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重生学霸日常 > 第286章 薛定谔的课题组
  第286章 薛定谔的课题组
  就在许青舟和宋瑶专心搞事业的时候,物院的办公室。
  季云石笑呵呵地起身,准备给杨斌院士倒茶:“老杨,先坐先坐。”
  “你上次说的,我已经和小许说过了。”杨院士开门见山,无奈地说道:“我看小许的意思,研究生还是打算继续数学方面深造。”
  “这”
  “林院士的事情也说了?”
  “嗯,在瑞士,楚江峰见过小许,目的.估计跟我们一样。”
  “楚院士?”
  “对,小许现在很抢手。”
  杨院士轻轻笑着:“我也问过张长青,小许的确打算继续学数学。”
  季云石正在柜子里拿着茶叶,手顿了顿,退出来,拿了黑色的茶叶罐。连林院士都搬出来了,小许居然都没想法,似乎真的挖不过来了。
  杨院士笑着安慰说道:“老季,我觉得吧,让小许继续学数学也好,数学是精确工具,物理学就需要这样精确的语言和工具来描述自然现象。”
  “这点我最有体会,面对高深的计算常常有一种束手无策的无力感,虽然可以请数学家协助,可有中间环节,效率自然也会降低。”
  季云石无奈地叹了气:“但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这小子在物理上的天赋绝对是我见过的最可怕的,如果全身心投入物理里边,不出十年,咱们京大物院领军人物可就有了。”
  “放宽心,小许只说不会专注于只搞物理,我看他的样子,对物理还是有相当浓厚的兴趣的。”
  “你倒是心大。”
  季云石翻了个白眼,老杨是纯学者,不像他们,还得考虑物院的各种问题。
  虽然嘴上说着,但他们动作却不慢,已经把茶泡好。
  “喝茶吧。”
  杨院士抚了抚茶水,面色古怪,“咦,你这武夷山大红袍.味道不对啊,怎么有点像我的那个黄观音茶。”
  “不对,这就是黄观音!”
  季云石干咳一声,说道:“老杨,大红袍下次再喝,先尝尝这黄观音,嘿嘿,这批相当不错,茶汤圆润.”
  “老季,别转移话题,说好请我喝大红袍呢?”
  杨院士黑着脸。
  季云石说:“那茶我也就半罐,今天又不是什么大日子,喝了可惜,这样,下次,下次你过来我肯定请你喝!”
  人都没挖到,还想喝大红袍!
  中午1点半。
  许青舟俩人才出门,宋瑶下午有课,晚上还有法学院那边的课,比许青舟还忙。
  许青舟去找赵升文教授,算是去做售后,去瑞士之前,他虽然已经把那个模型写好,可仍然需要用最新的数据来迭代和修正。
  和宋瑶在路口分开,许青舟径直朝光电实验室过去。
  实验室中就洪雅瑜和龚云飞两个人。
  一个在dsc仪器前分析电池材料在升温过程中的热效应,另外一个在做数据筛选。
  “师弟,可以啊,出差一趟,又去干了一件大事。”龚云飞一如既往的热情。
  “就是做一下报告而已,其实也没什么。”
  许青舟谦虚地笑了笑。
  龚云飞有些佩服,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像师弟这样吊炸天。
  许青舟说正事,问:“实验还顺利吧?”
  “顺利,多亏了你的模型,在后续的实验里边,我们调整了好几个参数,通过静电自组装得到了 signss@rgo复合材料。”
  洪雅瑜一直没什么表情的脸上露出点笑意,“d20号样品,已经具有超高的倍率性能,在0.05a/g时容量为2395.8mah/g,10a/g的高电流密度时,容量还能保持在1712.3mah/g。”
  “在2a/g下经历1000次长循环,循环的容量衰减率仅有0.05%,平均库仑效率高达99.85%。”
  “成果不错啊。”
  许青舟诧异,电池效率比第一阶段提高了50%,仅仅一个月时间,居然能有这么大提升。
  洪雅瑜把硬盘递给许青舟,说:“教授带王师弟去开项目会去了,这里边是我们最新的研究成果,除了数据,还有论文资料。”
  “好,模型和分析这一块交给我。”
  许青舟笑着点头,接过硬盘。凭心说,赵教授的确不错,不藏着掖着,最新的研究成果都是直接给自己这位编外人员。
  对于锂离子电池,他的确很感兴趣。
  遗憾的是,目前根本就没时间研究这些。不过,能看点最新资料,补充一下大脑也好。
  拿到数据和资料,他和龚云飞他们告别,直接去了图书馆。
  9月26日,周五。
  “老许来了,开整开整!”
  “都到了。”
  “就等你了。”
  见许青舟进包间,徐正洋招呼服务员上菜,已经刷刷地开了四瓶酒。
  人到齐,酒上桌,氛围一下子就起来了。
  “老翟,你和张舒怡关系不错啊。”徐正洋一直比较八卦。
  翟自强露出憨厚的笑容,“还行,其实我和班上女生的关系都还行。”
  许青舟喝着酒,发现到这个时候一切都悄然发生变化,大家脸上的稚气完全消失。
  就连班级群里都不一样,去年这个时候,大家都在群里讨论全国数学竞赛的事情,现在到了大二,已经没人关注曾经的比赛。
  一部分人收起了曾经的锋芒,苟着发育,进校的时候觉得自己能日天日地,第一学期就遭受到毒打,发现自己曾经参加的那些数学竞赛就是小打小闹。
  还有一部分人则是在关注另外一个比赛——cmc,即夏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孔先波就入选了京大代表队的训练组。
  徐正洋和翟自强也各自找到了归属,一个进入了数院李全教授的课题组,另外一个和班上的同学张舒怡一起搞了一个研究项目。
  “也对,老翟不可能谈恋爱。”徐正洋点点头,目标放到了孔先波身上:“老孔,你呢,和藤小娟发展的怎么样?”
  孔先波喝了口酒,摇头说:“我和她是朋友关系。”
  “呵呵,正经朋友谁天天一起讨论数学题?”
  “你讨论数学吗?”
  “不讨论。”
  “呸~下贱。”
  “.”
  许青舟和徐正洋一唱一和,孔先波默默地喝了口酒。
  八卦完,大家又开始说项目的事。
  翟自强苦恼:“我们就申请到2万块的经费,什么都做不了。”
  “咱们数院的经费本来就紧张,能有2万已经很不错了。”
  徐正洋叹息:“我听师兄说,我们那个组,以前可是相当吃香的,就是最近两年没什么成果,就没钱了,只能搞搞理论。”
  许青舟轻轻笑着,心说太正常,这就是传说中的薛定谔的课题组,有钱的时候是实验组,没钱的时候是理论组。
  “老许,你杯子里边的酒又没了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