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大明不行,我行! > 第一百五十七章 萧山知县
  第161章 萧山知县
  看著一营消失在视线范围之內,陈子鑾在心里咒骂了几句,拉著老哈问:“信號发出去了?”
  “当然。”老哈点点头,衝著宗朝努努嘴,“那位还在那儿发傻呢。”
  陈子鑾无奈的走过去,拍了拍宗朝的肩膀,“我曾经听司马提过鱼台一战。”
  “甚么?”
  “大哥率两百骑卒力挽狂澜,当时二哥、周营长、楼营长、冯林、孔壮都在军中。”陈子鑾轻声道:“大哥虽勇武绝伦,但每次出兵都事先定好路线,衝锋何处,何处止步,从何处退回阵中。”
  宗朝摸了摸鼻子,“下次不会了———都是王如龙那廝激我。”
  “嗨,他也就是嘴皮子占占便宜。”陈子鑾笑著说:“都是军中兄弟,这次他救你,下次不定就是你救他了。”
  宗朝嘆了口气,“倒是不好再跟他扯了,不过说起来,王如龙倒是磊落的很。”
  “磊落?”陈子鑾嘴角抽搐了下,这个词跟王如龙那廝扯得上关係吗?
  宗朝解释道:“出兵的时候不是打过赌嘛,开战之前他说了,这一战首级按比例分。”
  陈子鑾沉默了片刻,面无表情的说:“这一战首级按比例分,但若是一营一路追杀倭寇去了西兴镇.
  宗朝呆了呆,被气得破口大骂——.王如龙你个王八蛋,这是在逗我玩呢!
  骂了片刻后,宗朝突然抽出刀回身看向码头处的海船,“肯定还有残留的,搜搜看!”
  当护卫军水师抵达码头的时候,宗朝还在带著警卫排一艘一艘船的搜呢。
  “追击还没回来?”徐渭似笑非笑,“怕是要一路追去西兴镇了吧?”
  陈子鑾乾笑了几声,“此战以一营为主力,周营长率部追击,命三营留守码头。”
  周君佑小声骂了句,“这是不尊军令!”
  “过了过了。”徐渭看了眼陈锐,“护卫军是否出兵,需兵符,但出兵之后,周君仁既独当一面,自有决断之权。”
  “嗯。”陈锐点点头,“几个月前我就说过了,主將有临阵决断之权,但若是战败,自有责罚陈子鑾心想老哈已经查探过了,西兴镇那边没多少倭寇,就算出什么意外,一营也足够应付了陈锐也没问战况,站在码头处环顾四周,西侧有几十个被捆住的倭寇俘虏,东侧百余青壮蹲在地上。
  陈子鑾解释了几句,“稍后甄別之后,就放他们归家,只是那些女子————-要不送回舟山?“
  “先问问她们自己吧。”陈锐嘆息一声。
  “大哥,萧山知县过来了。”老哈小跑著过来。
  陈锐犹豫了下,徐渭笑著说:“我与孤山公应付就是。”
  另一侧,万表正扯著陈子鑾在仔细询问这一战的详情,虞守愚与定海卫的那位青年百户在边上听著。
  渐渐的,万表的脸色有些异样,那位青年百户忍不住开口说:“也就是说,从头到尾也没超过一香?”
  “而且,一个阵亡的都没有?”
  陈子鑾点点头,“从镇口奔袭开始,没超过一灶香,斩首七十六,俘虏十八,护卫军无阵亡者,轻伤者三人。”
  “真乃强军。”虞守愚也有些震动,他曾经以左金都御史巡视南赣,遣军剿灭流寇盗贼,对兵事不算陌生。
  虽然护卫军出兵五百,而倭寇只有两百,兵力上有优势,但如此迅捷的取得完胜,实在是令人难以想像。
  “军械以优,训练以严,衣物足以保暖,饮食足以果腹。”万表颓然道:“又有如陈锐、周君佑、周君仁等军中宿將,如何能不为强军。“
  虞守愚嘴唇微启,但没有开口,他理解万表的心情,但也很清楚护卫军的练兵之法是明军没办法学的。
  青年百户有些不太相信,但最终也没开口。
  看著这三十多艘海船,陈锐虽然有些满意,但也有些失望。
  “聊胜於无吧。”邓宝也有些失望,
  只有不到十艘的海沧船、苍山船,其中海沧船只有四艘,这是沿海不管是水师还是海商倭寇的主力船只。
  剩下的二十多艘都是沙船,虽然载重量不轻,但只能在近海航行,而且最重要的是不能打海战。
  “也派的上用场。”陈锐笑了笑,“去江北购煤,去广东、福建购铁料,都用得上。”
  “这倒也是,我这边还在继续招募水手。”邓宝看看左右没人,小声说:“卢鏜那廝起復了,
  据说召了些福清兵来浙。“
  “嗯?”
  “大哥,海门卫那边还有好些海船呢。”邓宝嘿嘿笑著说:“都是当年双屿岛一战后留在海门卫的。“
  顿了顿,邓宝衝著远处努努嘴,“那位不是海道副使嘛,这事儿就归他管。”
  陈锐眼神闪烁,这事儿他也曾经想过,这一战正是契机——只不过他不愿意在出兵之前提这些。
  “大哥,他们过来了。”
  听到邓宝的提醒,陈锐转头看去,徐渭、丁湛与一位三十多岁年纪的中年官员走来。
  “代萧山百姓谢过陈千户恩德。”中年官员作揖行礼。
  徐渭挽起官员,笑著介绍道:“这位即萧山知县施尧臣,字庆甫。”
  “倭寇来袭,官军束手,民眾遭屠戮,惨不忍睹。”施尧臣眼中有泪光闪现,“幸有陈千户援手,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陈锐有些意外,这位是在作偽呢,还是在真情流露?
  徐渭倒是懂陈锐心思,轻声道:“月余前,户部令各地催缴歷年拖欠税款,庆甫以县库存贮银代纳,下文民眾豁免半数,另半数待得丰年再行缴纳。”
  陈锐眉头一挑,居然反过来让民眾打白条--又想到施尧臣去岁募银修建城墙,使得这次倭寇难以侵入县城。
  这位萧山知县倒是不凡。
  可能是因为去年才登科,刚刚步入仕途,赤子之心尚未泯灭,不过这也是个不会做官的。
  一旁的丁湛就嘆息道:“庆甫实有仁心,但如此一来,吏部考功难过,只怕难满三年。”
  一般来说,知县一任三年,最多也就三任。
  如今朝中財用大乏,所以才会下令催缴—-浙江、苏松是拖欠税款最严重的区域。
  施尧臣为民眾所虑,但自身肯定是过不了吏部这一关的,不仅仅在考功司那边会被记一笔,就连三年任期都未必坐得满。
  陈锐深深的看了眼施尧臣。
  一旁的徐渭目光闪烁不定-—---修城墙抵御倭寇,可见其能,为民眾而抗命户部,可见其仁心。
  这样的人物,正是舟山所需要的。
  只可惜,如今的舟山还没有资格笼络一位两榜进士。
  不过,以施尧臣的性格,將来未必没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