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动物神探 > 第264章 并行支线
  第264章 并行支线
  3月19号,王银山说在家。
  然后昨天夜里,他和村里几个朋友一起吃饭,就在前面城市学院那边一家老鸭汤的饭店。
  吃到了晚上十点多,然后喝多了,直接回家休息了。
  沈新又问具体和谁一起喝的。
  这都要查证确定。
  但问到这儿,沈新觉得王银山应该没有嫌疑。
  从这儿去石塘水库,打车都得一个小时。
  十点多吃完饭出来,再回村里,怎么着也得十一点了。
  这个时候再打车去石塘水库,那都十二点了。
  时间上或许还来得及,但王银山腿有残疾,行动不便。
  最重要的,他的体型,不像是监控拍到的那个戴摩托车头盔的嫌疑人。
  他更瘦一些,肩膀不宽。
  “警察同志,没事儿了吧。”王银山一脸不忿。
  沈新看了他一眼,指着摊位道:“来盒草莓。”
  王银山瞪着沈新,确认沈新是认真的之后,迅速的扯了个塑料袋装了一盒草莓递了过来。
  “送你们了。”
  “不用。”
  沈新扫码付钱,才接过,转身离开。
  核实不在场证明的情况交给习丰华他们,沈新则是先开车返回新区分局。
  具体下面再查哪一个,还得听张汉成安排。
  车上,丁雨薇问沈新怎么看王银山,边说,下意识的打开了塑料袋,准备吃草莓。
  “别吃啊。”
  沈新拦住她。
  丁雨薇一愣。
  沈新道:“你等会儿再吃,回去先给奥丁闻一闻,盒子上沾的有王银山的气息,而奥丁记得嫌疑人的气息,可以确认一下。”
  沈新也是刚想到,奥丁既然记得住凶手的气息,那之后再查这十一人,完全可以带上奥丁。
  所以才准备先回新区分局。
  丁雨薇反应过来,急忙扎紧了塑料袋。
  她沉默一下,突然道:“沈新,我感觉你进步的好快,我都有点儿跟不上你的节奏了。”
  就像刚才,沈新一看水果筐,立马猜到路口摆摊的就是王银山。
  然后还顺势要了一盒草莓,想着让奥丁闻一闻气味。
  而自己当时真以为沈新就是想买一盒草莓吃。
  这种感觉,丁雨薇是越来越强烈。
  去年夏天,俩人就凑一块儿搭档工作了。
  可这么长时间以来,沈新成长迅速,而自己,差的太远了。
  沈新连忙道:“说什么呢你,你那么聪明,都快过目不忘了,我可不如你。”
  丁雨薇咬咬牙,没有再说。
  一路加速,很快,俩人返回新区分局。
  奥丁他们都拴在门口。
  沈新立刻拿着草莓,让奥丁闻。
  当时沈新没急着接,就是想让王银山多拿一会儿,也不知道这么久回来,气味有没有散掉。
  庆幸没有。
  通过心声,沈新确认,奥丁闻到了一个人的气味。
  但并不是他之前闻到的凶手的气味。
  那从这一点就可以证明,王银山跟这事儿没关系。
  想想也正常。
  何威这边只是张汉成的姑且一试,有发现是意外之喜,没发现才是情理之中。
  王银山这些人,真就如何威所说,年纪大了,过时了。
  找到张汉成,汇报了情况,沈新还提到了用奥丁确认凶手的事情。
  “他记得住吗?”
  张汉成有些意外。
  就算能记住,难的是在遇到凶手之后,他能够主动预警,明白眼前就是要找的人。
  沈新点头,奥丁记得住,也能够理解。
  张汉成一阵诧异,道:“小沈,那要是这样的话,岂不是用警犬都能破案了。”
  发生命案,让警犬在现场寻找嫌疑人的气味。
  然后直接就可以确认谁是凶手了。
  因为一个人的气味很难改变。
  “这有点儿神了吧。”
  张汉成轻抽一口凉气,看沈新的眼神不一样了。
  反正警犬基地的那些警犬,他知道的,做不到这种程度。
  沈新感觉张汉成可能过于乐观了,连忙解释说没那么夸张。
  首先现场分辨出嫌疑人的气味,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如果现场留下嫌疑人的气味,那当场其实就可以追踪嫌疑人。
  警犬基地的警犬一样可以做到。
  唯一优势的一点,就是自己训练的警犬,会更聪明,记忆力和理解能力更强。
  或许能够记住气味,然后去辨认嫌疑人。
  但前提是,你也得找到嫌疑人啊。
  “也对。”
  张汉成点头。
  如果都锁定嫌疑人了,那其实都用不到警犬来辨认。
  说完,他还稍稍有点儿遗憾。
  要是照他想的,岂不是都可以用警犬来破案了。
  张汉成看了下时间,道:“那这样,我安排个人给你,你们就带着奥丁,尽快把名单上的人全给确认一下。”
  “这就算是个补充调查了,有什么情况和需要,随时联系我。”
  专案组的主力还是围绕许瑞林的社会关系,还有常去石塘水库的钓鱼客来进行。
  沈新这边就是并行的一条支线。
  “然后老刘那边查清楚了,我看看能不能安排一次集中指认,就让奥丁来尝试辨认,试一试。”
  听着像个野路子,但限期破案,只要有用,那就使。
  沈新点头,当下行动。
  张汉成安排的这人叫耿柯。
  挺年轻的,三十岁还不到,毕业之后直接进的刑侦支队。
  这种情况,要么是靠关系,要么就是有真本事。
  而沈新更倾向于后者。
  一见面,沈新就感觉到这家伙不好惹,那双眼睛尤为的锐利。
  个头也高,和沈新差不多,身材修长,给人一种危险的感觉。
  应该是个搏击高手。
  但人挺和善的,还主动提出开车。
  大家目的一致,所以也顾不上多客套。
  名单上下一个叫曹喜。
  就新区的。
  只不过是以前的老市区。
  现在老市区这一片都划给了新区。
  而当年何威的主要活动范围,也就是老市区。
  找到他的时候已经快下午五点了。
  他刚交班,从菜场买完菜回来。
  据何威说,此人是他当年手下的四大金刚之一。
  擅使西瓜刀,还救过何威的命,最强的战绩,一人单挑六个。
  但现在嘛,已经53岁,头发白,一路跟邻居打着招呼,拎着菜走过来。
  就是无比普通的一个普通人。
  他现在开出租车,下班之后喜欢打麻将。
  昨天晚上在小区棋牌室打麻将,一直打到凌晨快两点。
  不在场证明很充分。
  告辞之后,三人又马不停蹄,调查下一个人。
  沈新没太奢望这边有发现,注意力还是在大部队那边。
  路上通过手机,有问赵天星那边的走访情况。
  他直接秀了一把步数,诉苦说腿已经走断。
  但暂时没有发现。
  而钓鱼客这边,同样没有什么发现。
  跟黄伟立他们熟悉,并且坐在一起吃过饭的人,都已经确定,然后在查不在场证明。
  而经过他们回忆,除了他们,也没注意到最近这一个月,常来水库钓鱼的人,有什么异常的。
  随着消息的反馈,感觉钓鱼客这个方向正在慢慢堵死。
  许瑞林的社会关系也在调查。
  他经营着一家软件公司,主营业务是为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提供软件系统定制。
  注册资金五百万。
  他前妻就是股东之一。
  公司这块儿暂时没发现什么问题,他们业务做的还行,一年营收有个两千万左右。
  像市一院的问诊系统,就是他们做的。
  除此之外,他社会关系算复杂一点儿,毕竟经常跟各种单位打交道。
  现在就集中查他和黄伟立之间是否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交集。
  但一直没有发现。
  沈新这边也是一样。
  当天三人东奔西跑,一直到晚上快十一点才结束。
  十一人的名单,排除了5人。
  这些曾经的狠人,所谓的风云人物,如今就是普通人。
  而且有两个过的并不如意。
  回到分局的时候,陈超他们刚回来。
  走访了一天,尤其是围绕石塘山周围的村庄,居民区,走访并未有任何发现。
  推测凶手翻山逃离现场,那也只会选择远离居民区的地方。
  匆匆吃了饭,休息是不可能休息的。
  沈新帮忙过去看监控。
  一直看到凌晨两三点,实在扛不住才睡了一会儿。
  第二天还是早早起床,和丁雨薇耿柯一起继续昨天没有完成的任务。
  依旧没有发现。
  有一人搬到外地了。
  中午找地方吃过饭,三人又出发,前往调查名单上的第九人。
  这人叫范磊。
  最新登记的地址在红梅街道的惠安新村。
  他今年51岁。
  曾经跟着何威的一个对头混,昨天何威提起他的时候,说这人属于咬人的狗不叫那种性格。
  然后04年,几乎跟何威前后脚,因多起故意伤害案被抓了进去。
  判了12年,减刑2年,14年出来的。
  惠安新村是以前精密仪表厂的老家属院,但如今厂都没了,剩下一堆房子,因为产权不明,一直没拆上。
  7单元201。
  沈新三人敲门,倒是对面202的门开了。
  一个中年妇女探头,问找谁。
  沈新说找范磊。
  中年妇女说那找对了,但人应该出去了。
  说完,噗通一声就关上了门。
  沈新想了想,道:“这样,我问红梅派出所。”
  红梅派出所沈新熟悉的,尤其是他们的所长陈聚,绰号陈局,沈新印象很深。
  在楼下,沈新要了陈聚的电话,直接给他打了过去。
  记得陈聚在红梅派出所干了一辈子,这边情况他应该很清楚。
  果然,一提范磊的名字,陈聚还真知道。
  “老范也挺惨的,我记得当年我抓过他不少次。”
  “不过他坐了十多年牢,出来都土埋半截了,就正常生活,应该不会扯上什么事儿吧,你怎么突然问起他来了。”
  沈新肯定不能透露案子的事情,就说有些情况要找范磊核实一下。
  陈聚不多问,让沈新等一下。
  应该是喊人,问这一片的片警。
  很快,他道:“我问了,老范现在应该是在工地打工,具体哪个项目不太清楚,好像在南渚那边吧。”
  “要不我帮你找个电话号码,应该能找到的。”
  南渚?
  沈新微微一愣,这在案发现场附近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