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四合院:从交道口街道办开始! > 第47章 我是高小!高小肄业!
  “让我看看,让我看看。”刘大妈抢过报纸。
  “你认识字儿吗?你就抢?”刘大爷瞪她一眼。
  刘大妈訕訕地,小声嘀咕:“不识字的人多了,又不是只有我一个……”
  其他几个大妈,还有几个不识字的大爷,立刻点头附和。
  不就是不识字吗?不当吃,不当喝的,不丟人!!
  还有人说刘海中,不自己不还是初小吗?比我们好不了多少,还看不起我们。
  “我是高小,高小!!我四年级上了一个月的!!”刘大爷急了,忙嚷嚷著。
  高小肄业,怎么就不算高小呢?
  几人不再搭理他,让阎埠贵给大家念一下报导的具体內容。
  阎埠贵清清嗓子,一字一句地念起来。
  念完了,刘海中迫不及待地开始分析:“有了这篇报导,安子在街道办的工作应该是稳了。”
  “怎么说?”陈大爷追问。
  刘海中仰著下巴,打著官腔跟大家分析:“別看他促成那么多的再婚夫妻,好像群眾基础挺好。
  可是,上报纸,尤其是主流报纸,这才真的能入了领导的眼!”
  领导在乎的是什么?是政绩,是典型!!
  张平安上了报纸,被树成了典型,也就跟那些临时工彻底拉开了距离。
  “你们看这报纸上,只写了张平安一个人的名字。
  其他那些人都是受他指挥的,所以说,安子才是立起来的典型!
  到时候咱们街道如果因为相亲大会被区里点名表扬,领导一高兴,还不直接给他转正?”
  刘海中一通分析,易中海竖起大拇指:“论研究领导,老刘你这这个!”
  傻柱突然嘿嘿一笑道:“刘大爷,你既然这么懂这个,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弄到个一官半职噹噹?”
  傻柱此言一出,刘海中立刻涨红了一张脸,说的话开始让人听不懂了。
  什么筹谋,铺垫,什么一鸣惊人。
  眾人哈哈大笑,空气中开始流露出快活的空气。
  阎埠贵推了推眼镜,语气中带著羡慕:
  “四九城晚报在城里发行量很大,平安这下彻底出名了。
  说不定明儿你一出门,就有人跟你打招呼。”
  张平安想起回家途中的经歷,深以为然。
  “等你姐跟你姐夫回来,让他们也跟著高兴高兴。”一旁的易大妈笑眯眯地。
  “我姐和我姐夫还没有回来?”张平安看过去。
  “没有,估摸著又找了什么零工……”
  庄家孩子多,两口子压力大,有时候有什么来钱的活儿,两口子就会一起去干。这是整个四合院都知道的。
  跟前院的人们告別,
  张平安回到后院,刚准备推门,就听到屋里传来他们家老五的声音。
  “我这袄太小了,一伸手都褪到胳膊上了,眼瞅著不能穿了……”
  “那就给咱小弟穿。”是老大庄晓宜的声音。
  “那我穿什么?”庄晓武问道。
  “你四哥的给你穿。”庄晓尔接口。
  “四哥的是捡三哥的,三哥又是捡二哥的,二哥捡的是大哥的。
  那件袄都穿了四个人了,布早就糟了,也板结……”庄晓武不想再捡了。
  虽然打从出生起,他就一直在捡大哥-二哥-三哥-四哥的衣服穿。
  但这眼瞅著就过年了,他想穿件新袄。
  “你们说,我跟妈说想做新袄,她能答应吗?”庄晓武看向几个哥哥,语气中带著期盼。
  庄晓宜和庄晓尔摇头。
  庄晓山更是直接说道:“不可能,你別做梦了。咱家什么条件你又不是不知道。”
  庄晓武也觉得不太可能,可还是小声说道:“但是,舅舅现在有工作了。上次还给了妈二十块钱……”
  “妈说了,那钱是留著给舅舅娶媳妇儿的。”庄晓山反驳。
  庄晓武不吱声了,良久之后突然又憋出来一句:“可我长到五岁了,还从没有穿过新衣服呢。”
  “说的跟谁穿过似的?”庄晓山冷哼。
  庄晓宜也说:“我打小儿也是穿舅舅不要的。”
  庄晓武彻底没了卖惨的心思,熄火。
  张平安听完,在门外静静地站了一会儿,而后扭头就重新走出家门。
  他出门之后,坐上公交车直奔前门大街。
  本来是打算直接去买布的。
  但是看到一家没有进去过的私营粮店,眼神一闪,脚下就拐了弯。
  他走进了粮店,假装从隨身的解放包,实际上是从空间里取出两个口袋,开始排队。
  粮店规模很大,里面粮食种类很全。
  除了售卖常规的伏地米麵外,还有大豆、高梁、玉米,白面、小米。
  还有来自徐州黄豆,以及口外小米、绿豆等货。
  粮店很大,是由两个大开间打通的。
  墙上有红纸,左边写著货真价实,右边写著童叟无欺。
  粮店四周有售卖各种豆子,小米,大米,高粱米的小柜子。
  唯有最中间的位置並列有两个四方的大柜,上头大,下面小,一个柜子放白面,一个盛著棒子麵。
  这两样是四九城百姓当家粮。
  大柜的东西两边一头,各树著一根方形的柱子。柱子上面还有一根横樑,那是用来吊木桿秤的。
  两桿木桿秤的头豪,或者二豪就吊在那根横樑上。
  这里的秤没有鉤子,而是三根线绳拴著一个簸萁。
  买粮食时用簸萁一撮,称好后,往口袋里一倒,很方便。
  同一桿秤,如果用头豪称重,那么,秤出来的最小重量是一斤,最大重量是十斤。
  如果用二豪,那么最小就是十斤,最大则是五十斤。
  买粮的队伍虽然长,但速度还挺快,很快就轮到了张平安。
  “同志要什么粮?要多少?”伙计看著他,笑眯眯的。
  “嗐,家里人多。给来五十斤细玉米面,五十棒子麵。”张平安说著,掏出钱,並没有给票。
  很多人都知道五十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凭票供应物资,实行计划经济。
  但其实,张平安也是到了这个世界后才知道,这些物资不是同时开始凭票供应,而是分批,分產能,一步步开始定量。
  比如1953年10月16日,我国开始施行粮食统购。
  施行统一收购,统一价格销售(包括私营粮店),但此时並不限制购买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