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第二百二十三章 撤兵 不和谈
  第224章 撤兵 不和谈
  曹变蛟也是下了马,立刻伸出双手捧过令信翻开包裹的皮布,摊开观看,一边对说道:“刘刀子!你带这位兄弟去营寨那,领几匹哈萨克那夺来的上等快马给他。”
  “標下遵令!几位兄弟,那便跟我走吧!”
  一个家丁亲信立刻答应,隨后对传令旗官招呼道。
  “小人谢过曹总兵!”那旗官大喜,连忙让手下人跟上,就大步跟上了前头走的家丁,朝曹部营寨走去。
  孙传庭经常喜欢亲自率军作战,所以他和洪承畴有些不同,並不会说动不动就发令信,去指挥魔下总兵官的行动。
  经常就是隔了一个月或半月,才有一次总督府调兵的命令到前线总兵官手里,加上中间的路途和各镇距离越来越远,半个月得再加上一多半的路程费。
  沿途的哨堡暂时是满足不了驛站的作用,哨堡的驻兵和马匹,依旧是只能满足朝廷大军粮秣需求,將粮食一袋袋的填满哨堡,是没有多余的骑兵可以通信。
  靠看一人三马的辽东铁骑精锐传信,是孙传庭的无奈之举,毕竟他作战需要,必须令信能够顺利到前线將佐的手中仗打得火热的时候,出现许多次传令兵失踪的事情,这使得总督府传令各镇相当麻烦,
  传令兵都很多人对此不满,兵备和太监把修更多驛堡的意思递到兵部,都被压下来。
  如此一来,有几匹好马对於传令兵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关乎性命。
  “让我们撤回阿克套?”
  曹变蛟面色不大好看,有些不能理解孙传庭的军令。
  他们打到咸海可不容易,算上自己叔叔曹文詔和祖宽的大军,伤亡已经不下四五千骑了。
  付出这样的代价,若是放手回头调兵,实在是令人泄气。
  但是曹变蛟也明白一点,那就是他们杀得太深入,距离中军太远了,孙传庭作为总督军事,要保证不会出现什么意外情况,也是只能调回他们。
  军令已经传到,曹变蛟自然不可能不遵令,立刻是叫来游骑家丁,將消息传递到其他两路官军,並停止安营扎寨,立刻收拾之后,连夜就走。
  明朝的铁骑来去如风,一人双马跑起来,一天时间监视的哈萨克人骑兵就找不著明军了。
  明军一路东归的同时,也在孙传庭无可奈何的要求下,將退出的区域草场,用所携带的石漆全部烧毁掉,是力求来年这些草场无法生长出肥沃的青草,哪怕长出来一些零零散散的草,也是的。
  但这样的代价並没有令扬吉尔汗感到难过,反而令他魔下的哈萨克反明同盟都是激动、欣喜,
  都为他们能够战胜明朝而倍感荣耀!
  虽然.——
  他们並没有取得什么像样的胜利,最大的胜利是扬吉尔汗自己乾的,也就是河谷之战打贏侯世禄和侯拱极,除此之外他们也就是获得一些零碎的小战役而已。
  刚刚还损失了五千多人的前锋骑兵,他们几万骑兵都不敢去搭救。
  即便是一路败,但明军的確是撤离了·
  还不仅仅是撤个三四百里那么简单,原先凶猛如虎狼的明军是一退近两千里,从咸海的位置,
  一路跑回了阿克套和博佐克。
  几路明军都退了,並且从烧掉草场的方面来看,扬吉尔汗以及眾多同盟的参谋都认为,明军短期之內是不会继续西进了,这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让他们鬆了一口气。
  明军非常喜欢夜袭,牵著马一直走到离哈萨克人营帐近了,再上马发动夜间袭击。
  当明军铁蹄践踏的奔雷声响彻夜里草原时,哈萨克人再反应就晚了,接下来就是营啸,然后被屠戮,接下去就没有还手之力了。
  这段时期明军铁骑带给眾多哈萨克贵族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扬吉尔汗甚至於是夜里无法入眠,担忧明军突然从哪儿冒出来夜袭。
  现在明军一撤,撤的风驰电再也难找了,所有人都从紧张的环境里释放回来,变得十分放鬆。
  而在明军这里,孙传庭是收缩了前边的总镇官军,给这些边军收回到他能够完全控制的区域,
  打的太靠前,一旦出现失误中军无法及时的驰援,其次就是兵部的敦促。
  一千多万两银幣拨到兵部就有九百多万,但是拨发军需和军餉,其实也是不了多久,尤其是吴三桂这一仗杀到了边外,杀到了托木斯克要塞!
  光是他这一支官军,就有三万大军,虽然並不是全都集中到了托木斯克要塞,但沿途的到底是小数量,大数量的骑兵单位、精锐战兵,到底是集中到了沙俄边外。
  这些人让明朝的损耗相当大,兵部很难说视若无睹,这些人太远了,再加上贺虎臣,这笔费比之前还要贵!
  孙传庭不能说一直就无视兵部的减负要求,也是顺应兵部的回执疏言,將兵力布置收缩回来,
  把兵压到了哈萨克汗国的东部边睡。
  这样他既能减少大量的运粮费,又不至於再闹出什么乱子。
  朝廷怎么说,封疆大吏也是要听调令来办事的,孙传庭可以特殊,是因为皇帝的信任。
  抽调兵马回来,也不商量和谈,这倒是皇帝自己提的。
  和谈?
  皇帝可以让明朝和莫臥儿这种南洋大帝国谈个和议,纯属是因为莫臥儿的体量摆在那,是个不容忽视的存在,饭要一口一口吃,吃多了容易撑,这是一种现实考虑。
  而哈萨克汗国?
  仅仅是因为大明现在缺点钱,否则皇帝忍著內帑都够撑著打下去了。
  大明朝不是打不贏哈萨克乃至加上准噶尔的,这些都是地广人稀的中亚小汗国而已,
  不和谈,但不接著打大仗,允许保留一部分官军,其他军马从准噶尔和哈萨克那抽调回来,减少行粮和高额贴补的军费用,这是大明需要的。
  相对来说,孙传庭是挺遗憾的,这一趟拿到的东西相比起打漠北或者打八旗,少太多了。
  明朝在这场战事中,得到的最多就是土地,一望无垠、无边无际的流动性沙漠,此外就是几万匹的西域马,这些大马体格健硕,肩高要比草原马高很多,倒是笔不小的收穫。
  明军除李定国和吴三桂一路之外,其他官军则撤回明朝或者漠南,这一轮的征战就算是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