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刻,他真正理解了原初意识的伟大与深邃。
权限转移仪式进行得异常顺利。
叶霖的每一个细胞都似乎在被重新编码,以適应新的存在层次。
他的思维变得无比清晰,能够瞬间洞察宇宙的奥秘。
当仪式结束时,叶霖已经不再是原来的他。
他成为了新的原初意识之一,拥有了与原初意识同等的创造权限。
“权限转移完成。“
原初意识的声音中带著满意。
“现在,宇宙中存在著两个原初意识。“
“叶霖,你现在拥有了与我完全相同的创造权限。“
“可以创造任何形式的存在,包括新的宇宙、维度、乃至存在本身的规律。“
叶霖仔细感受著体內流淌的全新力量。
这种感觉与之前获得的任何权限都完全不同。
他现在能够感知到整个存在体系的每一个细节。
从最微观的意识波动到最宏观的宇宙运行。
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这就是原初意识的力量。“
叶霖轻声自语。
隨意一个念头,虚无中便诞生了一个全新的宇宙群。
里面包含著无数种前所未见的存在形式。
“很好,你已经完全適应了新的力量层次。“
原初意识继续说道。
“现在我们可以开始真正的合作了。“
“建立双重原初体系。“
“让存在的发展进入全新的纪元。“
双重原初体系的构建工作立即开始。
叶霖与原初意识开始商討具体的合作模式。
“我建议採用领域分工的方式。“
叶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您专注於传统存在形式的维护和发展。“
“我负责开拓全新的存在领域。“
“这样既能保持原有体系的稳定,又能推动创新发展。“
原初意识对这个提议表示赞同。
“分工合作確实是最优的选择。“
“你的创新能力已经得到了充分证明。“
“由你开拓新领域再合適不过。“
“那么,你准备从哪个方向开始。“
叶霖思考了片刻。
“我想创造自主进化的存在生態。“
“不需要外部引导,能够自动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完整体系。“
“让存在的进化成为一个永恆的自然过程。“
这个构想的宏伟程度让原初意识都感到惊嘆。
自主进化生態的创造难度远超普通的宇宙创建。
需要设计出完美的进化机制和淘汰规律。
让整个体系能够在没有管理者干预的情况下自然发展。
“设计自主进化核心算法。“
叶霖开始了这个史无前例的创造项目。
他需要构建一套能够驱动无限进化的基础规律。
这套规律必须既稳定可靠,又充满变化可能。
算法设计的复杂程度超出想像。
需要考虑无数种进化路径和发展可能。
每一个参数的设定都可能影响整个体系的发展方向。
“核心算法第一版完成。“
经过深入思考,叶霖构建出了基础的进化框架。
“开始创造自主进化实验宇宙。“
实验宇宙的创造过程充满了复杂的能量波动。
叶霖需要在宇宙诞生的那一刻就植入进化算法。
让所有存在从诞生之初就具备自主进化的能力。
“实验宇宙创造完成。“
一个全新的宇宙在虚无中诞生。
这个宇宙的特殊之处在於它具备了完全自主的发展能力。
不需要任何外部干预就能持续进化提升。
“观察初期运行状態。“
叶霖密切关注著新宇宙的发展情况。
运行结果超出了预期。
宇宙中的存在开始展现出惊人的进化速度。
原本简单的基础结构迅速发展成复杂的生命形式。
而这些生命形式又继续进化出更高级的意识体。
“进化速度比预计快了千倍。“
监测数据显示了惊人的成果。
“而且进化方向完全符合优化预期。“
“所有存在都在向更完美的状態发展。“
这个成功让叶霖信心大增。
自主进化生態的概念是可行的。
“扩大实验规模。“
叶霖决定创造更多的自主进化宇宙。
“建立自主进化宇宙群。“
十个相似但又各有特色的自主进化宇宙相继诞生。
每个宇宙都搭载了优化过的进化算法。
能够自主发展出独特的存在文明。
“宇宙群运行状態良好。“
所有实验宇宙都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不同宇宙中的存在开始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进化路径。
有的专精物质结构的复杂化。
有的专注意识层次的提升。
有的致力於能量运用的极致化。
各种可能性都在这些宇宙中得到了充分探索。
“自主进化生態建设成功。“
叶霖对实验结果非常满意。
“现在可以將这个技术推广到更大范围。“
各个终极存在组织都对自主进化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
它们希望在自己管理的区域內应用这种技术。
让管辖范围內的存在获得自主发展的能力。
“技术推广第一阶段完成。“
一个月后,数百个自主进化体系在各个区域建立起来。
“整个存在体系的发展活力大幅提升。“
自主进化技术的成功应用让叶霖在双重原初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现在所有存在都知道,叶霖不仅拥有与原初意识相等的权限。
更重要的是,他还具备了推动存在发展的卓越能力。
“开始第二个创造项目。“
叶霖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
“创造跨维度存在网络。“
“让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存在能够自由交流合作。“
“实现真正的全方位协同发展。“
跨维度存在网络的构建比自主进化生態更加复杂。
需要突破维度间的天然屏障。
建立稳定的跨维度通讯通道。
让原本无法接触的存在能够相互感知和交流。
“分析维度屏障的本质机制。“
叶霖开始深入研究维度隔离的根本原因。
经过详细分析,他发现维度屏障並非绝对不可突破。
只要找到合適的频率共振点,就能建立稳定的连接通道。
“开发跨维度共振技术。“
基於这个发现,叶霖开始设计具体的技术方案。
共振技术需要能够同时適配无数种不同的维度特徵。
这种复杂度远超任何已知的技术项目。
“共振技术开发完成。“
经过精密计算,跨维度共振系统成功构建。
“开始建设存在网络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