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 第157章 祁同伟?不,宋怀!
  第157章 祁同伟?不,宋怀!
  云幕低垂,万物敛芒。
  江昭推着自制的木质“轮椅”,祖孙二人逛了起来。
  作为淮左一带的土皇帝,江府占地相当之广,足足三十亩左右。
  推着轮椅走一走,老人的心情都好了不少。
  “公子。”
  书童禾生走近,通报道:“安抚副使宋怀求见。”
  “宋怀?”
  江昭尚未表态,祖父就插话道:“三品大员,连着探望七日。这几日,却并未登门。”
  “料来,却是知道你归乡,未免打扰侍疾,并未立刻登门。”
  “此人,也算是有分寸。”江志评价道。
  “王老太师余威不存,但班底还是有一些的。”江志缓缓道:“这些人,可就指望着归附于你呢!”
  作为祖父,宦海沉浮,他非常清楚孙儿的影响力。
  宋怀为何登门,也是人尽皆知。
  不过,这种做法并不稀奇。
  说到底,谁还没有向上攀爬的心思?
  “既如此,那就见一见吧。”
  淮南河道大清洗,淮左十步一人,无不体现了对他归乡的重视。
  这是宋怀在表态!
  本来,他就有见宋怀的意向。
  既然祖父评价还行,那就正好见一见。
  “老夫恰好回去睡一觉。”江志微闭着眼睛。
  身子骨每况日下,即便是轮椅,他也难以长坐。
  近来断了药,几乎是天天都得睡八九个时辰。
  或许某一天,睡梦中便安然离世。
  正堂。
  丈许的梨木长案,摆着一壶清茶。
  “下官宋怀,见过江公。”安抚副使宋怀一礼,姿态摆得非常低。
  作为受封的鲁国公,称呼江昭为“江公”,理论上是正常称呼。
  不过,公之一字,意味绵长。
  江昭抬了抬眉。
  这姿态,可不是一点半点的低啊!
  即便是面见阁老,估摸着也就这姿态吧?
  仅是一声称呼,他就知道了宋怀的为人。
  起码,道德水平较为灵活。
  不过,这种人也不稀奇。
  为了进步不择手段的人,宦海比比皆是。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用法,这种渴求进步的人,也并非不能用。
  “坐吧。”江昭伸了伸手,温和道。
  宋怀心头松了口气,连忙从仆从手上取过一尺许小木盒。
  一打开,药香散开,却是几株晒干的草药。
  江昭望了一眼。
  党参、白术、茯苓。
  相较于草药植株的常规大小,这几株几乎大了一倍以上,绝对是上了些年份。
  两者相对而坐,宋怀介绍道:“宋某任职淮南,天降水灾,幸而有江公恩德万方,救万民于水火。宋某亦是受了江公恩德,方才护住了乌纱帽。
  久闻老大人违和,心中甚是挂怀,此为上党特产党参、以及几株白术、茯苓,虽非奇珍,然性温宜养,滋养脾肾,望老大人食之安寝。”
  以赈灾为切入点拉近关系,颇为取巧。
  不过,对于陌生的两人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
  估摸着登门七日探望,也是差不多的理由。
  江昭端起一茶杯,添上清茶,移了过去:“有心了。”
  党参、白术、茯苓。
  贵重的不是草药的价值,而是选择草药的用心程度。
  故意选择滋养脾肾的药草,起码得了解祖父的病症所在。
  就江昭所知,宋怀可是连着七日探望。
  除了特意避开他回来的那几天,一日不辍。
  药草的价值的一回事,用心程度又是一回事。
  “如此,便谢过宋大人好意。”
  江昭并未拒绝。
  有些时候,示好并不是坏事。
  为官治政,宦海沉浮,固然是为了造福万民,可也会有些许私心,造福亲眷。
  别人的示好,就是私心的一部分。
  侍立的书童上前取过木盒。
  “公近日侍疾辛劳,若有驱策,宋某定效犬马之劳。”宋怀并未太多寒暄,直入主题。
  两人从未有过交集,唯一的关联或许就是王老太师。
  与其文绉绉的,还不如果断表态。
  “我与老太师官眷,并不和顺。”江昭缓缓道。
  “某是老太师的门生。”宋怀并未迟疑,答道:“所谓知恩图报,这些年对老太师的官眷,不乏关照。”
  宋怀并未否认对王老太师官眷的扶助。
  这种问题,要让他单独抛开老太师官眷,肯定不可能。
  谁也不希望底下人不懂得报恩。
  “江公有所不知。”宋怀诚恳解释道:“自老太师病逝以来,门生故吏时常遭受打压。某为官二十余载,几乎是靠着熬资历熬上的三品。”
  “江公与盛夫人缔结良缘不久,韩大相公便起复召回,拜礼部尚书之职。彼时,我等便有了唯江公马首是瞻的意思。”
  “不过,那时江公仅是六品,我等心中迟疑,便没有立刻归附。”
  “其后,江公入五品,外放四品,开疆拓土,神威盖世。我等心中钦佩,有意归附,偏偏老太师嫡女与江公起了冲突。”
  宋怀一叹:“康王氏入儋州,王老夫人几度托请关系,有意让我等调走康海丰,救出女儿。我等却是万不敢得罪江公,便没有作为。”
  “康王氏一事,让我等又失去了归附江公的机会。其后,江公安抚边疆,就更是难以联系。”
  “直到此次,江公归乡侍疾,宋某连忙着士卒清理淮南河道,生怕江公行程受阻。”
  “江公!”
  宋怀蓦然单膝下拜:“有道言:再造者若父母。宋某仕途尽毁,若江公肯收我,宋某定穷尽一生,回报江公!”
  “这”
  “这是何故?”
  江昭一惊,连忙扶人。
  “江公!”宋怀起身,眼眶通红。
  江昭负手,踱步走动。
  王老太师的班底,实力并不算差,起码有十位以上是五品京官。
  要是真的收服了老太师的班底,熙河入京的二三十人也有约莫十人有资格上朝,那便是二十余位五品红袍。
  朝堂上,文武百官不足四百,纯粹的文官也就两百左右。
  二十余人,已然是十分之一的文官。
  熬上几年,苏轼、章衡等一批熙河系官员入京,起码得有三四十位五品红袍。
  妥妥的阁老级别底蕴!
  熬上十年,一旦吃尽熙河开边的红利,起码得有六七十人位五品京官是熙河系的人。
  六七十人!
  即便不继承恩师韩章留下的底蕴,这些人都足以支撑他上位大相公!
  如今,一旦收服了王老太师的班底,那他便有了朝堂上十分之一的文官,已经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论起底蕴,位在尚书之上,阁老之下。
  绝大多数上位的新任阁老,主要班底都是上任阁老留下的人,以及部分自己培养的人。
  要真论起底蕴,初步上任的弱势一些的阁老,还真就未必有二十位“自己人”。
  是以,王老太师的底蕴,他肯定是比较想要。
  “男儿膝下有黄金,岂能如此轻便?”
  江昭批评了一句,缓缓道:“罢了,江某既是老太师外孙女婿,那便为老太师承担起责任。”
  门生故吏,可不好培养!
  宋怀大喜,重重一揖:
  “谢过江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