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福女种田忙,全家悔断肠 > 第356章 对得住她了
  而这件事在二夫人没回京之前没人敢告诉老英国公。
  怕他一个激动要出事,直到二夫人回到京城,老人家才知道经常把他气个半死的臭丫头真是自己的亲重孙女。
  他就说长的咋那么眼熟呢,可不就是和自己曾经经常出现在自己梦中的人有三分像吗?
  只有眉宇之间有一丝丝而已,其它的还是隨了她母亲。
  原本不觉得,现在细细想来,还真的有些像那个他不曾见过几面的孙儿媳。
  年纪大了,有些事太过久远也就忘的差不多了,老英国公抹了抹有些乾涩的眼角,让人去请国公夫人过来。
  国公夫人没想到自家这个二儿媳会在这里,但再想想也不意外。
  按理说她回京后先给自己请安过后,的確该来拜见祖父的。
  只是才见过老爷子,老爷子就让人叫自己,这就有些不对劲了。
  “父亲。”
  国公夫人已经五十多岁的人了,保养的还算不错,比同年纪的人稍显年轻但也不算夸张。
  老国公指了指下手的位子示意她坐,又挥手让伺候的下去。
  会客厅里门窗大开,外面的人可以看到里面相对而坐的三个人,却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
  这既保证隱私,也不会让人閒话。
  老国公坐在上首,脸色冷沉看著国公夫人,国公夫人被他看得头皮发麻,不自觉地看自家儿媳。
  这是怎么了?这是二儿媳一回来老爷子就这般看自己,莫不是她告了自己的状。
  可是不应该啊,自己平时对她还算不错,从嫁进国公府便让她隨老二去了任上了,从来没有为难过她。
  一年四季往老二任上送的东西也不少,她还能告自己什么状。
  国公夫人实在想不明白,便也只能巴巴的看著自家公爹。
  “父亲,这是出什么事了吗?”
  老英国公知道自己这多少是有些迁怒的意思在里面,缓了缓脸色才开口道。
  “云旗媳妇,你来说。”
  被点到名,二夫人只能硬著头皮將事情的始末说了一遍。
  “娘,事情大概就是这样的。
  清芷那丫头並非大嫂生的,大嫂当年只带几人引开敌寇,中途动了胎气,孩子生下来时她就晕了。
  身边的人忙中出错没顾得上孩子,叫人钻了空子,被人用一个死婴换走了。
  大嫂被我们救回去时肚子是平的,后来她捡了一个孤女回去,就是怕你们知道这事后会自责。
  这些年大嫂心里一直装著这事,直到前不久祖父给大哥去的那封信,大哥让人查了才知道,祖父信里提到的那姑娘,可能就是大嫂当年被换走的孩子。”
  国公夫人听完这话久久不语,二夫人手心里替婆婆捏了一把汗,生怕她也向大哥家那几个一样犯混。
  哪有至亲骨血不认,认一个外人的。
  怕是大嫂这些年伤心过度,也没有心力管教他们才会这样。
  直到两人都有些失望之际,国公夫人终於开了口。
  “唉……说到底都是时也、命也。”
  国公夫人长嘆一声,说出自己內心的想法。
  “当初明舒带那个孩子回来的时候,我就觉得有些奇怪,总觉得亲近不起来,之前的几个孩子感觉都不一样,总觉得少了一层什么。
  可后来,明舒也不愿意亲近她,总是將人交给婆子照看,我总想著那是明舒的孩子,她可能是因为生这孩子的时候受了不少苦,才会对她冷淡一些,便想著替她照看一二,不要被府里踩高捧低的小人给欺负了去,免得有一天总会后悔的。
  后来……后来……”
  国公夫人说到这里就有些说不下去了,后来什么……
  后来,她看到那孩子小小年纪,大冬天的跳进冰冷的湖水里,就是为了將自己身边严苛的教养嬤嬤赶走。
  就是因为那嬤嬤对她严厉了些,在她犯错的时候打了她手板。
  她在知道这事的时候心里是复杂的。
  儿媳不愿管这个孙女,逼得孙女小小年纪不得不用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法子来对付敌人。
  而且她也觉得这孩子心性有些左了,便想將人带在身边亲自看著,免得人真长歪了。
  可是没想到,这压根就不是他们家的孩子。
  国公夫人此时鬆了一口气的同时有些怨。
  怨大儿媳为什么不能更信任他们一点,早早將这件事说出来。
  后来,长子两口子去了边城,苏清芷一个人被留在京城的国公府里,国公夫人便也对她更加上心几分。
  害得她这些日子也跟著提心弔胆了很久,生怕她这个孙女在她手中长歪了,她对不起他们两口子。
  就连她害得小五落入敌人之手,自己也不敢太过苛责。
  毕竟,当初她受难说到底也是受了家里的牵连,自然也对她更宽容几分。
  哪里想到,这根本不是自家的孩子。
  国公夫人將自己心里的话全都倒了出来,二夫人这才也为难的开口道。
  “母亲,大嫂他们快要回来,清芷那丫头要怎么办?”
  她是真怕婆婆也和那三个孩子一样犯糊涂,养了这么多年毕竟也养出感情来了。
  “送走吧,她不论是人品还是心性都不適合做我苏家的闺女。”
  国公夫人回答的十分乾脆,没有半点犹豫。
  二夫人顿时鬆了口气,只要婆婆也和他们统一阵线,这件事就好办多了。
  毕竟,现在京城的府邸婆婆当家,她若是铁了心要护著还真不好办。
  而就在这时国公夫人又话锋一转道。
  “到底养了这么多年,回头给他准备一份嫁妆,他要是愿意就由国公府出面给她在江南那边富庶的地方选个好人家嫁了,顶著我国公府养女的名声过得不会差。
  若是不愿便给一笔银子,让她自己打算吧。
  总归是养她这么大,国公府对得住她了。”
  二夫人原本倒吸一口气,没有呼出来,这会才敢缓缓鬆开。
  十分真诚的道,“还是母亲考虑周到,想来大嫂回来也是感激母亲的。”
  国公夫人白了这个二儿媳一眼。
  “就你们妯娌俩感情好,什么事都瞒著我这个老太婆是吧?”
  二夫人訕笑一声不说话。
  国公夫人也不好与她计较,这事便也就这么算了。
  倒是国公夫人瞧出什么不对来。
  “瞧著云旗媳妇刚刚担心的样子,莫不是这里面还有什么事?”
  二夫人也不敢瞒她,將公爹是怎么给自家男人写信,让自己带两个孩子上京的事说了出来。
  国公夫人却被气笑了。
  “这老头子是信不过我,还是觉得我会傻傻分不清亲疏,还有那三个孩子回来的確是要好好收拾了。”
  听她这么说,二夫人是真的鬆了一口气,但老国公爷却是眉头紧拧在一起。
  “你们可能高兴的太早了,我觉得那丫头可能不会愿意认我们。”
  而不是像他们担心的那样会为三个哥哥更喜欢养妹而伤心。
  毕竟,她可不是个能被拿捏的主,就连自己在她手中都討不了便宜,那三个以后怕是有苦头吃了。
  老英国公突然眉头一松,他做什么要在这里担心这些问题。
  自己之前不是还在可惜那丫头不是自己家的吗?
  现在已经確定是了,他得赶紧写一封信让小胖家的商队捎去,就不知那丫头在知道自己就是她亲太爷时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真是可惜了,没办法亲眼看看。
  不过,也没关係,他能想像的到。
  再说了这要认亲的赚的可能是自己家,且不说那丫头自身的本事和手腕,就那赵深也绝非池物,早晚有他一飞冲天的时候。
  老英国公说干就干,“儿媳,收拾一间宽敞的院子出来,等那丫头回来可莫要委屈了人家。”
  国公夫人闻言连忙起身,“是,儿媳回去就准备。”
  说完又起身看向自家公爹,“不知父亲是打算何时去接那孩子回来?安排谁去合適?还有那孩子在外面这些年想必吃了不少苦,我们可需有什么忌讳的?”
  她这是怕孙女刚回来,若是不小说了伤害她的话。
  老英国公却是摇了摇头,“不用不用,小五现在就在她身边,咱们也不用特意去接,免得扰了她的事情,我给她去封信將这事告诉她,看看她何时有空带小五回来一趟就是。”
  老英国公太了解苏妍妍的脾气了,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在她那里没用,不如来点实在的。
  至於,要不要认亲,反正事情原委告诉给她,一切由她自己决断。
  但就算不认亲,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的。
  “你且想想那丫头要是回来,都准备些什么见面礼吧。
  她家孩子多,那丫头对他们都很上心,回头我让人把这些人的年纪爱好啥的列给你们,回头明舒那丫头回来你们也给她一份,都精心准备著。
  只要他们都认同咱们,那丫头一定会认咱们这门亲的。
  国公夫人直接被公爹这话震懵了?
  “她在乡下成亲了?还有了孩子?”
  二夫人也一脸不敢置信,“还不止一个,她是嫁给带娃的鰥夫了吗?”
  要不然这哪里说的通啊。
  她才十五岁,哪怕结婚早能生一个就不错了,哪可能好几个?
  老英国公摆摆手开口道,“想岔了啊,她是嫁人了,不过不是嫁的鰥夫,她是嫁了一户农家的长子,家里兄弟姊妹加上咱家小五一共八个。
  她是长嫂,家里人都很敬重她,孩子们也很喜欢她。
  两人听到这话才稍稍鬆了一口气,不是他们想的那样就好。
  国公夫人有些惋惜,要是这丫头不那么早成亲,等回到京城家里肯定会给她安排一桩好姻缘。
  但她在乡下已经把自己嫁了,那就只能看她那夫君是不是个有出息的,能不能帮衬一把,让她的日子也不至於难过了。
  国公夫人突然开口道,“既然那丫头已经成亲了,咱们也没有拆散人家的道理,只是咱家姑娘出嫁该给的嫁妆不能少。
  我记得以往的规矩,府中爷们成亲的聘礼是按五千两的规格置办的。
  姑娘家娇贵一些一人一万两,当初也就惠妃进宫里带的东西比这多些,毕竟,是入了宫门,是给她体面,也是给皇家体面。
  这丫头我们从小没养过一天,在外面吃了不少苦,嫁妆规格虽不能超过惠妃但可以比其他姊妹多一些。
  就按两万两给她办如何?另外从我的嫁妆里拿两间京城的铺子,一座郊外的庄子贴补进去,就当是我这个当祖母的心疼她了。”
  二夫人等国公夫人说完这才道,“我这个做婶婶的也没什么好东西,嫁妆也多在江南,我便將江南的一处园子给她吧,再添两间铺子,一匣子首饰。”
  老国公听到两人准备的东西有些脸热,他这些年手里也没攒下多少好东西和他们一比还真不够看的。
  於是什么也不说了,挥挥手直接道,“行了行了,心意到就行了。”
  婆媳二人从老国公院里出来,国公夫人就將自家儿媳带回了自己的院子。
  二夫人本来还有些紧张,以为婆婆是不满先將这事捅到祖父面前,让她面上无光,要给自己立立规矩了。
  二夫人连说词都好了,没想到国公夫人却直接打发了身边的人对她道。
  “你和我仔细说说你父亲的信里都写了什么?有没有说那丫头的情况?”
  想到孙女才出生就被人偷偷换走,这些年都生活在乡下。
  若不是日子艰苦,又怎么会早早把自己嫁了,她只要一想到这些心口就抽痛。
  特別是,她这些年还把別人家的孩子如珠如宝的宠著。
  虽然说,当初也不是清芷要跟著回来的,但只要一想到自己的亲孙女受的苦,她就不能面对苏清芷。
  二夫人也没瞒什么,直接將信拿出来交给她。
  国公夫人看完信早已经热泪盈眶了,那里面不仅有国公爷让人查到的消息,还有老爷子寄给她儿子的信。
  里面关於她亲孙女苏妍妍的事事无巨细,无不彰显著老爷子对这丫头的讚赏。
  国公夫人也是越看眼睛越亮,只有这样的女子才配得上我们国公府嫡女的身份,与她一比苏清芷哪怕在国公府用心教养了十几年也略显小家子气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