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大明不行,我行! > 第二百一十四章 吴泽
  第218章 吴泽
  “其他的不好说,八月上旬就能放闸。”
  吴泽滔滔不绝的说了好久,最后得出了这个结论,还补充道:“放心,
  我已经仔细算了又算,还从淮安、杭州、南京请了老河工过来,就算天降暴雨数日,湖堤被冲毁,也不会影响到西边。”
  对於水利,陈锐和徐渭那是一窍不通的,对视了眼后前者忍不住问道:“真的不会?”
  “当然不会!”吴泽鄙夷的了眼,“一方面远著呢,另一方面通往村落、营地的河流都设了闸。
  最重要的是匯水成湖—相对於西边来说,湖面比较低,湖水是走南边再转至西边。”
  “一旦湖水上涨,只会往东面泄洪,所以不会影响到西边、南边。”
  “算了,你们又不懂,任你们去请人来查验,要是挑的出毛病——-那五千两银子,我只收一半!”
  “挑的出毛病,你还有脸收两千五百两?”徐渭笑道:“真是死要钱啊!
  “我忙了小半年,还不值两千五百两?!”吴泽骂道:一“现在回乡,估摸著父亲、兄长都认不出来了!”
  嗯,吴泽是三月中旬受唐顺之所邀来舟山的,如今也四个多月过去了,
  白皙的肤色转黑,面庞消瘦,除了双自炯炯之外,压根就是变了个人。
  “其他方面呢?”陈锐转而问道。
  “村落基本上完工了,营地、各式仓库那是最早完工的,水寨还要一段时日。”吴泽伸了个懒腰,“总算是快结束了。”
  四个月的时间,统领数千青壮,烧制砖石、挖掘河道、搭屋成村、修建营地水寨,这样的行动力、统率力,实在是舟山缺少的人才。
  徐渭警了眼陈锐,“结束之后呢?”
  吴泽嘿嘿笑道:“就算要问,也不应该你问—都说你徐文长乃是舟山谋主,但——”“
  “好了,让他问,让他问!”徐渭有些气急败坏。
  陈锐轻笑了声,“文长兄助我良多。』
  “別別,你还是叫我徐渭或者徐文长的好,听到你称文长兄,我就心里哆嗦!”
  陈锐略有些尷尬,乾笑几声后才说:“结束远没有结束,还请吴兄襄助。”
  “襄助?”吴泽眯著眼打量著陈锐,“不是入舟山?”
  “扫榻以待。”
  “哈哈。”吴泽笑了笑,隨口问道:“如今护卫军有近一卫之兵,却又大肆募兵,近万强军,有割据之像否?”
  陈锐平静的说:“吴兄当知我志向。”
  “但朝中只怕难容吧?”吴泽嘿了声,“本朝东南,从未有如此强军。
  舟山虽孤悬海外,但近台州、寧波、绍兴,南抵闽地,北达苏松,扼守杭州、嘉六网府海道。
  如今舟山拥海船数十艘,奔袭淮东亦寻常·
  『若无海船,如何援山东?”徐渭插嘴道:“既知舟山志向,还问这些作甚?!”
  吴泽虽然住了嘴,但没有理睬徐渭,而是盯著陈锐,“若是朝中討伐,
  陈千户会如何?”
  “不知道。”陈锐快速而直接的回答,隨后说:“早在年初,尚在南京,我就告知老师、徐文长,大明不做,我做。”
  “我不是孟珙,更不是岳飞。”
  “但也不是陈霸先,更不是曹孟德。”
  徐渭虽然点头赞同,但心里却在吐槽,不管是孙环还是萧堪,都是定了亲的,应可是死了,但吕兑死没死还不好说呢。
  吴泽沉默了会儿,岳飞被金牌追回最后冤死,孟珙因收纳降臣最终抱憾而亡。
  陈霸先有扶社稷之功最终篡国,曹孟德曾有將军之志却挟天子以令诸侯“你不想上这条贼船就明说唄。”徐渭冷笑道:“明摆著告诉你,明年护卫军还会扩军,除了沈家门、普陀山、大榭岛、马峙岛之外,还会在原昌国卫、金塘岛各地驻兵,而且也不仅仅是舟山!”
  相对於徐渭,陈锐平静的很,“合则来,不合则去。”
  “舟山能给予的並不多,聚集於此的,或是志同道合者,或是建功立业者。”
  徐渭拍著桌子,骂道:“四个月捞了五千两银子,给他的还不多吗?”
  吴泽没好气的瞪了眼徐渭,才开口道:“这段时间我与家中来信频繁,
  父亲已然许我入舟山。”
  “那你还问甚么?”徐渭气道。
  “杭州一战,护卫军確如陈千户所言,不扰民,不害民,秋毫无犯,如今又即將出征山东—”吴泽轻声道:“父亲信中言,若是陈千户初心不改,即使他日有变,武进吴家亦门不坠。”
  徐渭偏开头,视线游走不定,杭州一战结束快两个月了,如今有了源源不断的收穫—·.-成功的募兵是一个,吴泽决心留在舟山也是一个。
  徐渭在心里猜测,陈锐从一开始就將军纪约束的那么严格--到底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虽然浙江官场都在排厅舟山,但浙江全省都隱有拥戴之像。
  陈锐与吴泽双手互握,前者点头道:“请令翁安心,也请令翁、吴兄亲眼所见,看看陈锐可会改初心。”
  吴泽轻笑道:”“但有所命,儘管道来。”
  重新落座后,陈锐径直道:“吴兄有才,不仅在水利、营造,更有施政之能,但短时间內还是在营造上。”
  徐渭接口道:“目前只是舟山各处岛屿,但接下来就是定海卫,后面可能还会有其他区域。”
  吴泽皱眉问道:“可是流民?”
  “不好说。”徐渭解释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此次护卫军出征山东,兵锋不至北直隶。”
  “如今山东局势混乱,王民应无能,朝中又不援山东,以至於济南、青州、兗州、东平、莱州各地盗匪丛丛,又有乱兵肆虐,更有白莲教徒混跡其中。”
  吴泽这下子听懂了,“所以护卫军此次出征,必然携大量民眾南下?”
  “不错。”陈锐点头承认,“既能壮己,亦能弱敌。”
  徐渭铺开了地图,“自弘治年间撤水寨后,舟山几无人烟,也就沈家门、昌国有两个村落,余地颇大。”
  “北地南下的民眾准备安置在金塘岛、昌国两地,东南迁居民眾安置在定海卫。”
  “定海卫北抵定海县,西至东钱湖,南至塔山,虽然有两个千户所,但绝不敢有所妄为,所以地盘颇大。”
  “所以这三地都需要建村落,容纳大量民眾。
  吴泽盘算了下,看了眼陈锐,“人手倒是足够,只是这几地除却定海中所名下的田地之外,少有良田,难道一直让舟山供给粮食?”
  “不会,顶多一年后就能自给自足。”陈解释可能的红薯、土豆,而是说:“其实能开垦田地,只是民眾不愿为之。”
  吴泽点点头,“是啊,即使开垦田地,也落不到他们手中。”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荒地转为良田,立即就会被周围几个千户所盯上,
  上头还有个定海卫。
  但现在不同了,虽然还有定海右所、大嵩等卫所,陈锐虽然名义上不掌控定海卫,但实际上整个定海卫都在他的掌控中。
  没有役,没有过重的田税,迁居来的民眾是愿意开垦荒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