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明末:崇禎二年重建大明 > 第三百二十二章 启用郑森,远征英格兰
  第323章 启用郑森,远征英格兰
  但好在並不是没有人站出来,给查理一世添一些希望,
  钱跃升站了出来,他作为勛贵,自然也出现在了朝堂上,並以大明商会会长的身份,是一直参与朝廷中央政务的。
  钱跃升大声道:“启稟陛下!臣钱跃升有法子!但不知当讲—“
  “哦?废话少说,快快讲来。”
  皇帝面色平常,並没有感觉多惊讶,而是让他直接说出来。
  钱跃升直接开口道:“是,臣以为,对於陛下而言,出征英格兰,可以说对我大明而言,是利大於弊,且並非没有利益可用。”
  “钱侯何出此言,何来益处?”
  “就是!简直可笑,一旦出兵,便是上千万两银钱的费,还不谈我大明出动大军,自费粮秣,这英王其国又不会替咱们付帐。”
  “这钱侯不会是想让陛下打下英格兰,隨后想要依靠其港口,吃下欧罗巴的贸易吧?”
  各种声音都有,钱跃升对这些臣子躬身,隨后又对皇帝开口说道:“陛下,这千万销,换取一个五百万人的小国作为附属,替咱们监视欧洲,这买卖想必,不亏本吧?”
  皇帝嘴角一翘,点头表示道:“钱爱卿此言,正合朕意,朕也是这么想的。”
  皇帝见话题被撩开,便立即看向了下面的英王查理一世道:“朕欲西征,却无利益驱使朝臣、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大军,但朕有一好法子,便是要你们英格兰加入我大明藩属,要你们的伦敦作为我大明的城郭,这个交换不知道英王如何决断?”
  查理一世一头雾水,而边上的翻译提到皇帝的问题后,他面色一变,但他並没有拒绝,而是开口问道:“不知道皇帝,我们能不能谈成一个更加合適的交换?”
  “同意,或者拒绝。”
  皇帝並没有给他多余的选择,而是开口简洁的说道:“朕在打下英格兰,贏得战爭之后,你查理一世依旧可以成为英国国王,而你们的首都必须由我大明官兵驻守城防,永远定都在伦敦。”
  “並且你们英格兰还得成为我大明明藩之一,不可擅自脱离。”
  皇帝的话不长,但已经將条约的大意提及了,他的话说著,令英王查理一世也陷入了思考,他並没有思考多久时间,就主动开口道:“为了英格兰,我答应伟大的明朝皇帝陛下!愿意加入您的治下。”
  皇帝对此很满意,立即安排礼部起草詔书和契约,英王也在契约上签署了自己的名字,双方达成了契约。
  明朝的契约现在显得格外格式化,皇帝对于格式这种东西,是有一点认同的,同一种格式写出来的东西,至少入眼就会很舒服,很容易认同进去。
  后世对於八股文有那么多的反对,其实是因为清初的改动,八股和文字狱绑定在了一起,而在大明,其实是不绑定的,甚至於民间一些书籍会辱骂皇帝,这种事情在清初根本就是难以想像。
  双方签订契约,盖上玉璽,算是正式生效,
  这一次皇帝主动承担了一部分的出钱,他的意思很简单,这次的答应保下英王,主要原因其实还是皇帝自己的原因,这一次出征渡河,去那么远的地方攻打英格兰,出钱朱由检是愿意用內帑付一半的费用的。
  至少一大半,直接就从皇帝的內帑出钱,並且出哪些兵,皇帝也提到了,让郑芝龙之子郑森总督英格兰军务,授封西洋提督,封镇国將军,出动福建水师官兵十万,福建地方骑兵五千人,崇禎二十三年的七月前出兵。
  朝廷对於郑芝龙的调兵令,一直就有,郑家在南洋势力庞大,这些年也是不断地被朱由检用各种名义拆分,像郑芝虎、郑芝豹就都被朝廷当做南洋分舰队、吕宋分舰队的地方长官使用,而现在朱由检要把他的儿子郑森,也拆出来用。
  福建水师自从皇帝彻底控制之后,郑芝龙的兵力一直被朝廷限制著,其实一共也就是七万人左右。
  这些人已经不再是海盗出身了,因为老卒都已经被明朝裁汰,现在的福建水师官兵,基本上都是后来训练补充进来的,因为新旧之间有磨合,战力依旧相差不大。
  郑芝龙就没有动,但是动用郑芝龙的儿子郑森,也就是后来歷史中,出现过的朱成功,此刻並未赐予国姓,並且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似乎也没有变成郑成功,依旧用原名郑森。
  皇帝对於郑森一直都很关注,前些年自己的公主嫁人的时候,就考虑过李定国或者郑森,只是可惜的是,郑森当时已经娶妻,在这种情况下,皇帝也不好意思给他再谈此事。
  郑芝龙虽然对於结亲皇家很感兴趣,但是对於这种遗憾也並没有太作计较。
  双方都没有计较的事情,也不耽误皇帝对於郑森依旧有好感。
  他毕竟是一个有忠心的人,对於大明朝忠心耿耿,死后其子也为大明奋战过,可以说,皇帝对於郑芝龙可以没什么兴趣提拔,而对於其子郑森,是想尽办法给他提拔。
  这一次,一口气就要拨给他十万兵马,还有福建地方上的五千骑兵,可以看得出皇帝有多放心他。
  明朝要出兵渡过大海,去进攻欧洲的一个小国英格兰,也是对於先前皇帝亲口所提的承诺一个回应,这事情在民间掀起许多言论。
  十万大军?
  一下子要出动这么多兵马,皇帝还打算自掏腰包一部分出来,显然是让民间不少百姓都觉得纳闷。
  这钱怎么用的確不是他们的事,但是纳税的人可是他们这些平头老百姓吶。
  皇帝这些年屡屡对外作战,这些百姓即便有所不满,但因为真的有耕地多出来,而且还有非常多的耕地,他们也不会说什么。
  可是现在呢?
  这一次可是要打一个远隔万里重洋的小国家,一次还想出兵十万,这无论怎么说,民间还是有很多不满声音存在的。
  但是这些声音根本没奈何的了朝廷。
  现在朝廷对於舆论还是有一些控制了,像什么军情,都得经过朝廷兵部筛选之后才能刊印,否则机密的存档流落民间,就会让明朝的情报被敌国间谍得知。
  而现在,朝廷想要的是那些不满声音闭嘴,那这些人即便有不满,也提笔写字无法刊印,对於大明而言,这种不满也变得可有可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