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凌云翼
陈锐接过沈束递来的文书,回忆了下。
刘应节也是嘉靖二十六年进士,还是山东解元出身,马文煒是青州府安丘县生员,两人都是第一批入胶州內书房的。
不过这个王晓没什么印象,陈锐眉头皱了皱问了句。
“两年前就是淄川县学庠生,其父就是王崇义。”沈束笑著说。
“噢噢。”陈锐登时明白过来,“这事儿老师问过了?”
“当然问过了,其父无异议。”沈束点点头。
王晓的父亲王崇义,字子由,嘉靖十七年进士,如今正是寧波知府,明年上与舟山向来没有来往,不过与沈束倒是有书信往来。
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护卫军去年青州大捷结下的善果正一点点的发挥出来。
石茂华嘆道:“去岁韃靶、乱兵肆虐青州,攻破淄川县杨家庄,王崇义一妻两妾,三子二女,
只有长子王晓与幼女倖存。
迁居胶州之后,王晓不肯南下寧波,后来去了高密內书房为文员,年初他一力应募入军,还是被閔柏劝下的。”
“类似事数不胜数,朝廷弃山东一省,难道他们还会指望朝廷吗?”孙鈺冷冷的嘲讽,隨即又说:“寧波知府,或许?”
“不用。”陈锐摇摇头,“目前没有必要,舟山不与他们打交道。”
陈锐心里很清楚,现在打交道,自己很可能会是吃亏的一方,即使王崇义对舟山心怀善意,但也未必会站在舟山这边,谁知道他背后是谁?
但只要自己坚持下去,当护卫军成为唯一的希望的时候,他们才会做出选择。
类似的人很多很多,比如吴百朋,比如吴桂芳—
说的简单点,我不见山,只希望山来见我,
沈束將话题扯了回来,“那就剩最后一件事了,何人主持莒州內书房?”
按惯例,指派主持一地內书房的人,都是从舟山內书房外放的,吴泽、陶大顺都是如此。
石茂华因为是青州本地人被排除,所以只剩下两个人选,一个是应该已经赶到莒州的金柱,另一个是在连云协助陶大顺的万表。
这件事已经商议了很多次,这两个人都不太合適,金柱如今主持农事处,事务繁多,不仅仅是莒州,胶州、连云、定海、象山是要各地跑的,而且还不是一两年。
主持莒州內书房,是需要独当一面,虽然不能插手军中,但也需要一定的军事能力,万表倒是符合,不过他在內政方面並不擅长。
沈束苦笑道:“总不能让汝鸣去吧?”
“我倒是愿意去。”黄九皋笑道:“但我若去了,舟山內书房只有宗安兄一人,只怕难以支撑。”
舟山內书房,目前一共是七人,陈锐为首,沈束为辅,还有金柱、黄九皋、石茂华、裴天祐、
万表五人。
但金柱主持农事处,主持商贸处的裴天祐去了马六甲,万表还在连云,石茂华又不合適而且即將赴莒州,若是黄九皋外放,陈锐接下来要专注军中,真的只剩下沈束一人了。
沉默了一会儿后,黄九皋开口道:“莒州乃是重地,在下无此能,不过诸位可还记得钱塘陈家兄弟?”
陈锐懵懂,而沈束是最清楚的,“陈洪范、陈洪蒙兄弟?”
一旁的沈明臣对陈锐介绍道:“钱塘陈家兄弟均是嘉靖二十年进士,其中陈洪蒙曾任江西兵备道副使,剿匪有功。”
“杭州一战,陈家受创极重,多有族人死伤,其中陈洪蒙次子与幼女被倭寇掳走,还是护卫军救回来的。”黄九皋继续说道:“去年十一月,大军回师,陈家兄弟也亲至来迎。”
沈束笑吟吟道:“看来他们是想出山了?
“陈洪范臥床不起,有意使其弟陈洪蒙投舟山。”黄九皋笑道:“不仅如此,昨日还接到了山阴赵理来信。”
沈束对陈锐说:“赵理去年出迎大军回师,就有意入舟山,只是其叔父赵锦尚在朝中———“
“罢职归乡。”黄九皋嘆道:“赵公上书,劝诫陛下勿要奢靡,勿要宠信道士,勿要修道炼丹,被廷杖三十..“
孙鈺笑了声,都懒得说什么了,这件事在南京惹出了极大的风波,被砍了脑袋的都不是一两个。
“当然了,即使来投,也不合適主持莒州內书房,需歷练一二。”黄九皋笑著说:“倒是可以为宗安兄分担一二。”
“再好不过了。”沈束转头看向陈锐,“至於莒州那边—”
陈锐其实早就盘算过了,“调凌云翼赴莒州,主持大局。”
几人都大为惊讶,凌云翼甚至都不是胶州內书房一员,居然一下子提为莒州內书房的首脑,这个跨度不是一般的大。
而且凌云翼还是胶州高密县的知县,要去莒州就等於是弃官不做—虽然他现在实际上已经算是弃官了。
“他有这个能力。”陈锐很確认的说。
陈锐做出这个选择,並不是他觉得凌云翼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也不是因为凌云翼是嘉靖二十六年进士的一员,而是凌云翼在这大半年来在高密县的施政所体现出的能力。
不说至今还有些混乱的即墨了,即使是连云、定海两地,在很多方面都不如高密县基建、
组织、防御等等等等。
去年护卫军北上,凌云翼身为昌邑知县,孤身隨军渡河,可见胆气,施政高密,无论是清查田亩、组织人手、疏通河道、安抚民眾,都非常出色。
去年末,周君仁遣派一营在高密县境內剿匪,凌云翼打理后勤粮草,提前命人查探贼巢,都很有章法。
再加上凌云翼虽然在山东任职,却是南直隶太仓州人氏,正好適合莒州內书房首脑这个位置。
“下文吧。”
听到陈锐的话,沈束摊开纸,迅速写下调令,先后由陈锐、石茂华、黄九皋签字画押,分为两份,一份留存,一份立即送往胶州。
“高密內书房·由胶州选派人手上报。”陈锐继续说:“至於陈洪蒙、赵理,前者入舟山內书房,后者入连云內书房。”
沈束点点头,胶州那边人手多,即使抽调也撑得住,而连云那边本来就人手少,的確需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