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石雷(上)
虽然前世是个军人,虽然前世玩起武器得心应手,但陈锐还真的不懂研发—虽然在他眼里,都是几个世纪之前的老式武器。
但毕竟是军人出身,有的东西陈锐还是有办法的,最典型的就是火药。
在古代,火药的製作其实是没有规范化的,受皇宫火器监管辖的作坊製作的火药,每一个作坊都不同,甚至同一个作坊,前后两日的质量都不同。
但这些在陈锐这儿是能规范化的,在经过一年多的试验之后,陈锐製作出了高质量的火药至少在这个时代,应该是高质量高水平的。
而在火药的使用上,陈锐最开始准备用在鸟上,但只试验了一次就暂时打消了这个主意,原因也很简单,成本太高,命中率太低,使得性价比极低。
而鸟要大幅度提高命中率,那就必须有膛线有了膛线,才可能陆续发展出后膛枪以及定式子弹。
陈锐倒是弄出了一支有膛线的鸟,是他自己让铁匠打制出一支稀奇古怪带看尖鉤的铁器,在鸟內部勾出了膛线,
不过这支鸟发射的命中率虽然有提升,但幅度並不大,而且用这种方式·—?成本会相当的高。
所以,最终陈锐考虑的是后世军队中除了步枪之外,最常见的隨身携带武器,手榴弹。
其实所谓的“手榴弹”在这个时代也有,被称为“石雷”,將石头挖出一个圆孔,装上火药,填上封口,留出引线,扔出去既能砸人也能爆炸,主要是起到扰乱敌军阵型或者惊骇战马的作用。
看起来与后世的手榴弹差不多,但威力要小太多了,其中的关键就在於火药。
陈锐选择手榴弹的原因有很多,不用近身,不用刻意的瞄准,甚至只需要略为训练就能形成杀伤力·-毕竟新兵在训练中就要熟练的掌握標枪投掷。
陆战中非常好用,对阵骑兵更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海战中更是好用-—-除非是火炮对轰,否则交战双方都是在甲板上,几十个手榴弹扔过去,来个空中开,效果槓槓的。
而在这个时代,海战中使用火炮很频繁,但实际效果不佳,双方对轰一整天,回去修修补补第二天继续对轰是很常见的。
所以,海战更多出现的是接弦战,手榴弹能发挥出极强的威力。
当然了,手榴弹也有劣势,其一是需要点火,不像后世拉弦那么方便,其二是携带不方便,容易破损。
这也是没办法的,其实火药早在今年六月份就试製成功了,但手榴弹一直没有產出,最关键的原因就在於用什么来装载火药。
一直到顏神镇的大量匠人迁居胶州,陈锐召集匠人商议,最终才试验製作出了一种陶器。
形状如球体,与后世大小差距不大,方便投掷,陶壁很薄-只有薄,才能使火药被点燃后,迅速衝破陶罐,造成杀伤。
之前陈锐在舟山试验过几次陶器,主要就是因为陶壁太厚,导致爆炸后,陶器虽然被炸开,但都是裂成几块,杀伤力非常有限。
所以,如今使用的陶罐效果不错,但携带就不太方便了很容易在行军过程中破损。
装在鸡公车上运载—过个坎,说不定就要裂开了。
而手榴弹之所以能造成杀伤,除了火药质量之外,最关键的是密封。
只有狭小的密封空间,火药燃烧后產生膨胀才能进发出威力,陶罐里装的可不仅仅只有火药,还有细小而锋锐的三角形或五角星的铁片只要命中,那都是血窟窿。
军械作坊位於北侧的山谷中,距离內书房不算太远,三面为山,只有一条路能出入。
石雷作坊为重中之重,被专门布置,外围有警卫守御,作坊內的作工月钱很高,但不得隨意出入,以防泄密。
同时作坊分为三处,一处是专门製作火药的作坊,一处是打制铁器的作坊,
第三处是成品、密封的作坊。
陈锐、周君佑、徐渭三人一路看过去,后两人都曾经见识过,都喷喷称奇,
而陈锐却不太满意。
“密封只能到这个地步?”
主管军械作坊的是曹振,杭州一战中负伤退伍,苦笑道:“还在试验,但目前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目前的密封,是陶罐口子先用牛皮纸覆盖,在纸上涂抹猪血,然后覆盖一层布或纸,並用绳子或者布条绑紧,上面再压上石头。
效果很一般,至少在陈锐看来很一般,关键在於是需要留出空间装引线的,
所以密封程度不高。
“试试吧。”
曹振应了声,在前面带路,不多时进了后院,空间不算小,摆放著大量的木板。
选了一片空地,在周围插上木板,曹振回头看了眼,才取出火摺子点燃引线,迅速扔到木板中间。
“砰!”
沉闷的爆炸声响起,不比过年时候的爆竹要响多少,眾人举步上前查看,周围十几块大大小小的木板上都插著三角形的铁片,虽然很小,但都很锋锐,深深的扎入了木板。
“喷。”周君佑很是兴奋,“即使是碰到韃靶重骑,扔进去也—“-坐骑也就是胸前有护申,其他地方可没有!”
“戳中就是一个血窟窿。”徐渭瞄了眼依旧平静的陈锐,“这可是重器!
“不错,不错!”周君佑转头看向曹振,“你留点神,决不允许泄露!”
“是。”曹振应了声,“直属团那边调了一个排过来,专门守著火药作坊,
里面的作工不允许出入。”
“守的严些。”徐渭提醒道:“一旦有变,立即处置,此外也要提防內外勾结—一旦石雷在战场显威,肯定有细作来探查,那边可能,但更可能是朝廷派人来。”
“明白。”曹振用力点头,“平日里我基本都在火药作坊外,即使是警卫也不允许与作工来往,每隔一旬就要换一批警卫。”
“好酒好肉供著,月钱也给的丰厚,如果还有人不满”陈锐目光冰寒。
“大哥放心。”曹振咧咧嘴说:“我如今每日十二个时辰守在这儿,片刻不离。”
曹振也是军中出身,而且还是边军出身,对石雷能在战场中起到什么样的效果非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