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今天毁灭世界了吗? > 第209章 升维计划?管道计划
  第209章 升维计划?管道计划
  跟秦风所期待的相反,林序不但没有时间休息,日程反而变得更加繁忙。
  从靶场回来吃了个午饭之后,他直奔协调小组办公室。
  而这时,王一帆已经在办公室里等着他了。
  “林序同志-——这么叫总觉得有点生分,要不我也跟他们一样,叫林工吧?”
  他的脸上笑容和煦,跟之前那个沉稳到甚至带着几分“暮气”的老人,简直就是判若两人。
  什么才是物理学者永葆青春的秘诀啊?
  当然是新理论啦!
  现在的王一帆就像是在不老泉里泡过一样,就连脸上的皱纹,似乎都舒展了几分。
  在第一个“迷茫时代”的世界,他是活到了80多岁的。
  按现在的节奏走下去,他岂不是要活个一百来岁?
  林序伸手跟他简单地握了一下,随后说道:
  “您愿意叫我什么就叫我什么吧——您是前辈,以您为主。”
  “搞科研的哪有那么多前辈不前辈的。”
  王一帆摆摆手说道:
  “学无前后,达者为师。”
  “更何况,你这已经不是一般的‘达’了。”
  他难得地说了句玩笑话——大概是之前林序的“客厅论道”给他带来的触动实在是太深了,他对林序的印象也已经完全改变。
  在那之前,他只是觉得林序是个不错的同志,是关键计划中的关键人物。
  但现在,他是真有点把林序当成“自己人”,“同道中人”的意思了。
  看着林序略显疲惫的眼神,他关切地问道:
  “昨天晚上没睡好吗?”
  林序摇了摇头,回答道:
  “是之前太累了,没有补回来。”
  “你得好好休息啊。”
  王一帆语重心长地说道:
  “咱们现在没有那么紧了,‘蚁穴’确认能够打开之后,基础物理学大爆发,我们是有机会用20年的时间来发展到足够对抗末日的水平的。”
  “所以,不要把自己绷那么紧。”
  “还是要学会劳逸结合啊。”
  林序被王一帆拉着在沙发上坐下,还没等他回答,一杯茶已经递到了他手里。
  他浅浅喝了一口,心里却冒出一个.
  不是那么关键,但却又隐约让他觉得不太舒服的念头。
  “我们没有那么紧了”。
  这句话已经是他第二次听到了。
  当然,从工作上来说,王一帆这些学者、技术人员是没有放松的。
  他们只是心态上放松了。
  心态的放松本来也是一件好事。
  但.
  好像还少了一点什么东西。
  林序暂时没想明白,于是便只好略过了这个问题。
  放下茶杯,他开口说道:
  “我这边没关系的。”
  “王老,您说要找我聊一聊负熵流因子的事情?”
  “没错。”
  眼看林序提起了正事,王一帆也不再绕弯子,而是单刀直入地说道:
  “我叫个人进来-——也是搞全息对偶的。”
  “看看你们俩碰一下,能不能碰出点火来。”
  “没问题。”
  王一帆的话音落下,等待在一旁的秦风走出门去。
  他现在还兼任了秘书的功能。
  片刻之后,秦风带着等在门外的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进来,林序不认识眼前的人,而王一帆则是立刻开口介绍道:
  “这个是刘韬,国内搞全息对偶工作的最年轻、也是走在最前面的学者。”
  “这个就是林序同志了,你的密级应该已经看过相应的资料了,但这是第一次见面吧?”
  “是的是的!”
  刘韬热情地朝着林序伸出手。
  “林序同志,您辛苦了。”
  他的语气很客气-——跟其他所有人一样,在林序面前,他们总是保持着那么一分敬意。
  “没事,不辛苦。”
  林序带着刘韬重新在沙发上坐下,随后问道:
  “我们从哪里聊起?”
  “就从您提到过的randall-sundrum-ii模型吧-——我对您在文件里提到过的引入‘负熵流’因子的概念还是有点模糊。”
  “主要的点在于,这个问题在数学构造上并不是那么清晰。”
  “这我无能为力。”
  林序摊了摊手。
  时间太短,他看到的信息太有限。
  你要讲讲关键点倒还好,讲数学构造?
  拉倒吧。
  刘韬的脸上闪过一丝失望的神情,但他立刻将这样的神情隐藏了起来。
  确实。
  自己多少还是有些太乐观了。
  虽然听说,之前林序同志在自家的客厅里跟许多学界的大佬讨论了有关“高维通道”的问题,但其实从总结上来看,那些问题大多数都集中在现象级别、原理级别。
  数学构造方面的论证,几乎是不涉及的。
  自己去强求这方面的信息,还是过于强人所难了。
  想到这里,他语气中略带着几分“安慰”地说道:
  “没关系,您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
  “不过能不能请您帮个忙?如果下次还能见到这些理论的话,能不能帮我留意一下,这个负熵流因子的引入,具体是在哪个部分引入的?”
  “比如,负熵流因子是在能量-动量张量中增加的,还是在标量场中引入负熵特征达到的,这个问题很关键,我们”
  “等等。”
  林序突然抬手打断了刘韬。
  这个,他还真的知道。
  “这个负熵流的引入,是在ads/cft框架下通过在在ads边界条件中加入开放系统相互作用项,修正纠缠熵泛函达到的。”
  “具体的数学表达是.”
  林序略微思索片刻,随手接过很有眼力见的秦风递过来地一张纸,在纸上写下了一个数学表达式。
  (符号太复杂作者懒得打了)
  看到表达式的瞬间,刘韬手里刚刚端起的茶杯放了下来。
  “这怎么可能?”
  “这不是这不可能达到效果。”
  “这样的构型在数学上是可行的,但在物理学上.怎么去验证??”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不解、疑惑和怀疑。
  林序耐心地解释道:
  “k为负熵耦合常数,Φ为体标量场,h为γaγa上的诱导度规。”
  “物理实现的话.在ads-schwarzschild背景下,事件视界可以视为天然负熵源,你把这个表达式结合霍金辐射的边界表现表达式来看,会不会更清晰?”
  刘韬沉默下来。
  良久之后,他略有些结巴地说道:
  “那如果是这样的话,ads/cft对偶的边界条件就完全重构了-——不,应该说是新增了。”
  “没错。”
  林序点点头。
  “这就是这项研究的意义所在,他们本来就是为了去探索为ads/cft的边界条件的——这也是解决末日问题、高维通道问题的一条必经之路。”
  “明白了。”
  刘韬的眼神中散发出炽热的温度。
  这一刻,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之前那种深深隐藏、从未表现出来的“轻蔑”有多可笑。
  自己高高在上地以为,眼前的年轻人只不过是收到了某种“命运赐予的礼物”。
  以为他能做的,只不过是把那些知识和信息“带出来”,并不能在自己的专业上,跟自己平等对话。
  但现在,他发现自己错了。
  虽然有可能,眼前的人达不到“顶尖学者”的水平。
  可在他明白无误地解释清楚通过为ads/cft对偶框架引入负熵流因子的逻辑之后,刘韬就明白,这个林序,为什么会受到王一帆王老的推崇了.
  “林工,多谢,这对我启发很大!”
  “没事。”
  林序摆了摆手。
  其实他提出的也只不过是一个方向而已,真正的去研发、去完善,靠的还得是刘韬这批人。
  他并没有什么“成果被窃取”的感觉。
  反正其实所谓的“成果”,也不过是为了获取更高的地位。
  而他自己已经真的不需要这样的成果来证明自己了。
  对面的刘韬犹豫了片刻,继续开口问道:
  “如果我这边真的有进展.您的名字,方便出现在论文上吗?”
  “很显然不方便。”
  林序摇摇头,但随即又说道:
  “这件事情你需要去找白墨聊一聊-——她是逆流工作组的组长,你应该能理解我的意思吧?”
  “理解,理解!”
  刘涛连连点头。
  看着他的反应,林序也松了口气。
  新时代了,很多事情就应该走向正轨了-——包括逆流工作组的工作!
  自己将会带来许多具有真正的“垄断意义”的知识和信息,而这些信息,是最容易构成“神权”的。
  它必须被控制!
  简单交流了几句细节,王一帆站起身送走了刘韬。
  随后,他回过头来,对林序说道:
  “林工,你越来越强了。”
  “一个多月之前,你只能理解物理现象。”
  “但现在,你已经开始理解数学构造了。”
  “再过一个月”
  王一帆顿了一顿。
  “或许再过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你就可以自己启动研究了”
  “没那么夸张。”
  林序喝光了杯子里的茶。
  自己启动研究?
  这当然只是一个“概念性”的描述。
  自己是不会走这条路线的,那是对自己能力的浪费。
  但.自己知道的东西,似乎真的越来越多了。
  会不会有一天,自己会变得.全知全能?
  林序没敢再想下去。
  他起身想要跟王一帆告别,但这时,他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我们有没有在筹备升维计划?”
  他开口问道:
  “我们有没有尝试用某种方法把高维通道稳定下来,作为某种.升维渠道?”
  王一帆愣了一愣。
  “确实有这个方向的研究,并且已经在筹备了。”
  他略微皱眉,回答道:
  “但我们不叫升维计划啊。”
  “之前有同志提出过这个名字,但我们觉得,这个名字还是叫得太响了,太狂了。”
  “所以我们还是用了比较朴素的表述。”
  “这个计划现在.就叫管道计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