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德川家的援助船队
整个西伯利亚的部落,都要被明军强拉硬拽的从各部落中拉走人丁,其他还有一些远东的楚科奇部落,也是被明军驛堡直接有一队队的押送走当地蛮民,丟去兵部登记造册。
胆敢反抗明军官兵抓人的,就地斩杀算是最好的结果,要是落到发配西伯利亚,替明朝种土豆或下矿挖掘金子,那可真是生不如死。
驛堡的铁骑先是向那些,还不大通晓汉语的蛮民部落传达了朝廷的旨意,隨后就带走了这些人。
兵部在北方的小吏们会將这些蛮民登记发放兵牌,最后让官兵驱赶著他们,送去长城的边关。
这些人会被清理乾净,发放衣,然后被一箩筐的送达海边港口。
最多的部落是像古贺图这种只有一二百人的小部落,这种小部落会一下子按十丁抽一的方式抽走了十四人,而大一点的部落,如吉墩达部落,则是五丁抽一,一下子拉走了一百三十九人,只不过这种大部落还是比较少有的。
其中就有阿纳克这样的年青,就被明朝官军强行拉到队伍中,途中的每天只给两顿饱饭。
陈奇瑜接到朝廷的旨意,不接受调停,並且要加码!
由阁臣杨嗣昌接任了东洋巡抚,主管东洋的事务,配合陈奇瑜继续对岛津家作战,並且杨嗣昌也將自己的消息传递到了陈奇瑜手中,令其也是方方没想到。
五万北方蛮兵被明军当做耗材,点齐了人数以后,在登莱二港装上船舰,由杨嗣昌督管各营精锐水师舰船,这些蛮兵就会配合一万海军官兵,一同组建新的水师舰队去巡视江户湾。
崇禎十八年的十一月二十日,杨嗣昌部从登莱二港出击,在隔月的十三日便直抵琉球,短暂补给了粮食之后,再次出海。
倭国的渔业一直以来都极为发达,作为真正的岛国,在江户湾的周围一圈都是渔船。
相比较起明朝的那些几百吨、上千吨的几层商船,倭国的船只大多的是民用的划船,很少有大型的商用船只,即便有,也只有区区百余艘而已。
毕竟造船业上,大明有的是可以砍伐的大树,从南洋不要钱似的往明朝境內拉,还有就是大明自己重税收取木製房屋构造的政策,明朝的船只非常大。
而眼下正有四艘商船正在一前一后,缓缓地驶出港口,正在升起绳帆,提高出港的速度。
这四船都打著德川家的家徽,並且满载的货物多是黄金、白银等结算货幣,另外还有倭刀、火枪国崩炮等兵器。
这四船的货物,是德川家运往岛津家的一笔援助,金银是给岛津家用来结算军、招募新兵和阵亡抚恤的。
萨摩藩现在每天都有几十上百的战死士兵,急需用钱、用人来继续支持战爭,而上面成箱的火枪和国崩炮,是德川家直接给萨摩藩拿来抵抗明朝的。
所有的货物价值,幕府都用做岛津家的债务来扣算。
这些国崩火炮都是德川家光这些年从明朝买来的旧炮,铸铁打造,炮管粗长而结实,並且有轴承轮轂的炮架,是標准的野战火炮,也是这些年列装倭军最多的国崩。
相比起欧罗巴商人售卖的火炮,明朝的火炮价格虽然要贵的多,但毕竟加了轮轂轴承,可以用倭马拖拽,炮架不单独售卖,也只能馋炮架而购买明朝火炮。
这些昂贵的野战火炮,四船上每船都装了二十门,也是德川家光下了血本来支持岛津家,或者说,向內藩们和明朝都彰显出部分自己的实力。
战场上的效果如何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態度。
海上是略有风浪,船帆一升起,速度便立刻肉眼可见的提了上来,用力绑好桅绳,內藤田久用肩头上的白布毛幣,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边上是他的好友宫本田重,他正在眺望东京湾上鸥鸟飞翔,渔夫出船的美丽风光。
不得不说,人口已经达到近九十万人的江户,已经在人口和財富上远远甩开了日本京都,有了后世东京的早期雏形。
远远的从海上看上去,江户的港口相当繁荣,江户湾上的船舶数量也很多。
而为了满足町人和武士贵族们的食用需求,港內多有出船的渔夫,早去晚归的带回些鲜鱼。
倭国因为宗教以及传统文化,对食肉方面是有天然克制的,为了避免口腹得不到满足,少吃陆地动物的肉,而更青睞於吃鱼肉。
吃鱼,在倭国是不受传统文化限制的。
“江户—真的很美啊!”
內藤田久由衷地感慨道:“宫本!听从你的吩咐来为德川家干活,不仅铜钱多,还有幕府的好屋子住。”
“舒坦吧?那就好好感谢德川大人的照顾吧。”
宫本田重对他笑著说,但再转头看向海岸,眼中很快显露出,隱隱中的忧虑之色,再次开口低声喃喃道:“江户,我一定要活著回来。”
那里有个女人,他的未婚真爱,在等他宫本田重活著回来。
海风吹拂他的额前乌黑纷乱的头髮,內藤用力伸手在他肩头拍了拍道:“好了,你別多想了,
等事情结束,把货物运到萨摩城,我们就可以回来了。”
宫本田重点点头,离开了甲板边,开始收拾货物,一边提醒道:“听说先前很多去萨摩城的船只,都被明国人半路上给扣留了,甚至会杀掉不少船上的人,所以我们必须要小心。”
“不用你提醒我也知道,我特意打听了明国人巡船的时辰,我们只要绕过那个关键时辰,经过萨摩城就没有问题。”
听到这样的回答,营本由重用力点点头。
的確是这样,明朝的舰队並不能完全封锁整个港口,毕竟陈奇瑜並没有控制整个萨摩沿海海岸,只是控制了港口,有巡船来回巡视,封闭海域。
这年头又没有雷达,根本做不到完全控制海岸。
他们只需要绕过巡船的控制,绕过巡船可能出现的时机,就没什么大问题,
船速渐渐因为海风大小,变得时缓时慢,高高的梳楼上,国海员需要警惕海面上的动静,时不时的换一个方位眺望,警惕任何可能出现的海面黑烟。
海面上有黑烟出现,那就毫无疑问是明军的巡船或者炮舰,正在燃烧煤炭或者石漆用蒸汽机急速航行,到时候他们就得立刻转向並且降帆,避免引起明国舰只的注意。
这段时间在倭国的明朝驻军已经陆续撤走了,德川家將之视作是明朝在给德川幕府压力。
撤兵象徵著可能的紧急情况,给予幕府很大压力,但德川家光以及眾多家臣都不认为明朝会继续加码,並针对和幕府爆发衝突。
倭国的民间一样不这么认为,毕竟明朝和倭国恢復关係,已经有十几年了,双方甚至於有一段时间的密切时期,不少倭国百姓对於大明都很有好感,尤其是大明朝现在中兴了,国威远播海外,
可以说许多倭国百姓都对大明有些心驰神往。
这种情况下,真的发生战爭?
不可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