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重生的我没有梦想 > 第193章 一拖再拖的视察,一变再变的心思
  第193章 一拖再拖的视察,一变再变的心思
  贾司长其实搞错了一件事情,张正东同志从一开始就是个权力场小白,素得不能再素,他上次能上台面,还是因为民办教育科,以及挂羊头卖狗肉的教育投资公司。
  他管人的主要经验来自于老东圩港中学,指望他能抓住工作重点,那是不切实际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张叔叔事无巨细全面追踪。
  因为他全都要。
  样样通就样样松。
  严格来说丰邑县现在的经济发展就是个超级煎饼摊子,农业县的老底,农村农业农民是张叔叔推出来的早餐车,上面摆满了铁板灶台调味品,路过的客人想吃辣就加辣;客人想要薄脆不要油条,那就薄脆;客人要双蛋一肠,那就是双蛋一肠……
  同时为了煎饼好卖,张叔叔没事干也会出去推销一下,比如说“辣白菜”,比如说“小吃萝卜”,一个卖给韩国人,一个卖给日本人。
  他对做品牌是没有特别大执念的,有这个概念,但因为不会,所以就不去费心思。
  有那闲工夫还不如雪里蕻塞瓶瓶罐罐里卖给餐饮业呢。
  所以,当贾司长看到丰邑县城北农贸批发市场的时候,他就觉得奇怪,来这里的商户和个人,居然都挺认可这里的管理。
  这里的管理办公室还要充当调解员的身份,是不是短斤缺两,有没有以次充好,不是空口来讲的,会查,而且真会追踪到源头。
  费时费力但是效果好,震慑力极强,而且摊位不是说签了合同就是商户的,有个积分制,扣完就滚。
  签合同之前都讲清楚的,成文落字都没有意见。
  这一套是从“状元街”那里照抄过来的,当然也没有完全照抄,就是让现在的“状元街管理办公室”整理了一份适合农贸批发市场的管理办法。
  之所以为什么“状元街管理办公室”愿意帮忙,那咋了?
  我张正东以前不是新东圩港中学的总校长?
  是我这个张不是张安的张了?
  到位。
  本地农民大多相信张主任“言出法随”,干掉几个有靠山的二道贩子之后,城北农贸批发市场的招牌就立住了。
  而张正东同志又干掉几个职业“碰瓷”的本地混子之后,外来商户也是有了底气,八两秤他们不搞,来讹钱的也不想要。
  各取所需。
  其中水产品尤为突出,正常来说直接拉到彭城或者济城更划算,但扣除乱七八糟的费用一算,相差不到三个点。
  对于抠利润的个体户来说,还是愿意去彭城或者济城,但是对于不想劳心劳力折腾,只想本本分分做点儿买卖的人来说,那还是在丰邑县城北农贸批发市场更加轻松省力。
  找个不折腾人的地方是很难的,而在彭城周边一圈,做生意不折腾……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现在大货车路过还要选时间挑地点呢,可不是只有“车匪路霸”,还有正规的“车匪路霸”。
  “油耗子”更别提了,大货车通常都得集中起来路边列队,排成长龙休息一晚上,有什么动静,同行们一起照应。
  所以丰邑县的城北农贸批发市场,说是一枝独秀可能有点过了,但绝对算得上少见。
  贾司长在这里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按照城北农贸批发市场的规模,进场的货车数量是不是有点儿少?
  于是他找来了市场管理办公室的人,这里其实也有两块招牌,因为城北农贸批发市场也算是丰邑县农村脱贫致富产业示范园区的注册单位。
  县里能有租金等收入,但牌子在示范园区,那就不用上税。
  以后肯定是要上税的,不过现在收不到农贸批发市场的,但能收到商户的,因为能开发票。
  当然普通老百姓来买个二百斤白菜还是萝卜,有个收据就得了,算是个凭证。
  超过一定数额,市场管理办公室的人还是会督促开发票,不强迫,听不听随你,他们不管这事儿,只是一个劲儿地扣分。
  “这里的大货车为什么这么少?都是小卡皮卡?”
  “不是装满散货的大车,只能停七十二小时,所以一般都是抓紧时间装卸,这里叉车、装载车都有。主要是大车太多容易出事,太拥挤乱七八糟的人太多了,现在一个月还能抓十几二十个扒手。还有就是容易污染地面,主任对卫生要求非常高。”
  “那空车停哪儿呢?我看路上也没有停。”
  “有停车场啊,就在公路边上。”
  “我怎么没看到?”
  “有个新建的加油站,往边上一点,在后面。那里原先是菌菇房大棚,现在改成了大通铺、招待所,二十四小时有热水,还能洗澡、洗衣服,水厂还搞了两个水塔,专门给大车补水的。”
  “就专门盖个停车场给大货车?”
  “也能收点钱,一个车位两块钱一天。”
  “两块钱?这能赚钱吗?”
  “能啊,早中晚三顿米面盖浇饭啥的,一般人哪儿敢敞开肚皮吃,车把式有钱,销还可以。就是喜欢赌喜欢嫖,主任抓了不知道多少次了,还有人开个面包车出来卖。他妈的……”
  “……”
  “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有意……”
  “没事没事……”
  贾司长连连摆手,他是没想到市场管理办公室的人还挺性情。
  只不过贾司长不知道实际情况,张叔叔原本就是不想一堆大卡车塞到农贸批发市场搞得乱糟糟,于是就把马路对面的菌菇房还有堆场临时改造成了停车场。
  最初的停车场,是大小车三轮车拖拉机都能停,结果老百姓觉得还要过马路走几十米,太累。
  于是没办法,只好在农贸批发市场外面搞了个小型机动车停车场,当然临时要在农副产品销售区外面停一下,可以免费停二十分钟。
  二十分钟一到,就得掏钱。
  自行车反而是比较简单,外面一圈都是停车位,规规矩矩,竟是更要有素质一些。
  这一番磨合之后,最终才让原先的停车场,变成了大货车的专用停车场,还搞了三个门的门房。
  没办法,有一伙“油耗子”是真够嚣张的,在四省交界处来回流窜,终于发现这个宝地,晚上直接卸了栅栏接抽油泵来偷油。
  最后在陈庄镇落网,根本逃不出去,一个电话下去,所有带限高杆的路口都有人设卡,什么石墩子那都是小菜,正经的水泥桩,坦克来了也得跪。
  然后就是地毯式搜索,动员两千四百多号人,各村干部带联防队还有青壮,将这一伙“油耗子”围了个密不透风。
  其中一个人慌不择路跳河里结果河里没水,那里当时是灌溉渠翻修工地,跳下去人当场就没了。
  也算是另类的开工祭祀,“打生桩”都没有这么离谱的。
  经此一战,那个大货车专用停车场也就名声传开。
  再一个两块钱一天委实不贵,于是原先在市里做汽修的丰邑县人,也跟之前回老家投奔张正东的厂长、车间主任一样,在“城北农贸批发市场大货车专用停车场”开办了汽修店。
  因为客源稳定又多,竞争这会儿已经相当激烈,主要是想要开店没那么容易,还要当老师、师傅,带学生、学徒做汽修。
  张叔叔又不缺修车的,但他执掌的江口省农村教育就业试点示范区,只要是跟“农村教育”有关的,他都需要。
  汽修教育也是教育。
  答应你就开,不答应就滚。
  看着那些大货车停在那里,不答应心里过得去?
  贾司长走路过去看看情况的时候,才发现十分的古怪。
  “那些板房是干什么用的?工地?”
  “工地在边上,那里就是以后要用到的正式地面建筑。现在车把式住进来没地方,所以主任就拉了一些拼装板房过来,只需要做好地基就行。这板房可不简单,那上面都还有新东圩港中学的喷漆呢,主任说了,是以前他当校长时候给学生住的。”
  “……”
  “秀才们住得,车把式还能住不得?秀才不比开大车的细皮嫩肉?再说了,便宜,一宿十块钱。”
  “十块钱?”
  “对,所以说便宜嘛。”
  “……”
  其实十块钱都说高了,这个十块钱,是包含了两块钱的停车费,本质上就是住宿费八块钱。
  饭钱比这个贵多了,一大盘辣子鸡丁就要十块钱;红烧肉盖浇饭五块钱,番茄炒蛋盖浇饭三块钱,因为番茄炒蛋算素菜……
  这价格听得贾司长彻底迷惑,他京城来的,不是很懂丰邑县的物价。
  一大盘辣子鸡丁,那是真·一大盘,说是盘儿,其实就是个锅,根本不是一个人的量。
  除了不让嫖,不让赌,唱歌也是可以的,有不算很正规的ktv,也能打游戏,自带游戏厅,但是没有老虎机。
  里里外外都透着邪门但又正规和不正规的奇葩感觉。
  贾司长寻思着自己要是年轻个十岁,高低带学生过来做个课题。
  这也太值得研究了。
  社会课题以及各种样本……
  层出不穷啊。
  本来部里的意思是做个典型,然后把经验推广到华北的个别农业县。
  项目只要有就能做,原本想的是丰邑县底子薄、起步晚,又是老牌“黄泛区”,能保住吃穿用度就行。
  万万没想到你前年还是疙瘩面、面疙瘩,今年就“鼋汁狗肉”“狗肉鼋汁”了?
  想着是不是“张知县”的侄儿投了不少钱,结果到了地头一看,不是那么回事儿。
  钱,人家确实是投了,但主要还是靠动员本地劳动力。
  而且有些产业,做起来那真是“张知县”本人带队干出来的,很多规章制度,是经历过碰撞的,而且很激烈,只不过碰撞得快狠准,于是没有转入到拖拖拉拉的阶段。
  同时本地“婆罗门”不说遭遇了大清洗,那也差不多,遇到的项目推动阻力很小。
  最重要的一点,项目成熟度极高,几乎就是“一揽子”的手法,就是整体设计上活儿糙了一些,可并不会影响结果。
  “这里是干什么?这里?”
  来了兴趣的贾司长看到一处像休息站又不像的地方,旁边就是热水房,的确是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提供热水。
  空调外机这光景呼呼作响,里面时不时传来电话铃声,然后进进出出的大车司机相当多。
  有的还是夫妻档,丈夫在问事情的时候,妻子就在旁边帮忙拎着水壶,吃饭的地方还有叫号,女人们手里拿着的小票上面,都有机打编号。
  这就很有意思了,须知道哪怕在京城,很多地方都是跑堂的吆喝,要不就是出餐口大声嚷嚷。
  还挺会提高效率。
  “接单站。”
  “接单站?啥意思?”
  “我也不是很熟……”
  农贸批发市场管理办公室的人有些为难,他们只是听说,并不是经常来这里转悠。
  好在追踪调研员的老李和小牛跟着,老李使了个眼色,牛佐一脸郁闷,上前解释道,“这边往外发货的量也不少,刚好大车数量也管够,所以有些熟悉的,就在这里留了个电话,要是想要大车发货,就打电话过来约一个。”
  “嗯,然后呢?”
  “然后这边接到电话,就把要求挂牌出来,比如说有人要发一车活羊,这围栏什么的都有要求,接不了活儿的就不接,能接的就来自己谈。一般都是顺路的车,往沪州去的,那一路上宿城、淮阴、盐渎、崇州或者祥泰,都能接一单。那北上的就不用再去详细打听。”
  “有点儿意思,跟京城和津沽那边有点像啊。”
  “所以现在周围三五百公里做批发的,也都愿意过来,听说张主任要搞个客服中心,但因为没经验,所以就先这么凑合着。不过张主任也说了,这事儿不难,他跟他文曲星侄儿商量一下就能搞定。”
  “……”
  其实怎么看丰邑县也不适合做这种生意,放在彭城市最恰当,不过想也知道相当一部分人根本信不过市里,都是跟着人走的。
  贾司长的随行人员们也是大开眼界,虽然丰邑县依然还是农业县的风貌,可是气质很独特,有一种勃勃生机的感觉,新生事物能接受且愿意接受。
  “接单站”的客服数量相当多,男女比例三比七,说方言为主,普通话很少,即便是有,那也是因为燕赵省的大车司机来打听有没有发货到京城方向的单子。
  为了快速确定单子,编号上都是以时间为数字编码,然后加上始发和终点站,最后是货物清单编码。
  这个货物清单编码,就是城北农贸批发市场的商品类目编码,两边是通用的,也都是同一个单位。
  大家都是合同工,没编制,不过对很多人来说,这就算是吃上半碗“皇粮”了,只不过饭碗不是铁做的。
  “济城!济城!济城零三幺四二八,济城零三幺四二八!”
  “有!有!”
  “填一下协议,装车之后给货主签字,自己留一份。”
  “好!好!”
  一式三份的运货协议,各种约定早就罗列得清清楚楚。
  客服也是忙得口干舌燥,时不时就换班,得亏人手充足。
  今天也是赶上了,没办法,刚巧就是鲁西南“赶大集”比较集中的几天,这时候很多货是“丰邑把式”捎带的。
  短途归短途,胜在稳当,而且往回还有货要装,也都是农副产品,像红薯、大葱之类的,这会儿就是紧俏货。
  大概是看到了贾司长一行人不一般,大家都是稍稍地安静了一下,陌生面孔这么多,熟人还都客客气气地陪着,那必须是大官啊。
  贾司长也是老脸一红,说了声抱歉,赶紧走人。
  打扰别人工作赚钱,那确实是不太好。
  到了外面,又见有个相对来说安静的隔间,这也是个板房,不过边上还带个集装箱,能看到是当仓库用的,集装箱里面带着货架,上面杂七杂八的东西一应俱全。
  主要是饮料、零食等等之类的东西,从不同房间的摆盘就能看出来端倪。
  软硬都有,软能看出来是“小状元qq”;硬可能是同一个牌子,但吃不准,不过贾司长也没有去细究,而是在隔间板房里看了看。
  “招‘丰邑把式’到惠河大集……招‘丰邑把式’到南阳镇七月大集……招‘丰邑把式’到杨屯大集……”
  整个一面墙上都是挂着白板,每块白板上面有个大字标,有的是“方与县”,有的是“沛城县”,有的是“单父县”……数量不少。
  其中写有“惠河大集”和“南阳镇七月大集”的,都在方与县下面,然后旁边有打印好的一张纸,用冰箱贴吸在板子上。
  “这个什么什么大集,是什么意思?”
  “就是乡里村里的‘赶大集’,都是比较有名也比较有年头的。有的‘赶大集’还是以前清淤开河时候搞的,比如说这个‘惠河大集’,就是以前为了排涝到微山湖弄出来的,那会儿工分能换些布匹啥的。”
  “噢~原来如此。那这个‘丰邑把式’呢?啥意思?”
  “是示范园区这边的开车师傅,有些进城不方便的老乡,会在之前打一声招呼,说要捎带个什么要用的物件,然后师傅们跟车的小会计,会写下来汇总,然后等下一次赶大集的时候带过去。因为信得过车厢上喷着‘丰邑’两个字的示范园区驾驶员,有老乡老是喊车把式车把式,结果喊出来一个‘丰邑把式’,索性就这么用了。齐鲁省、中原省、江淮省那边也都这么喊,现在都这么喊。”
  “就不怕赖账?”
  “那稍微赊欠一些的人也有,但不多,货捎过去没钱,不给就是了,直接诶拉回来重新入库。”
  “重新入库……”
  这下贾司长反应了过来,为什么这个破县城会有那么多仓库。
  尤其是之前那个什么大风酱菜厂,也是老大的一个仓库群,相当吓人。
  “你说赊欠一些的,也就是说,还让赊欠?”
  “看人嘛,特别困难的,还有老兵,赊个收音机直接划账当捐赠。张主任也是老兵,那些‘丰邑把式’也基本都是老兵。虽说都叫‘丰邑把式’,好些老家其实是鲁西南、豫东南、皖东北的。这个事情开车的师傅们还是很有积极性的,就是宣传上有点不到位,当地不怎么热心。”
  “那是没办法热心。”
  活儿你都干了,合着就我当地的是坏人呗。
  不过这也让贾司长承认,张正东这个同志,那是真没有什么杂七杂八的想法,做了就是做了,别人怎么想的怎么看的,根本不放在心上。
  你不宣传就不宣传,不掉一块肉。
  要是不知道这事儿,贾司长也能当个传闻,亲眼所见了,那就不能视而不见,必须如实记录下来,然后去部里详细提一提。
  农村工作是非常复杂而且困难的事情,有时候撬开一个难题,得找个切入点,张正东脑子不太灵光,但做事简单粗暴,又没啥有的没的想法,反倒是轻松得多。
  只是贾司长也挺好奇的:“那些老兵就认账?我是说开车的驾驶员们,除了工资之外,有没有别的额外影响?”
  “噢,年初张主任有个‘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在老兵群体里面影响挺大的,评价很高。”
  “他还是‘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啊……对。”
  小牛瞥了一眼老李,心想这事儿应该都知道啊,怎么一惊一乍的。
  “什么时候的事情?”
  “去年?听说路过一个村子,在火场救了一对老夫妻出来。”
  “就没宣传宣传?”
  “沙洲市宣传过了啊。”
  “沙洲市?”
  “那会儿张主任还在教育投资公司呢。”
  “……”
  “不过估计明年还得有。”
  “为啥?”
  “今年张主任带人去勘察大沙河引水渠的时候,跟几个工程师救了三个落水的小孩儿。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专门修整了一批灌溉渠河段出来,充当临时的户外游泳池。全县这样的地方有一百多处,村干部和联防队会游泳的充当巡逻员、救生员。我看过往年暑假记录,年年淹死小孩,今年到现在还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
  这下又明白了为什么会有一些河道全是人,岸上的大人水里的娃,这夏天是真够热闹的。
  本来贾司长一行人就调研一天,因为示范园区拖延了一天,因为大风酱菜厂及其附带物再延期了一天,接着因为“陈庄工”继续延期了一天,现在因为城北农贸批发市场再延期一天……
  好嘛,“丰邑把式”没闹明白呢,得研究研究,收集材料起码一天。
  这丰邑县搞的暑期防溺水行动,也很有借鉴价值啊,兄弟部门敢说不要这样的案例研究研究?
  之前还纳闷江宁农业大学的人在这儿流窜是干啥,现在懂了,合着是在这儿水论文刷成绩呢。
  我是江宁农大我也刷!
  贾司长倒也没有那么眼皮子浅,实际经验要转化成理论文件,终究还是需要相关学者投入进去的,差一点儿都不行。
  相辅相成的关系。
  不过想来张正东同志压根没考虑这个事情。
  远在江宁市到处瞎逛的张叔叔跟豫章省的同志聊得挺高兴,他对进步兴趣不大,但是对侄儿事业更上一层楼很感兴趣。
  最重要的是,其中一人是来自彭蠡县文宣部的。
  “老萧,我跟老刘那是老关系了。在江宁的时候,我就是他的老大哥,以前他业务上有什么不懂的不会的,那都是过来找我取经的。我拿他当亲兄弟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要是我会的,我都传授给他。”
  跟萧大海部长嗦粉的时候,张叔叔张口就来,听得萧部长一愣一愣的。
  “刘县长也确实经常提到张主任。”
  萧大海寻思着每次跟刘县长出去下乡,提到张正东那声音都仿佛是从牙缝儿里渗透出来的。
  这交情……透着一丝丝诡异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很多项目,那都能看到张正东的影子,除了“张安希望小学”的牌子带“张安”,剩下的几乎都是有“张正东”的影响力。
  包工头、大工、小工、食堂、物流、建筑材料……过来彭蠡县的江口省人,并非是操着江淮官话,而是中原官话的地方小片。
  倘若是教育产业相关的,那就是吴语区口音很重,但基本上都会提到“张正东”,跟“张安”那种遥不可及、高高在上,有着很大的区别。
  总体来说,彭蠡县这个级别,接触“张安”是很难的,没有话语权;但是接触“张正东”,那就不一样了,属于兄弟单位、同志关系,是可以互相帮助的。
  因而在外省吹捧“张正东同志”的环节时,豫章省的彭蠡县,在省内是独一份,真心在吹,不是敷衍了事。
  眼下张叔叔跟萧大海一起嗦粉聊天,也是有什么说什么。
  “对了老萧,这个胡家在赣东北影响力大吗?”
  “倒是不大,可能瓷都一些特色产业有些人,总体来说不大。他们主要是卖矿,那肯定是越穷越好,井冈山那一圈更穷一点。”
  “那就好,我还怕到时候合作了,结果给别人送温暖。我跟你讲啊老萧,我侄儿现在跟胡家闹翻了,肯定打到底。想要生意做起来,乡下的合作户,能换个公司的就换,换不了的想想办法再换。反正一句话,有胡家的公司,一粒米也别想进到江口省。”
  “上面不会管吗?”
  “都是老百姓自发的,管什么?管天管地,还能管得了群众想吃什么?”
  张叔叔提醒了一下萧大海,“你想想看啊老萧,我侄儿是文曲星,对吧?”
  “嗯,是。”
  “那他要是说豫章省的橙子吃了做题思路不清晰……”
  “……”
  积点儿德吧张主任,这么阴间的想法,你是怎么冒出来的?
  “你看,懂了吧?”
  “是、是……”
  有点吓人,让萧大海甚至觉得毛骨悚然。
  因为既然能说橙子吃了做题思路不清晰,那也能说吃了豫章的大米然后元素周期表都忘了啊。
  回头再说豫章省的水产下肚,然后“浮力定律”也不会了……
  那不炸了嘛。
  果然得罪“三连状元”的风险那不是一般的大。
  萧大海有时候也挺奇怪的,你说你都是勋贵之后了,吃相稍微好看一点儿能死?
  能死,还是被烤死的。
  要不说“考神”呢,什么都会烤。
  “都是正常手段,你说跟胡家合作的小门小户能怎么办?肯定是谁实力强跟谁啊。胡家再牛逼,还能比我们江口省牛逼?我们省里很团结的。”
  “是、是吗?”
  “包的。”
  张叔叔自信的很,现如今谁不知道他们江口省十二个地市都是同气连枝的,牢不可破的联盟,永不掉落的旗帜。
  一定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外一个胜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