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第一凤女 > 第909章 这就是女子的底气
  此去路途遥远,长途跋涉。铁马城风沙肆虐,哪比得上京城繁华舒適?
  乳母们自己的孩子尚且年幼,若不愿隨行,也是人之常情。
  时安夏不强求。
  可谁知,几位乳母竟都表示愿意跟隨。
  实是近一年来,她们或多或少都受过公主的恩惠。
  有人得了照拂,日子比从前好过许多;有人的孩子高热不退,险些丧命,是公主派人医治才救回一命;还有人因婆母苛待,在公主身边反倒过得舒心,生怕被遣回家去再受磋磨。
  乳母们齐齐伏地,恭敬道,“奴婢们愿隨公主前行。”
  时安夏其实也不想换人,只是担心她们与家人分离,日后心生愁绪,便肃然道,“你们可是真心?若定下后再反悔,我可不会轻饶。”
  乳母们纷纷叩首,语气坚定,“奴婢们绝不反悔!”
  时安夏这才頷首,声音温和,“既如此,便都起来吧。”
  又道,“此去铁马城虽不比京城,但也不会亏待你们。从今日起,月钱银子一律翻三倍,四季衣裳各添两套。另外,冬赐狐裘御寒,夏赐冰紈消暑。若差事办得好,年底另有赏银。”
  乳母们闻言,眼中俱是感激,齐声谢恩。
  “谢公主厚待!”
  “奴婢们定当尽心竭力,绝不负公主恩典。”
  有赏,自然会有罚。
  时安夏话锋一转,声音便严厉了些许,“若有人阳奉阴违,生出別样心思,”目光如刃般划过眾人,“那便赏得重,罚得更重。”
  乳母们全身陡然一颤。张嬤嬤手中帕子抖落在地,却不敢去捡。
  她们这才惊觉,那个產后虚弱、说话总是轻声细语的公主,此刻凤眸含威,只一眼便叫人瑟瑟发抖。『
  公主温和久了,便让人以为她当真是温和之人。
  眾人还没到铁马城,已在公主身上感受到了铁马城的风沙肆虐。
  “所以,各位还愿意隨我同行吗?”时安夏最后一次问。
  这一问如春风化雪,却让眾人心头猛地一紧,齐齐再次跪了下去,“奴婢们愿意。”
  时安夏满意,给了北茴一个眼神。
  北茴端著漆盘上前,盘中雪银锭子被暮色染透,映著晚霞闪著耀眼的光芒。
  让人看得眼热,瞧得心暖。
  嬤嬤们眯起眼,恍惚中看见自己儿女的脸庞。若拿了这银子回去,婆母该会多餵半碗肉羹罢?
  北茴將银子一一赏了下去,每人十两。南雁又上前给每人赏下了几张银票,每人各四十两。
  加起来足足五十两银子。
  遣散银少,可各家婆母的“养孙银”多。但这哪里是赏银,分明是拿捏人心的锁链。
  漆盘边沿雕著的缠枝莲纹在光影里浮动,恰似时安夏含笑的唇角。
  她太明白这些乳母的软肋:在大多婆家眼中,她们不过是会走路的奶袋子。唯有让夫家知道,这“奶袋子”繫著公主府的青云路,乳母们那些留在京城的孩儿才能得到善待。
  眾乳母心知肚明,捧著赏银心头感激。
  公主有心,连这都想到了。
  北茴捧著漆盘,那漆盘暗格中便是六位乳母的身契,“你们自行商议后,今明两日轮流回家与家人告別。我们后日便起程。”
  如此乳母们便是定下来,了却时安夏一桩心头事。
  王妈妈和曾妈妈得知各自儿媳妇要隨公主去往铁马城,不由得笑弯了眉眼。
  王妈妈道,“去去去,去了回来就成了公主的心腹。你啊,行事沉稳些,万事以小郡主为尊。再有,多付出些真心。人心都是肉长的,不必事事表现,公主那双慧眼自然看得到。”
  曾妈妈也如此说,“天爷咧,你这大造化,真是咱曾家祖坟冒烟。你愿意跟著公主去铁马城,公主便会记你这份情。你要多看多想少说话,对小郡主定要事事上心。切勿听旁人怂恿,生出些不该有的心思。”
  儿媳妇们都一一应下,恨不得把婆母的话刻在脑门上。
  两位婆母又叮嘱,“主子赏,你要存十二分的感恩之心。主子不赏,也千万莫要生出怨懟。因为人家是给了你月钱的,懂吗?”
  王妈妈和曾妈妈在公主身边待过一阵,自然知道公主赏罚风格。
  她不会如许多大户人家,想起来赏一点,心情好赏一点。她会事事记在脑子里,等到一个时机,一起丰厚赏下,让人惊喜。
  据传,公主手下那几个贴身婢女,个个在京城都存下了一个宅子。
  当真是泼天的富贵!
  “记住了,在公主跟前当差,该你的,一分不会少;不该你的,一丝也別贪。”
  两个儿媳妇点头如捣蒜,又將公主赏下的银子一分不少上交了。
  婆母们喜笑顏开。
  王妈妈从中取了十两银子塞到儿媳妇手中,“你拿去傍身应急,出门在外,也不能一点银子不带。”
  儿媳妇扭捏,“我跟著公主,用不上。”
  “拿著吧拿著吧,女子有了私房钱才有底气。你来我家时没什么嫁妆,是不是总觉得过得不踏实?你存著,存多了,你就有底气了。我儿子但凡跟你说句重话,你头一扬就出屋,甭理他!这就是女子的底气。”
  儿媳妇羞涩接过时,眉眼间漾著温柔。
  王妈妈的儿子王顺无奈笑,“娘,我才是你儿子!”
  “你是我儿子又怎的?对你媳妇不好,我一样不认你。”
  “不敢不敢!”王顺抱著自己儿子笑,点他的眉心,“你长大要孝顺你娘,要记得是她挣银子养活你。不然啊,你祖母第一个会揍你。”
  一屋子欢声笑语,冲淡了离愁別绪。
  曾妈妈也给了儿媳妇十两银子傍身,“其余的给你们存下来,等你从铁马城回来,我给添些银子,再凑凑,你们自己买个宅子单过去。”
  儿媳妇心头一喜,那我不是我家的主母了?嘻嘻,开心呀,有盼头。
  另一个乳母苏嬤嬤回家,奉了银子给婆母。
  婆母也是喜笑顏开,却不放心地问,“就这些?”
  苏嬤嬤心里一颤,手不由攥紧,“是,公主很大方了。”
  赏银共五十两,她扣下了三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