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动物神探 > 第310章 马副蛔虫
  第310章 马副蛔虫
  考虑马场镇离县里太远,来回不太方便,李孝文索性就在马场镇派出所,借了地方,开了第一次案情分析会。
  时间是晚上七点多,副队长朱秋伟回来之后。
  他主要负责现场的走访,外围调查。
  留在刑侦大队的技术人员,直接视频连线。
  郭进推了一台带摄像头的电视机,看的很清楚。
  侯亚鑫这个公安局局长也列席了。
  毕竟死的是个村主任。
  而且他听说案子还有疑点。
  坐下之后,通过镜头,侯亚鑫看到了坐在角落里的沈新,隔著屏幕向沈新打招呼。
  “小沈,不好意思啊,我听说你今天本来要走的,这还耽搁你行程了。”
  侯亚鑫上来先道歉。
  沈新连忙说不用。
  跟孙釗沟通过了,沈新想多留两天,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侯亚鑫还说到了沈新帮忙追踪李兴平的事情,表示感谢,还托沈新好好夸一夸天魁,给奖励点儿好吃的。
  李孝文扫了一眼对面,问怎么没见罗肖龙。
  法医这块儿来了人,是罗肖龙的助手,他自己没来。
  助手急忙解释道:“尸检基本上已经结束,但有些东西罗老师还要確认一下,就让我们先来。”
  李孝文点点头,让各块儿说情况。
  沈新坐在角落里,默默打开一个本子,记录要点。
  技侦这边先发言。
  现场一共找到血跡17处,滴落型为主。
  已经检验过,全部属於死者张开勇。
  还有沈新找到的那件血衣,对袖口的血跡进行提取检验,可以確认,一样属於张开勇。
  “然后是凶器。”
  技侦的负责人推了推眼镜,在投影仪上播放照片,介绍情况。
  砖头上只发现了张开勇的血跡,还有敲击处有人体组织碎屑,检验確认就是张开勇。
  “你们看这里,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抓握痕跡。”
  他局部放大砖头照片。
  李兴平拿著砖头敲击张开勇头部,血跡喷溅在砖头上,而他手指抓握的地方,没有溅到血跡,留下了痕跡。
  他知道李孝文关心什么,继续道:“从汗液中提取dna的难度各位应该知道。”
  汗液可以提取dna。
  像李兴平这样,抓著砖头,天气又闷热,是可能在砖头上留下汗液。
  但汗液本身並不含有人体细胞,能够从汗液中检验出dna,是因为其中混入了脱落的表皮细胞。
  这个含量很少,提取的难度很高。
  “不过你们看,这本身是一块比较粗糙,使用过,外面裹著水泥的砖头,他又是抓的侧面,拿著它敲打人的时候,必须抓握的很用力。”
  “砖面上的水泥很粗糙,我们认为会摩擦掉很多手上的表皮组织,应该可以检测到dna,但这个需要时间。”
  李孝文微微点头,这些情况他都知道。
  提取dna不是往机器里一塞,立马出结果。
  得提取,得扩增,最后才能確认。
  这都需要时间。
  但如果从这上面检测到李兴平的dna,那就可以確认,他使用这块砖头,砸了张开勇。
  这就是铁证。
  技侦又介绍其他情况。
  张开勇脑袋被砸了很多下,伤口血肉模糊,无法简单从伤口的形状,推测是否有別的凶器。
  但从个別的伤口看,和条状的砖块对得上。
  然后是李兴平家里。
  从他家中的水池,水盆中,检测到了血跡,经检验,也属於张开勇。
  其次就是受害者的衣物上,发现了一些可能的痕跡和检材,都需要时间来確认。
  上午九点多,技侦才进场,到现在12个小时还不到呢。
  也就是现在技术更新,设备先进,七八个小时,就能从血液中提取到dna。
  要搁以前,哪怕是血液中提取dna,也得两三天时间。
  李孝文没有发表意见,问法医这块儿。
  尸体身上没有明显的防御伤,死因就是机械性颅脑损伤。
  像指甲缝隙这种有可能抓到嫌疑人,然后留下嫌疑人痕跡的地方,都提取了,一样需要时间来確认。
  除此之外,尸体解剖並没有太多发现。
  李孝文又望向朱秋伟。
  朱秋伟打开笔记本,介绍走访的情况。
  沈新默默听著,时间线这块儿,和自己了解的一样。
  昨天晚上张开勇在张浩民家打牌,中途李兴平来了一趟。
  打到晚上快一点,散场,张开勇一个人回家。
  他起身拉过来白板,上面画了白家哨村的简易地图。
  朱秋伟指出张浩民家,还有案发地点,画了一条路线,道:“张开勇如果要回家,这条路的確是最近。”
  “我们步行测试过了,从张浩民家出来,需要大概五分钟才能走到案发地点。”
  “他们大概在12点40分左右散的场,那么45分的时候,他可能遇到了李兴平,然后发生爭吵。”
  “另一个证人刘沙沙在一点多看见了李兴平,从案发地点上山,步行大概要二十多分钟,时间上是符合的。”
  沈新看著简易地图。
  就现在的情况听下来,李兴平的嫌疑还是最大。
  朱秋伟坐下,介绍走访的情况。
  村里才一百多號人,走访一遍不算困难。
  集中问凌晨一点前后的情况,並没有人看见李兴平。
  农村娱乐生活不够丰富,老人又居多,有早睡早起的习惯,年轻的也都有工作,要务农,凌晨一点,基本上都睡了。
  案发地点附近,有人像段东强一样听到了动静,但都没有出门查看。
  他又说到了监控。
  整个白家哨,总共就一个监控,在入村道路的分叉口,架设在路灯上,对著入村方向。
  一整夜並没有人进出。
  朱秋伟抬头看了眼屏幕那边的侯亚鑫,接著道:“关於动机这块儿,我们走访之后,发现村民对张开勇有不少抱怨。”
  “而且不光是其他姓的村民,就是姓张的,也有一些人对张开勇不满。”
  “普遍是认为他手脚不太乾净,当了十多年村主任,没少捞。当然,都是村民自己的说法,並没有人能够拿出直接的证据。”
  侯亚鑫不为所动,示意他继续说。
  他不管那些,只管破案。
  朱秋伟继续道:“从走访的结果来看,除开李兴平因为没交医保的直接矛盾,还有几点可能的动机。”
  “一是贫困户的评选,有几户没评上,对张开勇意见很大,认为张开勇有问题。”
  “还有张开勇的儿子张喜,比较混,打过村里的孩子,有过矛盾。”
  “他弟弟张开胜,是个包工头,因为拖欠工资,还有工程质量跟人发生过矛盾,张开勇帮著处理过。”
  “最后还有一点,07年,白家哨整体往山下迁的时候,因为分地,还有宅基地的问题,有不少人怨恨张开勇,认为他徇私了。”
  “这其中还涉及到搬迁补助,有人反应张开勇中饱私囊,有人去镇上举报过,镇上也来调查过,但最终不了了之。”
  “然后修路,铺设自来水管道,反正鸡毛蒜皮的事情,矛盾很多。”
  在农村,地是根本。
  谁家盖房子多占了一点儿,谁家种棵树挡著了,修路不如意,经常引发矛盾。
  而且这种矛盾记恨的还很久。
  朱秋伟道:“所以真要说有动机的话,我们初步整理出来的有26户。”
  整个白家哨才83户,26户可不是个小数字。
  侯亚鑫微微点头,道:“等於说,现场是有出现第二个凶手,趁著机会报復的可能性。”
  他又问李尧这边怎么样。
  李尧这边是李孝文负责的,等李石回到镇上,做了工作。
  对於李兴平干的事情,李石好像很牴触,不想扯上关係,才要求李尧不要乱说。
  换个角度,让他明白只有证明李兴平没杀人,才能避免高额赔偿之后,才算是说通。
  问清了一些细节。
  比如李兴平是凌晨三点多离开的。
  李尧偷偷跟著,躲在了案发地点和上山岔路的拐角。
  她看见半路李兴平捡了块砖头,然后和张开勇发生了激烈的爭吵,爭执之中,李兴平敲打了张开勇。
  她嚇得没敢看,等再看,张开勇已经倒在地上。
  李兴平把砖头一丟,仓皇逃离,又发现了她,带著一起离开。
  她回头看见了张开勇爬了起来,就这一眼,后面什么情况並没有看清楚。
  而刘沙沙之所以没有看见她,是因为她嚇坏了,先行跑回了家。
  回家之后,李兴平很慌张,一边叮嘱她不要乱说,让她去睡觉。
  结果半夜,李兴平又自己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李孝文说的这些情况,沈新下午跟著,都了解。
  这些细节,解释了一些疑问,但依旧无法证明李兴平没有打死张开勇,现场又出现了第二个凶手。
  赵河林听完,道:“那等於说,还是李兴平的嫌疑最大,孝文,你觉得那个小姑娘,有没有可能说假话?”
  或者说,就算李尧说的是实话,也无法证明现场出现第二个凶手。
  人挣扎一下,又死了呢。
  而李兴平用砖头袭击张开勇这个事实,现在看来已经足够清晰。
  李孝文摇摇头,说没法儿確定。
  旁边沈新放下笔,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隱隱的,感觉在逻辑上忽略了一点什么,可一时间想不起来。
  正绞尽脑汁想著,镜头中,罗肖龙匆匆推门而入。
  “有个情况。”
  罗肖龙神色振奋,拿著u盘,插上投影用的电脑,然后对眾人道:“我们在尸检的时候,重点对张开勇头部伤口进行了清理和提取。”
  “我们发现了水泥,泥土,还有红砖的碎屑,现场带回来的那块红砖,符合这些特徵。”
  “但是呢,我们在伤口里还发现了一些东西,我一开始没有弄明白,考虑著是青苔,或者植物的残留,路边捡的砖头,可能会有这些东西。”
  “主要就是一些植物残渣。”
  他播放一些显微镜的图片给眾人看。
  然后道:“后来我在里面发现了一个东西。”
  他又放了一张图片,是一个近圆形的东西。
  罗肖龙道:“我查了一些资料,才確认这玩意儿是什么,是马副蛔虫的虫卵,近圆形,表面凹凸不平,特徵符合的。”
  “到这儿我才知道这东西是什么,是粪便。”
  他环视眾人,道:“还是食草性动物的粪便,而且不是牛羊,是马属动物独有的。”
  这边李孝文心头一跳,脱口而出道:“驴!”
  马场镇虽然叫马场镇,但是早就没人养马了,只有养驴的。
  罗肖龙点头:“对,就是驴,我在里面提取到了dna,但还需要时间確认是不是驴的dna。”
  “然后现场带回来的那块砖头,上面並没有驴粪便,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另外有凶器,上面沾染了驴粪便,袭击了受害人。”
  他知道李孝文想要通过物证,证明李尧的话是否属实,现场是否出现了第二个凶手。
  而伤口中出现的驴粪便,就是最好的证明。
  沈新心头也猛地一跳,一个名字跳出脑海,段东强!
  他家就养驴。
  而且刚才沈新就觉得自己忽视了一个逻辑问题,现在一下子想通了。
  那就是假如现场还有第二个凶手,应该只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提前知道李兴平要动手,特意尾隨。
  第二种,是李兴平离开之后,他才出现。
  而第二种可能里,还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这人大半夜閒逛,偶然发现了还未死的张开勇,刚好又跟张开勇有矛盾,趁他病,要他命。
  另外一种,那就是在李兴平打伤张开勇的时候,这人就已经在现场了。
  而这种情况下,那这人只可能在案发现场附近,並且能听到动静。
  那选择可就少了。
  段东强刚好符合这个选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