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一路西进,步步为营!
  第222章 一路西进,步步为营!
  钱跃升朝著皇帝方向默默跪下,行大礼高呼:“臣钱跃升,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到了就別磨蹭时间了,快起来吧!”
  “谢陛下!”
  “皇商们在商会多少事情都有你一手操持,不容易吧?”皇帝开口,显露疲惫的口吻,令下方的钱跃升很想抬头看一眼。
  皇帝不像歷代明帝那样爱吃丹药,也不让太医折腾草药替他调养龙体,但皇帝的確不怎么生病,体格很好。
  “能替陛下和朝廷分忧,钱跃升纵然是自己累点,也是心甘情愿!”
  “嗯—..
  皇帝继续开口:“朕听闻商会僱佣兵已经有几千人去了非洲。”
  钱跃升对於皇帝暗中派了锦衣卫,在僱佣军中当暗哨是心知肚明。
  毕竟几千僱佣兵,朝廷的文官和皇帝自己,都会安插一些探子在里头。
  朝廷文官有自己的目的,毕竟文官现在抱团对付皇商集团,时不时地挑问题闹事。
  而皇帝是谨慎的控制,暗中派了些锦衣卫,皇商们是心知肚明。
  朱由检强撑精神,撑起自己的腰背,半边袖子一扫看向了他,让钱跃升起身后,开口说道:“朕早先与你交谈的,商会的皇商都要腾笔银钱出来,供朝廷支用,许久时间过去,现今腾出多少钱了?”
  殿內光线不算太暗。
  皇帝的疲惫根本无法全部掩盖於黑暗的环境里,边上的眾多太监默默无言,静静地站在周围,
  环境无声且肃穆。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钱跃升答覆道:“稟陛下,皇商们为朝廷是有报国之心的,一共给臣凑了四百余万两银钱,山东余家额外捐了金钱十万两,臣也从府上支用了一百三十万两银钱,总计一千余万两银钱给陛下急用。”
  皇商们不是没想过少给一点钱,毕竟商人哪怕有爱国想法的,也不可能拿出这么多钱白白给朝廷用。
  但先前枪炮厂的事情,皇帝是清楚的,每家愿意拿出多少钱財办厂,都隱瞒不了。
  有钱办厂,自然有钱给朝廷捐出来,皇商们自然不愿意在这方面惹来皇帝不快。
  至於朱由检的卖矿和土地,皇商们也並不会立刻回应,毕竟朝廷还没有设立澳洲衙门,仅有的使司乡镇都没有多少百姓,也没多少官兵。
  现在去收买土地,价值多少是存疑的,也许朝廷將来设外省后,因为迁民就把土地收回来也可能。
  这毕竟是皇权时代,崇禎帝很讲信用,下一任皇帝呢?万一皇帝在位的时候,都没设立澳洲外省呢?谁也不清楚太子或者说后来君王对此是什么態度,
  说白了,就是不確定。
  “一千余万两银钱?嗯—事情办的不错。”
  皇帝倒是还算满意,毕竟是一千万两银钱,这些商人还是拿出不少钱,足够兵部用到明年开春了。
  只要熬到来年开春,税银收上来,户部和兵部的窘迫就算是解决了。
  大明朝迁民已经过去很久了,陆陆续续拨发的粮食倒是断了,但是大明朝给南洋那些免税政策在,明朝这一整年时间,都没从南洋收上来什么正税折色税银。
  而明年的折色,户部甚至已经在算该收到多少银钱了,南洋明年会是折色正税的地区大头。
  想到这,就连朱由检看向钱跃升的神情,都好了一些,道:“这钱不少了,足够兵部的支用,
  你在商会那里办事,朕很放心,只是这么多钱,都想要多少澳洲的土地?”
  澳洲的土地相当辽阔,朱由检对此倒不介意给出些耕地和矿產,反正利润早晚进入税收,多少朝廷都有的赚。
  钱跃升则是鬆了口气,就担心皇帝嫌弃钱少,现在皇帝还算是满意,便立刻给皇帝表忠心道:“为天下万民劳心劳力的,始终是陛下您吶!”
  他脸上神情严肃、高尚:“臣与眾多皇商是心甘情愿地拿钱出来,给陛下用於国事的。”
  皇帝挑眉,这个意思是白送?
  他心里觉得有点不对,看来这些商人有其他想法,对此朱由检很感兴趣,忍著牙疼和疲累,嘆开口道:“天无祥瑞之相!便是朕中兴大明,这功绩这般大了,天地也没赏赐朕些什么好事,倒是让你们商人惦记著了?”
  “行啦,想要什么快说,朕不想耽误时间。”
  “是是是那臣便直言了。”
  在皇帝的注视下,钱跃升终於將自己的想法一一说出。
  说著说著,他甚至於有些兴奋,而皇帝犹犹豫豫,最后再三强调,这才同意这门“大买卖”。
  骑兵不断地在草场上驰骋,为首的十几名执旗手高举著日月旗和“祖”、“曹”字大旗,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作为先锋骑兵迅速地扫荡过去。
  踩碎地上的草叶子,並將雪水和泥土、草叶子混到了一起,泥泞不堪,隨后更多的大股铁骑踏过,踏的大地震颤,声如雷霆!
  哈萨克人只能是一路西撤,逃掉的就逃掉了,走慢一步都可能被明军追上,放箭射死后,被割掉首级。
  首级虽然不如过去值钱了,但三两银钱好岁相当於一个月的银,这可不少了。
  在侯世禄、侯拱极两路明军惨败,折损到只能调回以后,孙传庭是第一时间就进行了调兵遣將,重新调整了军力部署。
  他先是將祖宽的五千人从中军部分里拉上来,给他拉上去打击扬吉尔汗的哈萨克骑兵,並调回来了二曹,都压上去给他一路西进。
  一路西进,中间只管杀!
  步步为营,隔数百里修一屯哨,孙传庭再安排宣大步卒占据当地,
  孙传庭后悔的是自己的分兵时候,战线拉的太大了,像是两路不同方向射去的箭头,还一时半会儿任一路都难以取得大胜。
  蒙古人其实逃窜起来,能被吴三桂、贺虎臣留下来彻底消灭的蒙古人是极少的,也就是些盘踞野山苦守的准噶尔靶而已。
  二曹打这些人,对孙传庭来说,简直是杀鸡却在用牛刀。
  曹文詔和曹变蛟,两个万人敌跟在吴三桂后头,给他做扫尾工作,去剿灭那些马匹饿死,留守山坡的准噶尔人,浪费了许多时间,滥用猛將用的太奢侈了这才致使他孙传庭吃此大败的根本缘由。
  所以他吸取教训,就做出了调回二曹的决定。
  北方直接交给吴三桂他们打就行了,实在不行,吴三桂和贺虎臣后头还有李定国。
  北方的吴三桂追杀准噶尔人,打得巴图尔琿台吉是抱头鼠窜,五千明辽骑兵在吴三桂的率领下,加上后续的贺虎臣相助,多次挫败了巴图尔琿台吉亲率数万轻骑的反打。
  看似强大的准噶尔轻骑,远不是披掛铁札甲、对弓马箭术也同样嫻熟的明朝辽东骑兵对手,贺虎臣也不是普通角色,他魔下有好几千人,实际上都是林丹汗的精锐韃靶骑兵。
  这些人不会说因为明朝统治漠南,就想著跟明朝老农民在蒙古或者河套进行耕种小麦、土豆的,这不符合他们喜欢驰骋草原的天性。
  这些人的生存就是朱由检的问题,他当时的意思就是收下这些韃靶人,慢慢当做归汉蒙古来用毕竟都是精於骑射的老卒,蒙古人天生能骑会射,只要披上札甲就是明军精骑,是很优秀的骑兵兵源。
  贺虎臣带著这些人打仗,配合吴三桂,搅得准噶尔是一路跑,他本身也打不过林丹汗的兵,毕竟林丹汁的牧骑就骑射上比起他也是能占据上风的。
  打不贏吴三桂这帮在南洋杀得户山血海的辽东人,巴图尔琿台吉是带兵一头扎进了沙俄控制区域,也是將吴三桂和贺虎臣一直引到了托木斯克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