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大明不行,我行! > 第一百一十六章 財用
  探头看了眼屋內忙碌的景象,耳边传来的是噼里啪啦的拨算盘珠子的声音,徐渭忍不住转头去看陈锐。
  陈锐很难得的嘆了口气,脸上神情颇为萧瑟。
  你也感觉到了压力吧?
  徐渭这么想著,正准备说些什么,却听见陈锐用惋惜的口吻说:“都好几个月了,居然还要用算盘!”
  “教了那么长时间的算学,那些数字和符號他们不是都很熟练了吗?”
  徐渭只觉得胸口有些闷,里面算盘珠子拨得飞起,主管帐房的陈默皱起的眉头都能夹死蚊子了,你却在想这些?
  陈锐看了几眼屋內后往外走,心想这个时代的人,学习新的东西,並不算难,特別是东南沿海的人,对於新的观念有很高的接受程度。
  但做起事来,还是老一套的模式,明明用纸笔就能算得出来,忙起来还是要用算盘。
  就像已经死了的前定海卫指挥使李寿一样,赚了那么多银子,但最后还是买地置宅,甚至將银子窖藏起来,也不肯再次投入到海贸中。
  走出院子,陈锐登上小山,站在山腰处放眼望去,不远处两三百青壮正在匠人的指挥下打地基,忙的热火朝天。
  再远一些是人来人往的青壮正在运送砖石,虽然说要在这儿起砖窑,但很难供应得上,还是要从余姚、台州两地购置大量砖石。
  更远的地方,如蚂蚁一般大小的人群密密麻麻,正在挖掘河道。
  看不到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如今沈家门左右,有超过三千青壮被招募而来,一点一点的打造这个基地。
  “你就不担心吗?”
  听到徐渭的话,陈锐笑著问:“担心什么?”
  很诧异於陈锐今天情绪上的放鬆和变化,徐渭愣了愣后笑了,“平日里你总是板著脸,今天倒是有点……”
  “从京师沦陷开始,一路南逃,山东数战,从登州海路归乡,又遭李寿暗算。”陈锐轻声道:“如今一切都很顺利,並不需要再紧绷著。”
  顿了顿,陈锐继续说:“我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但我也很年轻,还有很多很多时间来达到我的目的。”
  “痛苦、仇恨,都能成为动力,但並不需要时时刻刻去回想、铭记。”
  “所以,我不需要担心什么。”
  徐渭摸了摸发痒的耳朵,没好气的说:“银钱啊,银钱啊!”
  “抄了李寿、周虎两家,的確捞了一大笔银子,但如今只有一个皂块作坊,虽然招募流民扩大作坊,但还是入不敷出!”
  “我查过帐本了,目前消耗最大的是购置粮食,护卫军上下一千四百余人,招募青壮三千余人,每个月消耗粮食一千八百石,耗银一千五百余两。”
  “加上你要求儘量囤积粮食,每个月购置粮米耗费银两超过两千两,光是租聘船只的费用就是一笔钱。”
  “还有护卫军上下,月钱近两千五百两,採购各类肉食也耗费不小。”
  “从各地聘请的工匠数百人,每个月也要支出千余两银子。”
  “砖石、条石、木材、军械都是要银子的。”
  “再加上其他的支出,一个月至少要支出七八千两银子,一旦开战,更是钱如流水。”
  徐渭越说越快,显然算了不止一两次了,数据都烂熟於心,“而且后面你还要招募流民定居舟山,宅子、口粮也是一笔……现在护卫军也就一千多人,一年下来十万两银子都不一定够,再扩军……”
  “就算有皂块作坊,你从李家、周家抄来的银子顶多能撑两年……前提是你不扩军。”
  “但你可能不扩军吗?”
  “当然不可能。”陈锐轻笑一声,“你知我有志,千余护卫军,只不过小试牛刀罢了。”
  徐渭嘴角抽搐了下,“你总不能再去抄观海卫、临山卫、寧波卫指挥使的家吧?”
  “他们几家可没有李寿那么富!”
  陈锐忍不住笑了,摇著头说:“世人皆言,徐文长其人,孤傲自赏,性情怪诞,不意也有如此担忧。”
  “护卫军不需要夸夸其谈的文人,不需要坐在中军帐指挥千军万马的文帅,要的是能真正做事的人,要的是能临阵指挥若定的將校。”
  “你很出色。”陈锐转过头盯著徐渭,“非常出色。”
  徐渭觉得浑身都有些不自在,一时间找不到话说。
  在护卫军中,徐渭是个特殊的存在,陈锐给於他不小的权柄,几乎能参与到任何事物的建策甚至决策中。
  这几个月来,陈锐也在默默的观察,这位歷史上著名的才子或许是因为有了用武之地,虽然嘴巴还是有点不把门,但展现出了很强的实务能力。
  如今整个护卫军上下的建制的还是有些混乱,陈锐准备军政分开,分设军事决策机构和政务决策机构,分选出各个管事。
  而徐渭在各类事务中设置流程,前后盘查,足以进入政务决策机构,而其在覆灭李寿一战中展现出的韜略,也足以进入军事决策机构。
  只要不出意外,陈锐觉得,徐渭將会是自己身边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陈锐不再犹豫,之前的犹豫很大程度上在於,並没有同生共死的经歷。
  陈锐是个军人,他能相信一起逃亡、一起冲阵,一起赴死的周君佑、沈束、楼楠、老哈,也能相信经歷了失去亲人的痛苦的陶大临、孙升等人。
  但对於徐渭,陈锐一直保持著些许的疏离。
  “天地生財,自有定数。”陈锐问道:“你觉得,这句话对吗?”
  这个观点自古有之,直到这个时代还很流行……所以士大夫拼命劝皇帝勿要奢靡,你多用一文,那天下就少一文。
  嗯,省下来的都是士绅集团的。
  “时移世易,如今当然不对。”徐渭不假思索的说:“一匹丝绸,售商贾六两白银,售海商番商十余两。”
  不等陈锐开口,徐渭脱口而出,“海贸?”
  陈锐摇头道:“如今汪直把控倭国,番商不敢来大明沿海,且海上尚有倭寇横行,还不是行海贸之时。”
  “那……”
  “我的意思是,节流是没有意义的,只可能是开源。”
  陈锐调头下山,“走吧,带你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