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我!大梁活阎王,女帝劝我善良 > 第137章 年轻的三军主帅
  仪式没能进行下去。
  但这不影响大军开拔。
  林时方才那两句话。
  放在原来的时代,听起来有些中二。
  但在这个时代。
  威力不亚於一记春药。
  什么叫天下事在皇帝,在诸位社稷之臣,更在诸位將士与天下百姓?
  这就是明晃晃的告诉世人。
  人,可以自己做主,可以不用依赖所谓的天命。
  他们自己就是天命。
  大军开拔,林时也要出发了。
  聆月藏好眼中的担忧。
  默默的凑到了林时身旁。
  心中千言万语。
  最终化作了一句:“注意安全!”
  林时伸手揉揉她的脑袋,轻笑道:“给本公子准备好庆功宴。”
  聆月很认真地点点头:“会的。”
  姬玲瓏走下高台,来到林时身旁。
  有心想要叮嘱几句。
  但瞥见满朝文武还在一旁。
  只得端著架子,沉声道:“林卿,莫要让朕失望。”
  林时洒脱地摆摆手。
  转身下了点將台。
  跨上战马,融入了大军。
  望著林时的背影远去。
  满朝文武的神色都有些复杂。
  尤其是以英国公高欢为首的一眾武將。
  更是忍不住面面相覷。
  这些日子。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1???.???】
  林时的才能,可谓是有目共睹。
  不管是算计萧至道。
  还是解决景山府与春惠府的灾情。
  都办得非常非常漂亮。
  哪怕是他们,也不得不说一声佩服。
  整治南王,逼得英国公高欢上门负荆请罪,改制镇景司,乃至於劫留北魏公主这样的事情都不必说了。
  每一样,都是能够直接影响到大梁朝政走向的大事。
  可如今,他华丽的转身一变。
  变成了领兵出征的三军主帅。
  便不由得让满朝文武心生疑虑。
  据他们所知,林时似乎从未表现过他领兵的天赋。
  唯一的一次,就是在郢都城门口以同等兵力击败了北魏铁骑。
  顺便神不知鬼不觉的掳走了北魏公主。
  现在他一出山,便接替了李晟的位置。
  直面北魏十万大军。
  他......真的可以吗?
  姬玲瓏將满朝文武的表现尽收眼底。
  也忍不住在心里暗嘆口气。
  满朝文武心有疑虑,她何尝不是。
  林时有才能,但他实在太年轻了。
  古往今来。
  二十岁的帝王不少。
  她自己就是其中之一。
  那位年轻的北魏之主,年岁同样不大。
  但二十岁的三军主帅。
  古今少有。
  可惜,事到如今,她也唯有选择相信林时。
  谁让她看重的人。
  就只有二十岁呢?
  何况,她如今已非不諳世事的皇室公主。
  而是真正承担起大梁国祚的年轻帝王。
  她深知。
  想要有收穫,就必须要投资。
  林时有没有才能。
  战场会检验一切。
  最坏的结果,也就是大梁彻底丟掉汉中罢了。
  反正汉中现在也成了漏水的筛子。
  北魏基本上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可若是林时真如他所言那般。
  能將北魏十万大军,乃至於援军打残。
  那她今日的投资,就是值得的。
  送走教场之中的两万左武卫大军。
  姬玲瓏也回过神来。
  现在,林时的大军已经出征。
  那他交代下来的事情,也该去做了!
  不然,让南王或是北魏使节任意一方逃出郢都。
  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想到这里,她果断沉声道:“传令,摆驾,回宫!”
  ......
  大梁两万大军出征,支援北方边境。
  这样的大动作。
  瞒不过郢都百姓,也瞒不过北魏使节。
  次日。
  北魏使节便再次递上国书。
  措辞严厉的要求姬玲瓏出面,商议两国和谈之事。
  姜云梦的回归。
  大梁也无法再用主使不在,不予和谈这样的理由搪塞。
  於是,姬玲瓏选择召见北魏使节。
  只不过,不是和谈,而是软禁。
  与此同时,北魏使节带来的一千精骑,也被殿前司將士配合镇景司密探第一时间卸去武器装备,软禁在了四方馆之內。
  北魏使节被软禁的消息传出。
  郢都瞬间沸腾!
  不知真相的百姓们只觉得提气。
  但城中富户,基层官员,乃至於满朝文武,都被姬玲瓏的手段嚇得亡魂大冒。
  姬玲瓏要林时带兵出征。
  他们没有阻止。
  毕竟,他们也影响不到军权。
  但这件事情,他们绝不能容忍。
  自古以来,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姬玲瓏公然扣留敌国使节。
  如此行径,一旦传了出去。
  只怕大梁將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无数的朝臣上书姬玲瓏。
  请求其收回成命。
  姬玲瓏不为所动。
  反而在扣留北魏使节的消息喧囂於尘之时。
  再度派出殿前司的將士配合镇景司封锁了南王別院。
  理由是,临川知府密奏镇南军筹划谋反。
  需要南王配合调查此事。
  南王被软禁的消息一出。
  热度瞬间压过了大梁扣留北魏使节的事情。
  只是这一次,连百姓都没有站在姬玲瓏这边。
  毕竟,南王是当今陛下的亲叔叔,是先帝的血亲胞弟。
  镇南军到底有没有谋反,没人知道。
  殿前司与镇景司之人软禁了南王,却是不爭的事实。
  以侄逆叔,放在寻常人家尚且是大不孝之举。
  何况是出现在皇室之中。
  一时间,坊间到处都是议论陛下不孝的声音。
  民间尚且如此。
  朝堂之上,则更不用多说。
  每日都有雪一般的奏摺朝姬玲瓏飞去。
  要求姬玲瓏即刻停下此倒行逆施之举。
  更有忠直老臣,在姬玲瓏將自己的奏章留中不发之后,一头撞向垂拱殿的柱子。
  虽然关键时候被救下,没有死成,却也撞了个头破血流。
  消息传出来之后。
  更是坐实了姬玲瓏的暴君,昏君之名。
  直到姬玲瓏亲自手书的两封檄文大行於世。
  民间的咒骂声才逐渐转变为震惊与惊疑不定。
  两封檄文。
  详细解释了她做这两件事的初衷。
  让百姓们惊疑不定之事。
  是这两件事的真相,到底是不是檄文所写那般。
  而让百姓们震惊之事。
  则是姬玲瓏特意在檄文的末尾,添上了一句:“若事情有假,甘愿下罪己詔。”
  “罪己詔!”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一旦帝王下达罪己詔,那就意味著这位帝王不管做出什么样的成就。
  身上都会有一个世世代代永远无法磨灭的污点。
  百姓们还是不太相信。
  陛下会拿下罪己詔这样的事情来逗他们开心。
  那岂不是说。
  陛下扣留北魏使节。
  是真的只想换回汉中六城?
  软禁南王。
  也是真的因为镇南军內部有人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