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战前
即使已到黄昏时分,天色还是有些热毕竟是六月初了,换算下应该是后世的七月份,正是东南最热的时候。
陈锐看了眼依旧紧闭城门的钱塘县城,稍有些无奈,此次出兵太快,很多东西都没有准备妥当。
因为是三伏天,所以出兵不需要太过考虑扎营,露宿—有时候还觉得热呢。
所以,对於钱塘县拒绝护卫军入城,陈锐也无所谓-—--但连饮食都不肯提供,这个就有点过分了吧?
正因为是三伏天,所以饭菜很容易坏,护卫军出兵的时候每个人携带十个饃饃,这都两天了,
再没饭吃··.那就操蛋了。
万表那张老脸都快没地儿搁了,杭州被倭寇肆虐,自己跑到舟山去请援军-—-援军到了,钱塘县却连一粒米都不肯出。
“蔡道卿是怕护卫军在城內抢一把呢。”用绳子攀爬下来的吴懋宣骂道:“杭州前卫的卫所兵这两日在城內就闹腾的很。”
周君佑很是无语,“那怎么办?”
一旁的观海卫百户胡守仁忍不住说:“那就移驻村落吧,附近就有好几个村落。”
“最好不要。”陈锐摇摇头。
司马扯了扯胡守仁,低声说:“千把人呢,肯定要扰民的。“
“去周边镇子村子唄。”徐渭解释道:“不同於北地,韃靶侵袭是为了劫掠牲畜、人口,口粮也是重中之重,而倭寇的目標主要是货物、钱財,並不看重粮米。”
“嗯。”陈锐点头赞同,招手叫来司马,“你带著警卫连去买粮。”
万表看见司马回头招呼了声,几个警卫连的士卒从船上搬下了重重的包裹,其中一个包裹散开,一串铜钱掉在地上。
周君仁喊了声,让司马再买些铁锅,最好买些被褥-—-夜间直接睡在土壤上,还是稍微有些凉的。
陈锐与周君佑布置营防,万表与吴懋宣在角落处坐下。
一路奔波,直到今日目睹钱塘县城未被攻破,万表这才稍微鬆了口气,精神登时有些萎靡。
“岳父,要不先进城歇息?”
万表摇摇头,强打精神低声问道:“適才你看到了?”
“嗯,他们是去买粮。”吴懋宣闷闷的应了声,“岳父没看错人。”
沉默了会儿,吴懋宣噗笑出声来,“畏敌如虎,却將民眾视为羔羊——-也难怪陈千户看不起卫所。”
“数月前,他亲口所言,护卫军职在守土安民,不扰民,不害民—————”万表长嘆一声,缓缓的將这几日的经歷一一道来。
吴懋宣刚开始还有兴趣问上几句,但后面话越来越少,直到沉默。
“东南卫所,东南卫所——.”万表喃喃念叨了几句,“更何况还有徐唯学在苏松一带———
“如今朝中是顾不上浙江的。”吴懋宣无奈的嘆了口气,“河南、湖广、山西、陕西————“
顿了顿,吴懋宣补充道:“上个月听闻,贵州总兵石邦宪兵败,思州再度沦陷。“
“去岁土知府那鉴叛乱,云南左布政使徐樾阵亡,今年云南巡抚鲍象贤也兵败。“
“所以倭寇侵袭浙江沿海,唯有护卫军能御之。”万表的神情变得坚定起来,“此战之后,我会定居舟山。”
吴懋宣没有劝什么,他也知道,这是没办法的办法,浙江只有这么一支强军,难道指望连续兵败的卢鏜、汤克宽,或者是谁都不知道会不会叛乱的徐唯学?
一个多时辰后,用过饭的士卒就在码头附近歇息,而陈锐眾人在船舱坐定。
这也是没办法的,这三伏天难道点火堆来照明吗?
烛火、油灯在外面又容易熄灭,所以只能在船舱內。
“老哈?”陈锐直接询问斥候方面的情报,吴懋宣一直龟缩在县城內,基本上是一问三不知。
哈士奇往前挤了挤,手指落在地图上,“周边二十里之內,有三股倭寇正在劫掠地方,其中最大的一股在青吉村,位於钱塘县城西侧十余里处,不过倭寇尚未攻下。”
“老楼特地放掉的那几个倭寇,就是去了青吉村。”
楼楠嘿嘿笑了笑,这一战目前最大的难处是不能確定倭寇的动向和行踪,所以他特地没有杀乾净,留了三个让老哈在后面跟著。
老哈继续说:“三股倭寇加起来,约莫六七百人,均持械,未见披甲,也有可能是首领藏在其中,斥候难以详查。“
吴懋宣开口道:“当日钱塘县城闭门不战,倭寇在外,我细细看过,约莫七八百人。”
“差不多。”王如龙点头道:“之前在西兴镇我也审过俘虏,从萧山登陆的倭寇约莫千数。”
“但另一股倭寇在昨日已然南下。”吴懋宣心里还是有点不太看好,“约莫数百兵力,浙西参將卢鏜在后追击,具体到了何处,尚不得知。”
眾人都看向了陈锐,此次护卫军出兵约莫一千,如果让两股倭寇匯合,那这战就不太好打了。
吴懋宣是觉得此战有些危险,而周君佑、周君仁、楼楠等人是觉得,这么一来,虽然胜是毫无疑问的,但伤亡会有点大。
徐渭试探道:“分而击之?”
“有些弄险了。”周君佑皱眉说:“若是交战之际,被南下的倭寇偷袭———“
“此为江南,不同於北地。”楼楠不太赞同,“只要把斥候放的远些———““-倭寇又没战马,速度不可能太快,而且后方还有卢鏜呢。“
周君佑笑了声,“难道寄希望卢鏜吗?”
周君佑对卢鏜没什么了解,他只是从心底就不相信明军的將领。
“不能將希望放在別人身上。”陈锐的视线一直落在地图上,“老哈,钱塘县城至青吉村,何处可为战场?”
老哈回想了下,“距离钱塘县城五六里处,地势平坦,左有深河,右有山丘。“
陈锐心里下了决定,抬头朗声道:“倭寇与韃靶、叛军皆有不同之处。”
“倭寇求財,一旦击溃当地驻军,就会化整为零,大掠地方。“
“但当知晓有援军赶到,倭寇首领必会聚拢兵力,不然很容易就会被各个击破。”
“楼楠放回了三个倭寇,他们自然是知晓有援军来了。”
“全军在此地布防,必然溃敌。”
陈锐看向老哈,“斥候向北,放出二十里,一旦倭寇南下,必要回报。”
“是。”
“陈子鑾,你明日率部先行出击,將倭寇引来。“
“是。”
吴懋宣忍不住问道:“若是倭寇不肯来攻呢?”
“护卫军自然出击。”徐渭解释道:“必要將这股倭寇击溃,再北上迎敌。”
吴懋宣心里还是有些忧虑,出了船舱小声说:“太过托大,若是缠斗良久,被南下的倭寇在背后捅一刀的话—.“
万表摇头道:“其一,两股倭寇之间难以通讯,不会那么巧的。“
不等女婿反驳,万表继续说:“今日午时,三百余护卫军与萧山码头处,一灶香大溃两百倭寇“一香?”
“嗯。”
吴懋宣不再声了,护卫军的战力强到这个地步了吗?
陈锐选择分而击之,就是对护卫军的战力有绝对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