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杖毙而亡:娘娘重生宠冠六宫 > 第285章 反水了
  长孙皇后身边的贴身心腹一一良辰,反水了。
  这一点连元昭帝都没想到,毕竟良辰,那可是承恩公府的家生子,爹娘老子,全家性命都掛在长孙家身上,按正常情况来说,这种人,就是把她的皮扒了,她都不应该背叛主子的。
  元昭帝:……
  只是用了皇帝的身份,稍微利诱了一下,给出了个『不追究责任,保她性命』的承诺。
  良辰都没有胡凡坚定!!
  她就想了半天,就叛变了,把长孙皇后从里到外交代了个乾乾净净。
  晋王都被『扒』光了。
  嫂子和小叔子私下確实討论过造反的事,晋王还许诺,成功后会跟长孙皇后双宿双棲,当然,他所谓的『成功』,不是自己当皇帝,而是干掉元昭帝后,扶持四皇子上位。
  那个孱弱的,瘦小的孩子当幼帝,长孙皇后晋升为母后皇太后,晋王本人自然就成了摄政王。
  他甚至还跟长孙皇后说过,到时候,皇太后下嫁摄政王,他们就是一家三口了。
  长孙皇后十分畅想。
  不过,晋王面对她时,基本都是在『画饼』,抒发情怀,畅想未来,还没在长孙皇后面前,真正提起过要如何做?
  两人大多数时间都在谈情说爱,卿卿我我。
  良辰知道的,自然也很有限。
  但是,元昭帝觉得够了。
  他基本可以確定!!
  晋王能用的手段是有限,自古造反就那么几条路。
  以武犯禁的起兵之事,晋王做不到,他手里没有兵。
  毕竟,元昭帝自己登基就不乾净,他就是挟兵权上位的,登基后,也是依靠手里的兵,才压下文臣,慢慢独霸朝堂。
  他怎么可能放兵权给別人?
  尤其是晋王,更是连府兵都没有。
  至於用文臣……
  文人造反,三年不成,文臣惑乱天下的本事是有的,可明刀明枪地干,绝无可能。
  晋王能走的,也就是后宫路线。
  大概想让他『自然暴毙』……
  勾结长孙皇后的话,那就是想给他下点药了~~
  病逝、意外、马上风、无意中毒、误食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皇帝原地暴毙,皇后自然能指挥六宫。
  哪怕皇后分量不够,还有太后。
  母亲和妻子两个身份,再加上晋王和承恩公,的確足够扶持四皇子了。
  只是这招,必须是出其不意,一击毙命,有心算无心,把元昭帝消灭在萌芽里,可如今,他已提前知晓,晋王自然胜算全无。
  不过,毒蛇趴在草窝里,就算被人看见了,终归也是处理了安全些。
  但……
  造反,元昭帝还没抓著实证,如今能置晋王於死地的,是他跟嫂子偷情,哪怕是为了除害,元昭帝也真的不想,把这顶绿帽子扣自己头上。
  要杀嫡出弟弟,就得把杀他的理由公布天下,这,怎么公布啊?
  咋好意思说出口?
  就算他不要脸了,史书上记一笔,野史在加加工,那得成什么样啊?
  元昭帝想想,半夜都做噩梦了。
  他断然拒绝『戴帽子戴到遗臭万年』的选项,而,就在他犹豫著该如何处理时,胡凡那边吐口了。
  果然,昔日白王妃和先帝的『孽』,是长孙太后『促成』的。
  “当时,娘娘想要算计的,其实不是王妃,而是寧妃娘娘……”
  寧妃,是先帝晚年非常宠爱的妃子,升位比如今的傅含瓔还快。
  人家是『特招』进宫,入宫就是一宫主位,两个月升贵嬪,半年封妃,先帝曾经被哄地向她许诺,怀孕就让她做贵妃,若是生个皇子,直接就是皇贵妃……
  有皇后的情况下,立皇贵妃,完全就是奔著后宫不寧去的,也没把皇后当人看,先帝大概率就是那么一说,哄哄小美人。
  但这事儿,被长孙太后知道了。
  而且,就那么巧,先帝的承诺刚给完,两个月后,寧妃怀孕了,五个月大的时候,御医诊脉,给出的结论,八成是个皇子。
  长孙太后就急了。
  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未雨绸繆,一贯是她的行事准则,她没等寧妃生產,母子平安之后,再去扯什么皇贵妃的事儿。
  也没打著母子双亡的主意。
  万一没成功,让人家生出来,那不就麻烦了?
  她十分乾脆,借著寧妃年纪轻,怀孕时心灵脆弱,生怕失宠的心理,收买了她的心腹,尽谗言,让寧妃献人固宠。
  她偷偷换了香料,不给先帝下药。
  本意是让先帝『无意』宠幸寧妃,把她的孩子弄掉,若是弄不掉,先帝查下去,也只会查到寧妃为谋盛宠,不顾皇嗣安危,淫荡成性……
  自然她就失宠了。
  谁知,先帝对药物不耐受,两种药相容,让他提前发作,可怜的白王妃撞了枪口,不过……
  也因为这个,先帝大怒,把『罪魁祸首』寧妃贬位,打入冷宫,寧妃日夜啼哭,受惊过度,七个月生出个死胎。
  转年自己也凋零了。
  长孙太后剷除异己,大获全胜。
  这个事儿,胡凡全程参与,她也没瞒著,原原本本告诉了元昭帝。
  至於后续,白王妃孕期受损,辗转病逝,是不是长孙太后出的手。
  胡凡就不知道了。
  “宫外的事,一直是许嬤嬤负责的,奴婢只辅佐娘娘,管理后宫。”
  她这样稟告。
  至於长孙皇后和晋王的勾当,元昭帝没问她,她也没有提起过。
  而且,元昭帝抓著的人,不止后宫,前朝那些,也陆陆续续有了结果。
  晋王和长孙皇后,应该是没把他们的事儿,告诉老母亲。
  元昭帝像直接把事情了结,思量又思量,就决定打草惊惊蛇……
  用白王妃的旧事,试探一下老太后和长孙皇后。
  晋王想让他遭受『意外』,以便顺利摄政,那太后和皇后,就是他计划中非常关键的一环,他需要这两个人,凭他的合理。
  试探得好,说不定能让他狗急跳墙。
  “需要我帮忙吗?”
  傅含瓔主动提出,“我的身份,提起这件旧事,更合適一些。”
  贵妃战皇后,理所当然。
  “不必,太危险了,朕去提,太后会想著怀柔,想尽办法安抚朕,你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