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军法
数月前,陈锐以第一批新兵正式成军之时,曾立下三条军令。
临阵逃脱者斩,姦淫妇女者斩,劫掠民眾者斩。
同时还立下了缴获归公,私藏者驱逐出军的规矩。
但在此刻,还是有人动了心思。
相当一批倭寇是逃回落脚的村落,隨便拿点银钱再逃,却没想到护卫军的追击如此迅速。
幸运逃回来的陈四立即让人將大箱大箱的银钱、丝绸丟的满地都是。
隨便捡一把,都是以前几年都不完的----堵在村口的一个排登时有些心神摇晃,一个狼手与一个盾牌手丟掉了手中的军械,不顾班长的警告,趴在地上去抓银钱。
大不了被驱逐出军唄,有这么多钱,回家买十几亩地,娶个媳妇,日子美滋滋。
后果是,这个排虽然拼死堵截,但在数十个倭寇的猛攻下只能连连后退,直到柳无病带著警卫排赶来才將勉强堵住缺口,而陈四再一次幸运的逃出了生天。
而因为这两个士卒,这个排付出了三条人命,其中还有个副班长。
“缴获归公,私藏者驱逐出军。”陈锐似笑非笑,“但这是战时。”
“护卫军每个士卒都能吃得饱,穿得暖,有砖瓦房住,每个月都能拿月钱·———”
“但护卫军也军令严明,绝不容人挑畔。”
“三条人命,只驱逐出军?”
陈锐说话声音不大,但也不小,足够让周围的周君佑、万表、吴懋宣、胡守仁等人听得清清楚楚。
“战时弃械,以至战友阵亡,以临阵脱逃论罪!”
陈锐一字一句的说完,拔出了腰间的刀。
但还没等陈锐举刀,身边的周君佑突然大步上前,两脚將士卒踢翻,拔刀下劈。
刀锋闪烁,两颗六阳魁首飞起,无头的户首缓缓坠地,周围一片寂静。
胡守仁咽了口唾沫,万表眼中颇有讚赏之色,而徐渭却在打量著周君佑。
抢在陈锐前面动手,是为了维护陈锐,还是其他的原因呢?
有一点是肯定的,虽然护卫军也在其他地方招募兵源,但义乌还是最重要的兵源。
这两个士卒都是新兵,而且都是义乌人。
陈子鑾上前几步,“军中自有规矩,大哥放心,乡人以此为耻。”
陈家是义乌大族,说话是有些分量的,不说其他的,三位阵亡的士卒中有两人也是义乌人。
“收拾吧。”陈锐淡漠的说:“此二人,不以阵亡论,抚恤皆无。”
“是。”
“命二营收兵,一营继续往北追击,陈子鑾你率三营北上接应。“
“警卫连查点斩首数,清点伤员。”
把事情交代下去,陈锐坐在村口大槐树下的石凳上,久久无言。
万表劝道:“难免有心志不坚者,无需过虑。”
“人皆爱財,我能理解,只是他们为何如此蠢?”陈锐轻嘆一声,“此战大胜,护卫军必然搞赏士卒,每个月尚有月钱。”
“查过了,一人搂了二十五两银子,一人搂了三十二两银子。”徐渭笑道:“一营先有码头、西兴镇两战,今日为中军,乃斩首最多的营队,两人皆是丁茂连队,赏银应该过十两,再加上月钱,一年十二两,也差不多了。”
“何苦来哉!”
陈锐看向周君佑,“其实没有必要,你动手和我动手没有区別。”
周君佑笑了笑,却没有解释什么,他与周君仁曾经商议过。
如今护卫军中,虽然多有义乌人,但周君佑为陈锐副手,周君仁是战力最强的一营的营长,还有多位边军老卒担任排长。
周君佑觉得,自己与义乌人不能走的太近。
周尚文三子中,长子周君佐性情豪迈,幼子周君仁最为开朗,只有周君佑这个次子心思最多·这与当年被流放的经歷有关。
陈锐隱隱能猜得到周君佑在想什么,但並不以为意,军中山头永远都是存在的,相互的隔离、排斥都是正常的,只要不影响战事就好。
“我准备在护卫军中新设军法处。”
周君佑神色一变,立时道:“小弟愿领之。”
“君佑乃护卫军之副,他日当有大用。”方表拇须道:“若是陈千卢不弃老夫愿领之。”
徐渭大笑道:“万公终於死心了?”
“此番得见护卫军之敢战,得见护卫军之军法森严,得见护卫军之不扰民不害民。”万表正色道:“若得陈千户所用,实在老夫生平之幸。”
转头看了眼女婿,万表摇头道:“你还不行。”
“说的难听点,护卫军乃两浙强军,必然惹人,你留在杭州。”
吴懋宣有些丧气,嘀咕道:“岳父都去了舟山,小婿留在杭州也无用。”
“终归有用的。”万表笑著说:“此战你遣派人手往舟山,故定海中所副千户率军来援,大败倭寇,斩首数百,护佑钱塘,战后必然论功。”
徐渭嘿嘿笑了笑,“万公此言颇有玄机。”
吴懋宣眨了眨眼,半响才反应过来,按照常理来说,战功百分百是属於陈锐的,而岳父將要將功劳推到自己身上?
换句话说,万表是看出来陈锐不需要,或者不想要这份战功。
的確,陈锐就没想过这份战功,朝中会赏什么?
可能会褒奖几句,可能会赐下游击、参將的头衔-—----这些对於陈锐来说,连鸡肋都算不上。
而最重要的是,陈锐不想与明廷有这种瓜葛,他一直在试图与明廷做切割。
徐渭不太確定万表想到了何处,转头看了眼陈锐。
“万公当知。”陈锐缓缓的一字一句说道:“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条贼船。”
万表定定的看著陈锐的双眼,突然惨然一笑,“难道那些畏敌如虎,待百姓如猪羊的士卒不应该才是贼吗?”
“舟山百里来援,护佑民眾,对民间秋毫无犯,怎能以贼相较?!”
万表突然起身,咬著牙说:“若是陈千卢不改初心,若是护卫军不改初衷,
就算反了,又能如何?”
吴懋宣证证的看著面前的岳父,难以想像这样的话是从岳父嘴里说出。
当日在小山上目睹新兵在风雨中屹立如山的眾人中,同样被震撼心神,沈炼选择了朝廷,而在经歷了痛苦之后的万表,选择了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