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第二百一十八章 兵事缺银的窘境
  第219章 兵事缺银的窘境
  孙传庭虽然主力受挫,没了侯世禄等两部三边官军的战力,但依旧是趁著扬吉尔汗主力撤出当地的关键时期,在当地设立了永久性的混凝土质屯堡。
  明朝相比於这些蒙古人,最大的优势不是依靠人多,而是老朱家修屯堡的本事。
  因为人多方面的优势,在碰上灾年后都会变成劣势。
  除非你和朱元璋一样,是个真正会玩“高筑墙,广积粮”这一套操作的高手,可以利用人口来扩大贏面。
  比方说现在大明朝之所以拿不出钱,就是因为迁民避灾,吃粮的人多,导致现在费非常之巨。
  真的说起来,孙传庭並非是个极其善於杀伐的大將,他厉害的恰恰是他在战略上。
  他一直用的战法背后,都有朱元璋的影子,只要地盘打下来,在重要的地盘上我就要筑起堡修又高又厚的城墙,来永久性的压缩游牧的生存空间,然后再做图谋。
  在他拿下辽瀋地区的时候,明朝很难维持官军吃嚼的情况下,他只带著辽东铁骑和一小部分关寧铁骑,强行说服皇帝和群臣,硬生生扎根下来,
  不仅威胁多尔袞和豪格,还压缩了后金当时为数不多的可屯垦耕地。
  孙传庭在控制巴尔喀什湖的那一刻,便立刻修筑了四座军屯,用军中带来的石灰粉和黏土来製作混凝土,造屯堡的速度快了很多,
  而等隔月哈萨克人再来到当地的时候,周围就有明军的哨骑巡视了。
  明军西进,速度极快地吃下了大半个准噶尔,也是逼得准噶尔人携带数十万的牧民,北遁到了沙俄。
  追击准噶尔人一路的吴三桂,在接到孙传庭后续调令之前,便已经追击到了鄂毕,並隨即沿途烧杀劫掠,干下了累累罪行,这都是他自己的南洋老传统。
  首级不仅仅要摘下来,还要戳在矛尖,在一起,任谁看到一片脑袋悬在木桿上,血淋淋的当然,当地实际上人口並不多,吴三桂发挥的传统就是先拷问金银,拷问不出的杀了,拷问出了也杀了。
  吴三桂不得不说是被朱由检带坏了,朱由检开始给的旨意,的確是太过狠,要求说起来甚至有些不大团结。但因为皇帝的旨意,他也是接连大胜不断,闯出来了赫赫威名。
  借著战功,他成就侯爵,朝野上下乃至各镇边军军中,也是无人不服。
  这个赏赐更催使他按照原来的老方子,逮著机会就抢掠。
  他一路追击,到地方上驱逐准噶尔人的骑兵,携带步卒带上大量火器,便盯上了托木斯克要塞。
  沙俄的大军为了抵御黑云龙,不仅是加固了要塞,还有大量沙俄军队在此驻守,而当吴三桂带步骑三万出现在托木斯克要塞的时候,双方都相当意外。
  明朝的兵部当然也不可能想得到吴三桂追的那么狠,当西域新设兵备道的报告到了兵部,也是令这些支撑后勤的官员们纷纷摇头。
  这仗打得有些太贵了,时至今日,才三个多月时间,就已经费了数百万两军需。
  皇商那的上月费报告上来,军费是再上一层楼,后勤上的粮浪费是一个月就用掉了八十多万两银钱。
  距离实在是太远,得用更多牲畜运输,朝廷虽然有自己的马群,但是粮草运输依旧是靠皇商来筹措。
  皇帝给的钱摊到每个月,根本就是边角料了。顶多也就撑得过十一月,之后的钱从何来兵部就真不清楚了。
  找户部批银子现在可不容易,各个位置都要朝廷付帐,尤其是朝廷今年刚刚开始要改善西京的环境,开始修挖水渠和地下水井。
  不单单是修条简易铁路那么简单,西京要修长渠,上砖石修水库,要大量银子。
  水渠、水库和堤坝,需要僱佣工人来做,毕竟大明已经市民化了,又废掉了征夫役,只能僱佣壮劳力来修造。
  而且修了许多来蓄水,一处就得数万两乃至十几万两银钱。嘉靖年只需二万两的一地水闸,但现在的大明朝,因为银价贬值、地区人力枯竭、占用军需的水泥混凝土石灰粉,此刻没有十几方两是一准造不下来的。
  这样的情况下,朝廷怎么可能把钱用於额外的投资军事,这方面都是由户部和兵部早先商议好的。
  陆军部该支用多少钱,海军部支用多少钱,有了定额要超定,显然户部不会那么简简单单就同意。
  “实在不行再覲见皇帝?”
  洪承畴问道,令几个阁臣彼此看了看,包括新进阁的熊文灿和熊汝霖,都对此事有些犹犹豫豫,不敢第一时间答应。
  皇帝的內帑金在前不久就陷入了一定的周转问题里,皇家银行最近的確是陷入了周转困顿。
  皇帝在几个藩国內的年中时候,加设了许多第一银行和皇家银行的分行,来用贸易绑定明藩关係。
  但正因为此事,明朝现在许多地方,都在挪用大量金银做备用金,导致了皇帝的小金库最近有点金银荒。
  虽然朝臣们对於皇帝的內帑到底有多少钱並不知道的详细,但是皇帝亲自在朝会上提了缺钱,
  显然还是缺额挺大的。
  毕竟皇帝的赚钱能力摆在那,连皇帝都承认缺口很大,自然缺的不会是小数。
  一份战报又送至兵部,顿时杨嗣昌和洪承畴两位兵部阁臣都面面相,都连忙抚摸额头,给自已舒缓舒缓忍不住要皱起的眉梢。
  “这是?”
  洪承畴一看战报,立刻皱眉惊。
  坐於上首的首辅温体仁问道:“孙传庭的报告怎么说?”
  孙传庭的战法势大力沉,十几万人在他的驱使下一下子要灭掉两个国家,战报隔三五天就会有一份递过来,看得人是为此担惊受怕。
  怕的是骑兵又冲太远,然后远远的就设立屯堡,发消息让兵部输粮。
  你搞个把次数,兵部就已经头皮发麻,天天找內阁想招了,你搞十几次?
  洪承畴却皱著眉,並未第一时间回应温体仁的问话,他很谨慎,隨后又重新阅读一次,阁臣们看著他,温体仁皱著眉又问:“究竟是怎么回事?洪阁老?”
  “快说快说!可是又要修屯?”
  洪承畴摇摇头,隨后又点头,说道:“要修,修四个堡。”
  温体仁以及边上的熊文灿都嘀咕一声:“四个?”
  数量有点多,但若是小的屯堡,倒是可以直接批了,兵部反正是要问户部继续討钱的,四个几万两银钱一座的小屯堡这点销,倒不算是特別大的问题。
  杨嗣昌有些严肃地问:“多大的屯堡?”
  “都是些三十几人的小屯哨堡,但修堡只是小事,关键是孙传庭吃了败仗。”
  “什么?”
  败仗?
  在场眾人皆惊,熊文灿立刻发问:“孙传庭吃败仗?这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