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第一百九十八章 与虎谋皮
  第199章 与虎谋皮
  来见沙贾汗的是陈玉鉴,至於鸿臚寺的使臣是已经回南京了。
  陈玉鉴作为礼部在南洋的最高级官员,因为掌握缅甸语、远罗语(泰语)、越语甚至於难度较高的西班牙语,他也就被明朝皇帝朱由检看重,当做是大明在南洋的话事人,也是有语言上的考虑。
  他这次来阿格拉,並没有像上次一样趾高气扬,而是很给面子的朝沙贾汗行礼。
  双方之间的交流,都是给足了对方礼遇,陈玉鉴是来商议,关於明朝出兵协助莫臥儿平叛一事的,態度自然还不错,循循善诱地说著明朝如何对莫臥儿和平的重视。
  “只需要交割三十万两黄金,以及二百万石稻米,並承诺將加蒂亚以及恆河下游的福里德布尔城镇交给我大明,只要签订了契约,我大明的西孟总兵,便会出兵替你们平定东侧的叛乱。”
  陈玉鉴的话说的很明白,给钱给粮,並且加上加蒂亚,在恆河北岸,占据西孟的祖大弼便会应约率部渡过恆河,替沙贾汗平定阿德力叛军。
  听完他的话,沙贾汗有些犹豫,倒不是因为觉得代价太昂贵,更不是觉得祖大弼那股骑兵解决不了叛军。
  他担心的是自己答应让出恆河南岸的加蒂亚,一旦明朝人想要获得更多,而自己平定了叛军,却没有这一道天然屏障,岂不是说明军一旦铁骑横扫,自己在南方就会无险可守?
  这不就是大宋剧情吗?
  没有了四川防线,宋朝空有江南,又没有大修城郭,没几年就是底定东南剧情了。
  而没有了恆河阻拦·自然也是一样的结果但是他眼下也的確没有可以调派的兵力了,仅剩下的不到十万军队需要分守各地,这些地方十分分散,需要时间集结,何况一旦这些军队都抽调了,要是其他地区再发生动盪叛乱,那又该怎么办?
  现在是明朝主动拋出橄欖枝,可若是乱局持续下去,恐怕叛乱会越来越严重下去。
  沙贾汗的犹豫被陈玉鉴看在眼中,他心中当然有其他想法,但是朝廷的事他得办好,
  为此他暗暗冷笑,但脸上却依旧真诚。
  陈玉鉴立刻保证道:“您贵为真主的守护者,是一个伟大的君王,应当讲究诚信,而吾皇亲自下达的许诺,信用自也是无需多说,还请您放心。”
  “这两个小城,也仅仅是给我朝官兵的牺牲一个交代,我大明对莫臥儿的土地没有兴趣。”
  “这我大明有那么一句名言“夫子之说君子也,駟不及舌”,而我大明皇帝天命加身,金口玉言,更是言出法隨,不可改易,有詔书可做凭证,敢问您还有何可忧虑的呢?”
  他虽然是用劝的语气,但是础逼人的样子是有的,沙贾汗也是脑袋喝的昏昏沉沉,
  摸著额头看向自己的首席大臣阿萨夫·汗问道:“阿萨夫·汗,告诉吾,吾应该答应大明的出兵约定吗?”
  “沙贾汗,我们该从哪里抽调兵力呢?”
  阿萨夫汗很无奈地回復他,令沙贾汗也有些难以抉择了。
  他感觉自己是在与虎谋皮,或者说是引狼入室,但他的確也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了,
  莫臥儿的情况非常糟糕,近卫军团损失严重,还没有得到什么恢復。
  这一日,莫臥儿的宫廷贵族中间,有流言传出来,声称莫臥儿的皇帝沙贾汗为了平叛阿德力之乱,请来了明朝军队!
  消息人传人的很快在阿格拉民间传播开,並且在消息传出的第二个月,崇禎十五年的八月一,明朝驻扎在西孟加拉的祖大弼,便率领一万明朝铁骑,开始聚集在了巴布纳。
  万骑压到岸头,还有大量明军舰船开到,连在东进的阿德力都大为震惊,立刻带领正在席捲土邦的叛军朝恆河南岸聚集。
  尚在他进兵的时候,明朝的祖大就给他送来了书信,称他只要投降,自己会允许他在巴布纳做一名明朝百姓,並会给他一笔钱和田地。
  言辞中虽然没有贬低的意思,但让他投降,这怎么可能?谁能相信明朝的招降?
  在巴布纳的战场上,多少人听从招降而被杀?
  在科奇,多少城邦听信了明军將领的招降,打开城门后惨遭屠?
  他阿德力不是那个一战不成就成天灌醉自己的沙贾汗,於是他愤怒地撕掉了书信,决定不予回应。
  靠著恆河上的舰船有优势,又没有得到叛军回復,祖大弼也不含糊,就直接率领大明天兵在八月后几天渡过恆河,並开始攻打边屯。
  他倒是在进攻的时候带上了自己的一支象兵军团,一百多头战象明军骑兵下马强攻加蒂亚的沿岸屯堡,几乎没用什么力气,靠著几十门大磅数的青铜火炮,祖大弼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就將莫臥儿精心打造的恆河边堡全部拆掉了。
  这倒不是说莫臥儿的屯堡没有用,本身这种石堡是相当坚固,城墙也比较厚。
  之所以明军这么轻鬆就破掉这些边堡,主要是因为叛军为了对付莫臥儿军队,拆掉了屯堡上的青铜炮,並且驻扎的叛军也被替换成了加入的新人。
  这样的士兵,以及只有防御力,没有反击的火炮,恆河边屯能挡住明军三天炮打和铁甲士兵的攻打,就已经是城墙够厚的功劳了。
  祖大弼在打下这些屯堡之后,便是立刻继续向恆河的西侧进军。
  他都是骑兵和象兵,沿途摧毁村庄和土邦肯定是明军在南洋的老传统了,但即便费时间做这些事,他的进军速度依旧非常快,並在巴哈拉姆普尔附近碰上了流寇般的莫臥儿叛军。
  和明朝崇禎初年冒出来的流寇们相比,这些叛军唯一的不同,是他们里头都是男人。
  阿德力並没有將女人、老人抓到叛军中来,这也是他为什么在抓人充军的情况下,叛车总数也只有三万人的主要原因。
  要知道高迎祥和王嘉胤在造大明反的时候,可是裹挟途径地区大量年轻女子一同的进军的,而八大王就不用多说,所过之地是闹得鸡犬不留,所有人都得一同离开,这也是他为什么老营兵力很快就达到近万人的原因。
  祖大弼打这些流寇一样的阿德力叛军,可以说也將会是一场摧枯拉朽般的战斗。
  就在雨季刚刚结束,土地尚且泥泞,天气变得酷热,让莫臥儿叛军每一个人都忍不住去擦拭脖颈上汗液的时候,大地开始颤抖。
  前方几公里外的叛军骑兵斥候,被几十支箭雨扫倒,隨后无数战马在其身上践踏而过即便没有斥候通告,大地的震动也已经提醒所有叛军,明朝的骑兵已经到了。
  叛军们在夫长的指挥下结阵,依旧是火枪的经典排枪四道阵线,不同的是这一次在他们身后的是一些手持方盾的士兵,盾兵不多,不到六百人。
  这是阿德力想好,可能可以抵抗骑射的战术,用盾牌来抵挡明辽军仪仗的弓射。可是他们等了半天时间,也並没有等到明军铁骑冒出现在空旷的耕地上。
  因为明军取消了进攻·
  精锐辽骑的铁蹄踩动耕地,带起的是大片黏腻泥土,失去了骑兵最重要的马速。
  这些废掉的田地里头都是水,战马一脚踏过草叶用不了多久,马腹、马胸、马尾等处,就会变得到处都粘上烂泥了。
  明军又都是一人双马,导致开始是踩耕地,后面就变成踩浅水塘了,这就严重拖慢了明军骑兵的速度。而祖大弼作为骑兵將领,知道不是作战的好时候,所以只能是带兵先回去,另找合適地形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