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福女种田忙,全家悔断肠 > 第324章 再不老实休了你
  只是她也有自己的脾气,既然,两个老不死的非要二房一起回来过年,那就他们自个去忙去吧。
  她从头到尾待在屋里,连拔个鸡毛都没出来帮忙。
  不过,赵家的人也没指望她就是了。
  大过年的,看著她垮著一张脸在那里还嫌晦气。
  赵家人口本就不少,又没有男子不能下厨房的臭规矩,一家人忙活起来连王月英这个孙媳都插不上手,被赶去看孩子了。
  自然也是多刘荷香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不少了。
  赵老爷子挨个给祖先敬了酒,默念他们的尊讳请他们入席,然后,便由大到小挨个给祖先磕头。
  从赵老爷子开始,然后是赵老太,再是大房磕完,再到二房,最后是三房。
  二房这边多了个小睿儿,小六、小七上前磕头的时候,直接將人拉著一起跪在两人中间。
  按理说这是赵家的祖宗,小睿儿不用磕,可小伙伴们都磕了,若是独他一个不用,怕小傢伙觉得被孤立了,苏妍妍便由著他了。
  反正,死人为大,给先辈磕一个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赵家其他人也没说什么,就是刘荷香阴阳了一句。
  “还真是,给点吃的,连自家祖宗都认不清是谁了,巴巴地跑到人家来认祖宗了。”
  刘荷香这话一出,所有人脸色都变了。
  赵向东更是气得脸色铁青,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闭嘴。”
  真是好日子过多了,居然和一个不懂事的小孩计较起长短来了。
  赵寡妇这次也没惯著她。
  “总比餵不熟的好,给再多吃的,也记不住人家的好,旁人给口吃的就摇著尾巴跟人跑了。”
  赵寡妇这话句句没提人,但谁都知道她指的是谁。
  刘荷香还想再说,赵老太却先她一步开口。
  “老三家的,还想好好过个年就给嘴上上把栓,別什么话都往外禿嚕,別忘了我之前说过的话。”
  刘荷香悻悻闭了嘴。
  知道她不是个安分的,是以在过年前赵老太就警告过她。
  过年期间她要是敢闹什么么蛾子,就叫赵向东休了她。
  这次赵向东在老娘说这话时,可没有拒绝,刘荷香也没有把握,他会不会休妻,自然不敢再闹了。
  好在小睿儿还小,刘荷香阴阳怪气的话,他也听不懂,磕完头就和小六、小七他们一边去分果去了。
  最后,就是刘荷香一个人气得半死的成就达成了。
  赌气般的与赵向东一起草草给祖先磕了个头,看得赵老太一肚子火,更加坚定了过完年要老三休妻的想法。
  她寧可儿子打一辈子光棍,也不要这么个搅家精。
  要是老三不同意,那就像当初老二家一样,將他们两口子分出去过,他们爱咋的咋的,別在自己跟前碍眼。
  赵寡妇见婆婆是真的气著了,忙给大嫂使了个眼色,两人轮番哄了好一阵,才將老太太哄高兴了。
  “娘,大过年的生气不吉利,咱们不和她一般见识。”
  “就是啊娘,您可是咱们村最有福气的老太太,谁看了不羡慕啊,您就合该整天笑眯眯的,咱不跟眼皮子浅的人计较哈。”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不仅夸老太太,还相互夸对方家中的儿孙,听得老太太『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
  点著两个儿媳的额头笑道,“哪有你们妯娌俩这般皮厚的,关起门来相互吹捧起来了。”
  这段时间陈氏常与自家这个二弟妹走动,倒也看明白了一些哄老太太的法子,学了几回別说还真有效,这不渐渐皮也厚了起来。
  “娘说的哪里话,怎么就是相互吹捧了,难道,阿深他们几个不是个个人才,我可是听说了,阿深和小阳的学问先生都是夸过的。
  我可是听来送年礼的付小公子说了,他那举人先生说阿深明年就可以下场,小阳也可以试试考童生的。
  这几个孩子读书才多久,先生就鼓励下场了,可不就是一等一的厉害吗?
  明年等他们全考上童生,阿深再考个秀才,到时咱们家可不就是村里头一份了吗?”
  妯娌两人在哄老太太的空档,苏妍妍和王月英已经收好了接祖的祭品,重新摆好了过年的年夜饭。
  这不来请老太太入席了吗?就听到自家婆婆这话,笑著接道。
  “哪还用等明年哦,二婶家现在可不就是咱们村头一份了吗?
  不说那气派的大院子,和给到族里的染坊,就是那豆腐坊就带村里人赚了不少钱。
  我今个早上去河边洗衣裳,可是听村子里的婶子们都在夸呢,说是多亏了二弟妹,他们也跟著沾光,能过个肥年。”
  老太太听到这话,脸上的笑意就更浓了几分。
  要说这前老二家刚发跡的那几个月,他在村里还能听到不少酸言酸语的。
  可临近年关这两个月,就再也没听过了,村里老太太们见到她无不竖起大拇指夸她有福气。
  毕竟,自从天气转凉老大家在镇上卖甜水的生意差不少后,阿深便將家里原本那头拉磨驴借给了阿景,让他每天拉著豆腐,四里八乡地吆喝著卖。
  別说这生意可一点不比卖甜水差。
  而且也不累人,村里其他人家有閒置劳动力的,也上门来问。
  苏妍妍只要看著是乾净,勤快的基本都应了。
  只是说明了,不能都在一处卖,已经有人串过村的,就让他们別去了。
  免得有什么矛盾闹到他这里不好看。
  赵景也是个敞亮的,因为他有驴车跑得远,便近本村附近的几个村子让了出来,镇上有张志诚,他便专往邻镇跑。
  他一个人也跑不了整个镇子,便乾脆在村里找两个后生跟著他干。
  货由他统一拉到隔壁镇子,再由两个后生挑著下乡,挨个村里串著卖。
  本钱由他来出,然后卖出的豆腐,扣除本钱,他一板赚他们五文钱,其他的,归他们所有。
  最后,要是卖剩了,风险也由他来承担。
  这样一来,在挑人方面他就有要求了,那种偷奸耍滑的,头一天跟他一起出去,第二天可能就不要了。
  这年头挣点钱可不容易,谁敢不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