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换嫁东宫,绝嗣太子轻点宠 > 第220章 水落石出
  陆梦蝶眨著眼睛,“自然是心存不良的人。”
  宋云缨只是笑了笑,没作声。
  陆梦蝶道:“原是我不配,汪大人如此才貌,不想遇到这种事。可惜表姐为我一番筹划,只怕要付之东流了。”
  “不可惜。”宋云缨撩起车帘,看著漆黑的夜空,“通过一件事,看清一个人,也算值了。”
  陆梦蝶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表姐所言极是。”
  *
  回到府上,宋云缨立刻修书一封,派人送往应天府尹处。
  信中言简意賅,將今日永和苑中所发之事一一陈明,並请府尹大人务必秉公办理,勿使无辜之人蒙冤。
  府尹大人深知此案棘手,一来涉及世家大族,二来汪哲又前途无量,处理稍有不慎,便会得罪两边。
  因此格外用心。
  叫了汪哲到衙门问话,暂时收监。
  鄔三姑娘因为受辱,几次寻死,幸而被下人看见救了下来,哭著嚷著要让坏人偿命,大闹几场后一病不起。
  听闻,府尹大人几天之內,一连传唤了鄔家、汪家亲朋,乃至当日参加雅集的大半宾客。
  只是案情还没进展,就传来了噩耗。
  ——汪母不堪流言,在家中悬樑自尽了。
  奈奈告诉宋云缨,“听说,鄔家人还有那继室王家的人,合起伙来跑到汪家大闹了一场。桌子板凳砸了不少。汪母得知儿子犯下大错,跪地谢罪,却仍被他们言语羞辱,她是不堪受辱才去死的。”
  宋云缨心中一揪。
  上门逼死官员生母,亘古未闻。
  这王氏怎能如此欺人?
  宋云缨虽与汪母只有几面之缘,也知道她是个通情达理之人,若不是被逼得走投无路,必然不会弃儿子於不顾,选择轻生。
  闹出人命,事情必然传开了,宋云缨担心,“汪大人可知此事?”
  奈奈不確定,“大约还不知道吧,他正被收监,如何知道家里事?”
  “他可是个大孝子。”宋云缨是一脸沉重,“据说他十年寒窗苦读,都是靠母亲做绣品攒下的银子供著,如今生母一死,我怕他也没了生的指望。”
  奈奈担忧道:“主子要把这事管到底吗?”
  宋云缨心生愧疚,“追根究底,也是我招来的祸,若不是我让晴儿办什么雅集,也不会出这档子事。”
  “主子不能这么想,”奈奈劝道:“汪大人憨厚对人不设防,那鄔家更是过分,事情还没水落石出,就上门把人活活给逼死,这都是他们无知,与主子无关。”
  宋云缨更是担忧,“原本靠官府施压,大宅子里的事还能瞒一瞒,这鄔家一闹,汪老夫人投繯自尽,四坊邻里都看著,消息只怕很快就会传遍了……”
  果然,不出宋云缨所料。
  不过半日,京城就传遍了这桩丑闻。
  ——户部汪大人玷污鄔家嫡女,鄔家逼死其母偿命。
  这可是近日最劲爆的事件了。
  应天府尹这边的案子还没查清楚,又赶忙派官差去把闹事打砸的人抓来。
  听说,鄔家的二公子也被带走,那天是他冲在最前面,为了给嫡亲妹妹出气,辱骂汪母。
  鄔家祖母闻讯一著急上火,又吐血晕了过去。
  宋云缨让晴儿別慌了阵脚,“如今你祖母缠绵病榻,身边没个体己人,你更要她撑著。”
  晴儿也是著急上火道:“我能有什么办法?我那继母最是跋扈强势,父亲虽心疼我,可也恨那汪哲玷污了三妹的清白。那天我刚劝一句,不让他们去闹,就被继母甩了几巴掌,说我是幸灾乐祸,不顾半点姐妹之情。”
  宋云缨把已经查到的线索告诉她,“我问过府尹大人了,酒水中的迷药是一种叫迷罗的提取物,服下后会致人產生幻觉,短时间內失去记忆。汪哲与你妹妹共处一室,情不自禁就是受此药的作用。”
  晴儿惊道:“什么迷罗,我们家从没这种东西。”
  “我知道,此长在雨林深处,不好寻的。”宋云缨拿出绢帕,打开后一朵紫色的小包在里面。
  “这是……”
  “迷罗。”
  “你从哪找到的?”
  宋云缨这才道出原委:“此喜湿热,若想保持药性,就必须是新鲜採摘下来的。我叫人搜遍了京畿附近的圃,终於在南郊的一个农家发现了它。”
  晴儿拿起端详起来,“是谁下得药?”
  宋云缨说:“迷罗不好养活,农也只养活了三五株,半月前,有位丫鬟打扮的人给了他五十两银子,把三株全买走了。”
  “十天前……”晴儿反应过来,“那不正是我们家要办雅集给各位亲朋好友下帖子的日子。”
  宋云缨点头,“没错,下药之人就是你家来的,或者说,是衝著汪家来的。”
  晴儿急道:“我们两家都是为官的人,难道是官场的对头?”
  宋云缨摇摇头,“官场上的恩怨,多是利益纠葛,牵扯不到儿女辈。此事,更像是私人恩怨。”
  晴儿拉著她,“你是不是有线索了,快说呀,急死我了。”
  宋云缨把一珍珠耳坠放在桌子上,“那农说了,来人明显是乔装改扮,看不出身份。他特意留了个心眼,留下一株,还扯谎说给银子不够,要她拿只耳坠抵钱,这才留下线索。”
  晴儿再仔细看著耳坠,“好眼熟……这耳坠不是沈娇娇的吗?”
  晴儿猛然想起,“是她,我见她带过!”
  宋云缨微微点头。
  晴儿也想不通,“可她为了什么?”
  宋云缨一句道破,“她父亲是如何获罪的?”
  沈国舅被贬前,与汪父是同僚,两人在朝中政见不合,多有齟齬。
  沈国舅失势后,沈娇娇因此也受了不少奚落。
  她恨汪家,也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