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大明不行,我行! > 第324章 寧海的未来
  第324章 寧海的未来
  “此人可用,可大用。”
  在石嵐出门之后,金柱第一时间展现出对其的欣赏,这个青年不过二十三四岁,举业不畅,未有功名,平日里嬉戏玩弄,也不打理家中庶务,却能审时度势,洞察人心,更能顺势而为。
  徐渭也点头赞同,纵然是他,也挑不出任何的毛病,更找不到替代方案。
  护卫军將在半个多月之后,正式开始今年的第一次招募新兵,如果能从寧海县招募来百名甚至更多的新兵的话,加上卢逊被斩,舟山將会实际意义的在寧海县扎下根虽然没有任何的执政机构。
  这种影响力是潜移默化的,是普遍出现在基层民眾心目中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旦入军,那就有了后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
  如果朝廷再委派一个县令来,能有多少权威,那真是用脚后跟都想得到的,就算一个普普通通的佃户家子弟,你都不能隨意欺辱。
  再配合上石家之类的大户,舟山虽然没有拿下寧海县,但实际上已经事实的控制了大半。
  关键是,这套模式可以套用,套用在隔壁的天台县,还有义乌县、连云等地“
  就比如,护卫军中有大量义乌人,如今主管矿山的太监已经不太敢苛待旷工了,谁知道人家在护卫军中有没有家人、兄弟呢?
  陈锐看著石嵐离去的背影,心里也有了些许迟疑,此人心思敏捷,又几乎是主动来投,或许能发挥出更多的用处。
  反正石简也不止石嵐一个几子,有些事情完全可以让石嵐的两个兄长去做。
  “你是前任寧海县令留下的?”徐渭看著刚刚进门,恭恭敬敬行礼的张师爷,“倒是个机灵的。”
  县衙中见机最快的两个人,冯捕头找到了朱珏,儿子、侄子都定下年后应募入军,而张师爷却將卢逊卖了个彻彻底底·这廝居然將卢逊搜刮的钱財私下记录,將册子递到了陈锐手上。
  翻了几页,陈锐懒得再看了,径直问道:“可有明细?”
  张师爷愣了下,“大致各镇各乡,再往下就要查探了。”
  “儘量探查清楚。”陈锐扫了眼张师爷,“催缴积欠,第一次餉银以及秋粮不计,但秋收之后的第二笔餉银,全都送归。”
  之前的是真的没办法,卢逊搜刮的那么厉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背后有人他也是要上供的。
  但最后一笔,县衙库房加上卢逊的私產,足够返还了。
  “先不要传出去,让人打探清楚。”金柱提醒道:“舟山设有內情处,若是你从中贪了银子—”
  “明白。”张师爷连连点头,“老朽知晓沈家门码头处的头颅。”
  两个多月前,骆松、廉钟砍下的头颅至今还悬掛在码头处,此事早就轰传东南了。
  “仔细些。”徐渭补充道:“此次抵寧海的两营一连,其中多有台州人。”
  寧海这边的事务大致处理的差不多,陈锐与徐渭盯著地图开始商议接下来的事情不能拿下寧海县,但必须拿下象山县。
  象山县面积不小,西北山地,东南平原,但不管是平原还是山地,开发都很有限,原因也很简单,人口少。
  象山县城才两千多户,昌国卫也不过千余户,加上常有海盗、倭寇上岸侵袭,导致人口数量很少,土地开发利用率很低。
  在古代任何一个朝代,限制田地数量的主要因素永远不是人口、土地、地形这些,而是税赋。
  “邓宝那边至今还没有消息—.”徐渭低低呢喃。
  “昌国卫无有战力,无需忧心。”陈锐说完顿了顿,才点了点地图上的一个点,继续说:“马岗镇不错。”
  “嗯,距离昌国卫所不远,距离象山县城也不远。”徐渭点头赞同,“地势平坦,內书房设在这儿最是合適。”
  不同於寧海,舟山既然要拿下象山,那就肯定要设內书房。
  陈锐手指在地图上滑动,“还是缺水师——
  “石浦二所先不管,位於象山、寧海交界处,岛屿密布,水道复杂。”徐渭解说道:“钱仓所、爵溪所、昌国卫三地扼守象山东侧沿海,三处皆修建水寨,年后先接手过来。”
  “待得温州战事平定,调丁邦彦率六团、七团驻守象山,周四率一营水师驻守,待得三个月后,新兵入军,才能调集水师。”
  想了想,徐渭补充道:“说起来寧海县靠海,青壮多通水性,招募入军,派驻象山,
  也不错。”
  陈锐轻轻頜首,“派人去查探下,邓宝到哪儿了。”
  沈明臣出去传话,金柱咳嗽两声,“其实台州知府也是景王府出身。”
  “听说过。”徐渭眨眨眼,“你的意思是?”
  金柱授须笑道:“来县城的途中,我问过石嵐,各府皆愤,若舟山於仙居、黄岩、临海各县立旗,应募者当源源不断。”
  陈锐没声,徐渭却是嘿嘿笑著说:“也就是你了,若是我开口—只怕又要被直面训斥了。”
  金柱有些尷尬,看了眼陈锐,试探道:“之前几次募兵,台州也是兵源之一,老夫倒是多话了。”
  “哈哈!”徐渭作势仰头笑了两声,“他看似直爽,实则腹中锦绣,你以为他听不出来?”
  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徐渭这话中的“腹中锦绣”实在是阴阳怪气,皮里阳秋,陈锐忍不住都要皱眉。
  陈锐当然听得懂金柱的意思,下个月的募兵,兵源来自两地,其一是山东,其二是浙江,连云暂时不考虑。
  山东无需多言,主要是从迁居胶州的数万民眾中挑选,一方面是他们都有著对韃靶抱有极深的恨意,他们都有家人、朋友死在韃人的马蹄弯刀之下,另一方面山东人中,会骑马的比例相对比较高,他们也会成为骑兵的主要组成。
  而浙江,按照惯例,义乌是首选,其次是金华府的其他县,以及台州、处州。
  不过,之前金柱就提出,应该以迁居定海卫、沈家门的民眾为第一批次,他们才是向心力最强的那批人。
  今天,金柱又提出应该將台州各县作为主要的募兵地,陈锐哪里听不出来,金柱针对的是义乌。
  护卫军中的將校如今大致分为三股势力,一股是以廉钟、邓宝、齐乡、刘西等人为首的老人,都是陈锐早年的班底。
  一股是以周君佑、周君仁兄弟为首的边军,司马、李伟、冯林、孔壮、柳无病都是边军出身。
  最后一股,也是最大的一股,就是义乌。
  如今团一级的將校中,楼楠、叶邦荣以下,还有王如龙、楼华松、朱珏、陈子良、丁茂、金福一大批,而且还有陈子鑾、丁邦彦两位可独当一面的將才。
  所以,金柱委婉的建议在台州大肆招兵,很大程度上是制衡义乌。
  护卫军中也有不少台州出身的將校,但却很难形成影响力,一方面是因为散於各地,
  不像义乌只是一县之地,容易抱团。
  另一方面,台州人在团一级上只有白瑋、屠辉两个团副,缺一个领军人物,倒是营、
  连有不少將校。
  陈锐陷入了深思,护卫军如今已经兵力过万,军中山头是不可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