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看见未来厄运,国家追着我喂饭 > 第375章 番外4:吃飞醋
  第375章 番外4:吃飞醋
  她熟练地启动引擎,低沉的轰鸣瞬间在狭小空间内躁动起来,“教官评价我的开车风格,非常、生猛。”
  夏礼礼刻意放缓了“生猛”二字,尾音上扬,像带着小钩子。
  “黎教授,”她偏过头,眼神狡黠又明亮,“你待会儿,可要好好观察,指导我怎么改得更稳一点呐!”
  黎启寒面上依旧是从容的镇定,配合地点了点头。
  然而,在夏礼礼转回头专注前方的瞬间,一股极其清晰、且愈发强烈的不妙预感涌上心头。
  下一秒,轮胎与地面发出短暂的尖锐摩擦声,车身如离弦之箭般猛地窜出!
  强大的推背感将黎启寒死死按在座椅靠背上,窗外的景物飞速拉成模糊的色块。
  夏礼礼的驾驶风格与她人畜无害的外表形成了极致反差。
  迅猛、精准、带着一股一往无前的悍烈。
  方向盘在她手中仿佛拥有了生命,每一次转动都果断决绝,车身在桩桶间划出凌厉的弧线,轮胎嘶鸣着抗议,引擎咆哮着响应她的每一个指令。
  黎启寒修长的手指下意识地收紧,指节泛白,紧紧抓住了头顶的扶手。
  他面上依旧是那副风雨不惊的淡定模样,薄唇微抿。
  教官的评价确实很精准。
  轮胎与地面摩擦发出尖锐的嘶鸣,车身在夏礼礼精准的操控下,划出一道道凌厉的弧线。她全神贯注,眼神锐利,每一次甩尾与回正都如手术刀般干净利落,人车合一,展现出一种暴力机械美学。
  在一次尤为剧烈的紧急变线中,车身重心猛地向右一甩,随即被夏礼礼强行拉回,巨大的惯性让车身产生了短暂的横向晃动。
  “唔。”
  黎启寒原本安然放在腿上的手,在这一瞬间下意识地撑在了副驾前台面上,稳住了微微晃动的身体。
  指节因为瞬间的发力而微微凸起。
  夏礼礼精准地捕捉到了他这个细微的动作。
  她唇角立刻勾起一抹得逞般的笑意,趁着回正方向后的短暂直道,飞快地瞥了他一眼。
  夏礼礼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得意与一丝挑衅:“黎教授,这就紧张了?”
  “我只是在确认,这台车的极限。”
  黎启寒缓缓收回手,目光平静地落在她因兴奋而微红的侧脸上,镜片后的眼眸深邃难辨。
  随即,他薄唇微启,与夏礼礼扫过来的视线在空中短暂相撞,才不紧不慢地接上,
  “比起紧张,我更倾向于将这种情绪反应,归类为对你操控技巧的惊叹。”
  原本小得意的夏礼礼,猝不及防被夸,心头猛地一跳。
  “……算你厉害。”
  她抿住唇,二话不说,一脚油门果断加深,用更强的推背感作为回应,驶入下一个项目。
  训练终于结束。
  黎启寒推门下车,午后灼热的空气瞬间包裹上来。
  他下意识地抬手,用指节拭去了额角一层细密的薄汗。
  夏礼礼几乎是跳着冲到他面前的,脸上还带着方才成功完成高难度动作的兴奋红晕,那双眼睛亮得惊人。
  “黎教授!怎么样?”她仰头看他,语气雀跃,“除了你刚才指出的,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快说说!”
  黎启寒的目光在她因专注和激动而有些发干的唇瓣上短暂停留了一瞬。
  他压下心头那丝莫名的波动,维持着专业的口吻:
  “除了训练中已经反馈的,技术上没有更多需要补充的了。”
  他话音顿了顿,随即非常自然地转身,走向场边存放补给品的方向,留下一个高大的背影。
  “等着,我去给你拿瓶水。”
  黎启寒从办公室拿着水走出来时,目光便精准地锁定了场地边的夏礼礼。
  然而,他脚步微不可察地一顿。
  一个穿着作训服的年轻男警正站在夏礼礼面前。
  那男生生得一副极好的皮相,眉眼朗朗,带着几分这个年纪特有的、不加掩饰的朝气,笑起来时牙齿洁白,整个人像一棵沐浴在阳光下的挺拔白杨。
  男生正将一瓶未开封的矿泉水递向夏礼礼,语气热络:“夏前辈,训练这么累,喝口水吧。”
  夏礼礼似乎刚结束训练,气息还未完全平复,看着那瓶水,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男生已经趁势开口,眼神明亮地追问:
  “前辈,我正好有几个关于pit拦截的问题,感觉你操作得很完美,想请教你……”
  ——“可以请教我。”
  一道平静无波,却带着不容置疑分量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
  两人同时转头。
  只见黎启寒不知何时已站在那儿,手里同样拿着一瓶水,神情淡漠。
  他的目光先是落在夏礼礼脸上,随即,像是才注意到旁边还有人似的,缓缓移向那个年轻男生。
  黎启寒的眼睛微微眯了一下,眸光没什么温度,像是对焦的镜头,带着一种审视的、冷静到近乎苛刻的锐利。
  男生只觉得自己要被黎教授的眼神看穿了:“黎教授。”
  气氛瞬间有些微妙的凝滞。
  男生的笑容僵在脸上,气势无形中矮了一截,略显尴尬地收回递水的手。
  “嗯。”黎启寒用鼻音应了一声,迈步上前,极其自然地将自己手中的水塞到夏礼礼手里。
  他这才正眼看向男生,语气平淡无波:“问吧。我现在有空。”
  男生被他这反客为主的气势镇住,硬着头皮结结巴巴地重复了一遍问题。
  黎启寒听得很“耐心”,然后,开始解答。
  他的语速不疾不徐,每一个理论抛出的背后,都跟着一个看似解答,实则刁钻的反问。
  “理论上如此,但考虑到路面附着系数的动态变化,你认为在湿滑路面执行此操作的失败概率会提升多少?”
  “如果嫌疑车辆是重心更高的suv,你刚才提到的标准介入流程,哪一步需要优先修正?”
  几个问题下来,男生的额头已经渗出一层细密的冷汗,原本阳光自信的脸庞此刻只剩下学术被碾压后的无措和紧张。
  他感觉自己不是在提问请教,而是在进行一场毫无准备的论文答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