部分利润,能更快把业务铺开。
  同时再慢慢通过新建设的城市配送中心,发展自己的终端客户。
  一快一慢,两条腿走路,最快的扩大水东芥的影响范围。
  藉助水东芥的影响力,配送中心也能更顺利的在新城市开展业务。
  想明白了后,陈家志也觉得这样的方式不错。
  如今送完一批,也只需等时间发酵扩散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