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奄美大岛登陆战(中)
守岛大將是岛津家的家臣上井景胜,他在得到敌袭消息的时候,就召集了倭兵,也是很快就赶到支援过来准备抵御登岸的明军。
虽然今年他才只有二十六岁,但却参与过岛原之乱的平叛,並不是没有战绩的新人將佐。
有许多人亲眼目睹了他在一场小战役中,有过以一敌三,用武士刀阵斩两人,俘虏一人的耀眼战绩。
他在岛津家的这些年名头不小,也是被挑选出来守卫奄美大岛,都认为他是最合適的人选。
上井景胜一看到自家炮台被明军炮舰上的重炮挨个点名,炮阵炊烟畏畏,四分五裂,被打的到处是炮体残片,立刻决定放弃岸边滩头,挥舞所配倭刀,带人快速退出战场,並大声喝令眾多倭兵道:“撤退!所有人跟我撤退!我们到岛內继续抗击明军!”
残余在炮阵上,没有被火炮和炮阵火药打死、炸死的萨摩藩倭兵,均是一副灰头土脸的模样,被人扶著从阵地上撤离,跟隨上井景胜的主力倭军撤向大岛的內部地带。
明朝舰队於崇禎十八年的四月十日,先行在途中摧毁了萨摩藩的运粮舰队,
並在奄美大岛和德之岛登陆。
明军的速度很快,数千明军在舰队控制海岸后不久,便划小船迅速地抢滩登陆,在岸滩內里两里距离开始构筑营寨和防御工事。
这些明军操练已久,训练如何登陆,如何与倭兵斯杀。
明军迅速登岸,却没有遭遇倭人顽抗,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先是数千陆军步卒与水师舰队的火枪水兵一同登陆,安营扎寨之后,由总兵刘泽清率领一千骑兵和六千明军主力,向奄美大岛內追击倭军。
夜不收与明军主力只隔著五里地,並且是由一人三马的弓骑兵为主。
明朝南方对付倭兵最擅长的,其实不是浙地官兵,浙江官兵之所以被认为是对付倭兵最厉害的,主要是因为戚家军。
戚继光对付倭寇很有一手,但其实戚继光是山东登州人,十七岁就开始在山东任职,沿海明军抗倭是歷来就有,其中除去边镇强兵以外,明朝最抗倭本事最厉害的其实山东的登州兵,也就是登州卫营。
而戚继光与其父亲所在的,其实就是登州营。
刘泽清虽然没有和倭兵有过作战,但他和祖系將领中的祖大弼有过交流,就有祖承训过去对付倭兵的手段。
他分四阵,一百四十余人的游骑巡哨在前,都是穿布面甲和披掛甲的双甲骑兵,后部依旧不是主力,但却是六百多人的骑兵主力,再之后就是二百五十余人的弓箭、火枪骑兵,以及大队的明军步卒,最后才是明军火炮营。
刘泽清部徐徐向前,沿山峰的缓坡,安排常年山地丘陵纵横的明军去侦查敌人可能有的伏兵,进军不快,並伐木烧山,驱杀野鹿。
他小心谨慎,官军们谨慎地一日之內行进三十余里,探索倭兵行踪,和上井景胜玩起了猫捉老鼠。
明军装备显然远比倭兵要好的多,有千名裹著明盔明甲的弓马铁骑,还有大量火枪手和铁炮,但就是十分小心。
倭兵什么厉害?
並不是他们犀利的火枪和悍不畏死的精神,而是他们极其擅长打伏击战!
倭兵就在於利用地形来杀伤敌军这方面,极其厉害,像海汀仓之战,朝鲜极其精锐的“六镇铁骑”,事实上就是被倭兵埋伏彻底歼灭了。
要知道这可是朝鲜当时最精锐、最强悍的弓骑兵,连面对当时的建州女真都无惧色的存在,弓马嫻熟,个个都是铁甲骑兵。
虽然比不上李家的三千辽东铁骑,但確实是非常精锐,可这么精锐的弓骑兵军队,一次伏击就被日本军消灭乾净了。
开始打的好好的,加藤清正被打得满头攒看箭矢,但就是利用仓房掩护,他將韩克诚手中骑兵的进攻给被击退了,並最终埋伏一举歼灭了这“六镇骑兵”。
这些例子都是倭兵擅伏的表现。
可是刘泽清也並不惧怕倭兵,甚至有些轻视。
一来他是山东出身,耳濡目染的情况下,多多少少知道些老的备倭兵说过抗倭,他们是怎么对付倭寇,刘泽清是知道一些东西,他的行营就是防止理伏的一种防范。
前头部队都是他的精华,即使被伏击,一百四十多个铁人似的精骑,哪怕真没跑掉,也能依靠一身双甲,试试倭铁炮队的弹丸,扛住许久。
之后他的重骑兵就在后头跟著呢,六百多弓骑兵,任凭上方倭兵又能如何?
至少也能再多撑两个时辰吧?
两个时辰足够他的大队步卒再杀进去了,几千大明精兵杀入,不管是什么样的敌人,都会被明军的步子碾碎。
事实上,后续的发展,与他想的多少有些不同——·
上井景胜並未向下遁逃,而是直接就跑到了汤湾地带的一座山上,他並未与刘泽清预想的进军路线重叠,先和萨摩藩的倭兵廝杀的,並非是披掛双甲的精锐哨骑,而是刘泽清派去沿山侦查埋伏的侦察兵。
差不多三十来个步卒,他们脚程很好,很快就追踪到了敌情,但他们不知道,他们到了上並景胜所在的几支撤离队伍之间,一个极其尷尬的位置上。
前面是没被发现,而等明军发现自己周围都有人经过的痕跡后,其实距离明军被倭兵发现,也就不远了。
这一路三十来个侦查兵,是一个都没跑掉,战斗中就被杀了十几个,其余的在被倭兵拷问后也杀掉了。
等到刘泽清得知一队侦察兵没能跑回营时,上並景胜对明朝主力的伏击是已经开始。
而这次上井景胜伏击到的自標,正是刘泽清的本镇大营!
起晨的时候,岛上刘泽清带兵进军,他坐在一匹骏马上,周围旌旗招展,明军势头很盛,家丁们披掛整齐地追隨在他周围,一些手持日月旗的官兵走的稍慢些,打量周围的树丛。
几千官兵中有著大量火枪兵,有的人是手托著枪托,枪头朝上,挺著刺刀快步行军,有的人则是双手托著枪体,懒散地跟隨队伍行军。
为数不多的马队就在缓缓前行,直到有人迅速跑过眾多官兵,一路跑到队伍前头,追上了刘泽清稟报了侦查斥候失去通信的消息。
“什么?侦查的兵卒没有归营?这么重要的事怎么如今才稟报上来?”
对於营官的回稟,刘泽清相当吃惊,立即看向四周,命令式的喝道:“都给本镇停下!都停下!”
前边的官军们纷纷止住步子,而后头的官军也是纷纷停留,很少有人还在朝前走而撞上前头同僚的,明军军纪已经好了很多。
“全军伐木驻垒,哨骑何在?去將前部两队官军调回!速度快“”
眾多官兵看著刘泽清,有些迷茫。
话音未落,一侧山坡密林中是枪声响大作,火点子顿时打来,打倒一大片明军!
至少有二十几人当场就被火枪打中脑袋,铁盔中丸洞穿,当时就死了。
另外还有四十人受伤,几个骑兵被火枪打到跌下马来。
“敌袭!有倭贼!”
“有倭人在山上!向山坡开枪!”
“有敌人—
明军稍显混乱,但家丁们很快就控制了军队,他们在刘泽清的指挥下迅速拔出腰刀,强迫火枪兵朝著山坡射击。
两边都一直在射击,明军不断有人被火枪击中,但是明军向对边射击其实是盲射,毕竟坡上密林处是看不到人的,而倭军就都掩藏在密林里,有树木的遮挡,占据著地形优势。
但明军即便是吃了前边的哑巴亏,也依旧有著相当大的优势。
这就是在人数上,这路主力明军是占优的,损失百八十人,对於明军主力而言不算什么。
这些本镇步卒官兵就是刘泽清的主力军队,是有六千多人,这样一来,双方对射上面,哪怕枪械效率相当,明军的射击也比倭军射出弹丸更多、更密集。
而且明军野战经验丰富,很快就陆续调整队形,並向一侧山坡射击。
明军虽然看不到人,但凭藉黄铜弹不需要清理枪管,打完三发匣內子弹后,
只需一一推掉三枚弹壳重新填充即可,效率至少快了上井景胜魔下火绳枪一倍!
弹丸如同雨点,凭藉著火力优势,刘泽清的主力明军竟反而压制了伏兵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