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 第66章 袁绍前据而后恭,亲引兵迎刘备
  第66章 袁绍前据而后恭,亲引兵迎刘备
  论统兵的才能,颜良在袁绍阵营其实称不上第一档。
  跟着袁绍至少十年的颜良,在沮授眼中依旧只是一夫之勇当不了独当一面的大将。
  可见一斑。
  颜良能被袁绍信任并委以重任,靠的不是才能,而是对袁绍的誓死效忠。
  河北众士中,比颜良更善统兵的人有不少,但没人比颜良更忠诚!
  譬如麴义,界桥之战八百破三万,将公孙瓒按在地上打,正常情况应该成为袁绍麾下头号大将。
  然而麴义,自恃功高,骄纵不轨,本就有背叛韩馥的前科,击败公孙瓒后又不将袁绍当回事。
  这样的下属,即便再有能力都会成为主君的眼中钉和肉中刺。
  麴义不死,袁绍就得死。
  袁绍要的不是最善统兵的大将,而是最忠诚的大将。
  以主君的角度来分析,袁绍器重和信任颜良,并无大错。
  就如曹操明知夏侯惇统兵能力不行,依旧会替夏侯惇制造各种立功的机会。
  而刘备同样如此。
  昔日张飞守徐州,内不能制衡曹豹,外不能抵挡吕布,以至于坐失徐州。
  是刘备不知道张飞当时能力不足吗?
  不,刘备知道。
  但刘备当时能信任的大将只有关羽和张飞,关羽跟着刘备出征,就只有张飞能守城。
  河北众士,内斗频繁。
  沮授又监统内外,威震三军,令袁绍颇为忌惮。
  执意让颜良在白马独当一面,袁绍是有心栽培颜良,希望颜良能在白马打个漂亮的胜仗,以堵住悠悠众口,尤其是堵住沮授的口。
  沮授说颜良性格急促狭小?
  那就用战绩来打沮授的脸!
  不曾想。
  颜良非但没能打出战绩来打沮授的脸,反而损兵折将,挫了先锋锐气!
  对袁绍而言:颜良兵败事小,胜败乃兵家常事,是英雄就重新来过。
  袁绍受不了的是,事前沮授就力劝不能用颜良,而如今颜良果然兵败,以至于袁绍颜面大失。
  曹操鄙夷袁绍外宽内忌,亦在于此。
  若曹操遇到这等事,定然第一时间将沮授请到帐中,然后向沮授致歉,再来一句“悔不听沮公之言,方有此败”。
  但要让袁绍向沮授致歉,门都没有!
  四世三公的袁氏豪雄,岂能不如一沮授乎?
  颜良以头叩地,羞愧不已。
  主受辱,臣当死。
  颜良心一横,拔出短刀就要自刎谢罪。
  “够了!”
  袁绍沉喝一声,喝止了颜良的动作。
  死若能解决问题,袁绍早让刀斧手将颜良推出去砍了。
  “自回营中,抄录兵法,十日内不得出帐。”
  袁绍给了个不痛不痒的惩罚。
  对于誓死效忠的大将,袁绍是不可能真的严惩的。
  颜良又是感动又是羞愧,泣哭而去。
  不多时。
  辛评持刘备书信入内。
  问礼后第一句话,就是对沮授的诽谤:“途径沮监军营时,沮监军因颜良兵败而大笑。”
  虽然猜到沮授会笑自己不用其良言,但真自辛评口中听到沮授因颜良兵败而大笑时,袁绍的怒火难以忍耐:“沮授安敢如此!”
  辛评又怕袁绍去找沮授当面对质,瞬间又换了副口吻:“沮监军一向自恃才智而视众士为蝼蚁,大将军不可为沮授而动怒。今有左将军书信在此。”
  巧妙的转换。
  既能诽谤沮授,又能避免袁绍找沮授当面对质。
  单论构陷同僚、排除异己,辛评犹在水准之上。
  “刘备的信?”
  扫了一眼刘备的信中内容,想到沮授曾言刘备入河北是曹操诡计,再想到沮授因颜良兵败而大笑,袁绍就气不打一处来。
  “皆因沮授无端猜忌,险令孤错失大贤。刘备参与了衣带诏讨贼,又岂会是曹操诡计?”
  “孤当亲往迎之!”
  一开始采纳沮授的劝谏而冷落刘备,袁绍是真生出了对刘备的怀疑。
  而今又要亲自迎接刘备,实则是受颜良兵败影响,袁绍羞于见沮授。
  正好可以借着迎刘备的由头,不与沮授相见;还能利用刘备来投大做文章,重振因颜良在白马兵败而丢失的士气。
  而更深层次的意图则是:袁绍想引刘备为助力,来制衡河北诸士。
  昔日谋诛宦官时,袁绍就曾用过这招: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
  结果玩砸了,没料到董卓这个变数,袁绍没想到董卓这个袁氏门生,竟有胆子反咬袁氏。
  虽然有董卓这个前车之鉴,但此一时彼一时,袁绍自恃家世名望以及对河北十年的经营,并不担心刘备能如董卓一般反咬袁氏。
  等沮授听闻袁绍亲自引兵去迎接刘备时,袁绍早已出营半日了。
  气得沮授不由跺脚:“颜良刚败,大将军不仅不反思,反而还亲自引兵去迎接刘备,何其愚也!”
  沮授对刘备一直都抱有敌意。
  尤其是得知刘备得了郑玄六千余卷藏书后,对刘备的敌意更甚了。
  有郑玄的六千余卷藏书在,假以时日,足以让刘备在河北众士中养成名望。
  既为汉室后裔又为左将军还曾为割据一方的豪杰,又岂会是久居人下之辈?
  袁绍对曹操够好吧?
  曹操走投无路的时候又给曹操兵马良将又给曹操地盘粮草,而如今曹操却跟袁绍分庭抗礼!
  在沮授眼中:似曹操、刘备这等人,都是养不熟的狼,久必为大患!
  然而沮授也很明白:袁绍连个招呼都不打,就直接引兵去迎接刘备,显然是不想受自己干涉。
  “唉——”
  沮授不由长叹。
  袁绍不能对沮授言听计从,沮授看穿了刘备的目的又能如何?
  沮授不知道的是,方才那句“何其愚也!”又被辛评的细作给听了去。
  而在另一边。
  刘备也得到了袁绍华彦的回信。
  信中称:大将军出黎阳往东二百里,欲亲迎左将军,左将军可速西行。
  “袁绍竟亲自引兵迎我?”
  一开始视而不见,现在又举兵亲迎,袁绍的举措让刘备又惊又疑。
  诸葛亮看破端倪,摇扇笑道:“以亮观之,应是袁绍进攻白马失利,士气受挫。故而亲迎左将军,以振士气。”
  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