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重生香江1986 > 第96章 96. 各方反响
  第96章 96. 各方反响
  新版《寻秦记》正式连载的当天。
  《凤凰日报》的主编万丰,专门改乘了上下班的交通工具。
  他没有开自己的车上班,而是选择了搭乘巴士。
  万丰从家中附近,一个销售《凤凰日报》的报亭路边上了车。
  他刚找了位置坐下不到一分钟,就听到车內有人议论:
  “,凤凰日报今天连载了一部新小说《寻秦记》,居然讲一个香江人穿越时空回到战国时代,好犀利!”
  “穿越时空?是华十一那种科幻小说吗?”
  “不是啊,上面介绍说是歷史武侠小说,我才看了开头,不过好精彩。”
  “你刚才说什么报纸?”
  “《凤凰日报》。”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谢谢,那我等下也去买一份《凤凰日报》。”
  万丰在公司附近下了车,心情变得十分高兴。
  刚才在车上,连续路过几个报摊点,都发生了类似的场景对话。
  好些乘客表示对凤凰日报连载的小说《寻秦记》感兴趣。
  一个现代人,穿越时空回到古代,那会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许多读者充满了好奇心,跟隨著项少龙的视野去了解古代的一切,代入感满满。
  这种现代人穿越回到古代的小说,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在香江读者的视线当中。
  那种新鲜感,是无与伦比的。
  那种新奇感,是极其震撼的。
  《寻秦记》从第一章项少龙穿越开始,就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好奇心,促使读者想要继续往下不停的看下去。
  回到公司,万丰一个上午心情都是极好。
  临近十点半,助理阿芳敲响万丰办公室的房门。
  “万主编,我们今天印的报纸全部卖完了,有报亭打电话到发行部那边催拿货。”
  《凤凰日报》的经营策略,一向由林嘉自己亲手抓。
  不过林嘉平时比较少在公司,所以很多时候,一些日常情况就自动匯报到主编万丰这里。
  万丰问道:“我们今天一共派出去多少份报纸?”
  助理阿芳回道:“万主编,今天派出去的有7万5千份,现在全部都卖完了。”
  这时,柳子良突然也敲门进来:
  “万生,客服部门今天的电话突然多了很多,全都是諮询《寻秦记》相关的问题。”
  万丰想了下,对助理阿芳吩附道:“阿芳,你通知印刷厂那边,今天再加印5000份,
  让发行部的人赶紧去提货。”
  “好的,万主编。”
  助理阿芳迅速下去安排新任务。
  万丰这才对柳子良说道:“阿良,你觉得我们明天印多少份报纸为好?”
  柳子良回道:“林生一向大气,《寻秦记》的吸引力你也看到了,我看明天可以直接加印到9万份。”
  说到这里,柳子良突然问万丰:“老万,你觉得这个夏鼎和林生是什么关係?这部小说,一般人可写不出!”
  万丰说道:“我也不清楚,不过,我知道我们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就可以了。”
  柳子良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实际上,万丰能够一直坐稳主编的位置,就是因为他在林嘉面前足够听话,不该问的事情,从来都不过问。
  万丰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所以一直都是老老实实的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
  相对来讲,柳子良可能更活泼一些。
  《寻秦记》在《凤凰日报》连载的第五天明报大厦。
  沈保新坐在金鏞办公室,感嘆道:
  “后生可畏,难以想像,他居然在短短时间內,弄出了一份日销量10万份的报纸。”
  金鏞隨手写下一句话回应:林嘉不可以常理度之。
  沈保新大表赞同:
  “林生確实不可以常理度之,我们的报纸现在日销量稳定在17万份,说不定很快就会被他的报纸追上。”
  金鏞先摇摇头,再点点头,大概也觉得矛盾。
  自从《鬼吹灯》在明报结束连载后,《明报》的日销量就下降到17万份。
  即使如此,《明报》依然是香江本土报业界的头一名。
  短期內想要挑战《明报》地位的业內同行,目前还不存在。
  当然,林嘉会是一个异数。
  沈保新再次问道:
  “《寻秦记》这部小说,你看过了吗?”
  金鏞点点头,拿过纸条写道:想像力丰富,十分精彩,或可一观。
  对於武侠小说题材,金鏞还是比较自信的。
  《东方日报》总经理办公室。
  何世明跟在身材姣好的女秘书身后走进了办公室。
  女秘书出去后,何世明向马成坤匯报导:
  “马生,我没有查到夏鼎是什么人,我们想要挖人也挖不了。”
  马成坤皱眉道:“凤凰日报的员工一个都不清楚吗?”
  何世明回道:“確实没人清楚。”
  马成坤摆摆手:“那这件事先放著吧,后续你记得跟进。”
  “好的,马生,请问你还有什么吩咐?”
  “行了,你下去忙吧,记得继续留意《凤凰日报》的动作。”
  何世明赶紧应下:“明白!”
  等何世明出去后,马成坤不由嘆了一口气。
  最近大半年,前有《明报》销量做歷史性突破,后来又有《凤凰日报》异军突起。
  两者让马成坤心力憔悴。
  《东方日报》不但没能恢復70年代的辉煌,处境反而变得更加难。
  最近一段时间,刚满三十岁的马成坤,已经开始有了一丝白髮。
  幸好,经过一系列的调整,《东方日报》的销量,终於稳定在10万份左右,总算没有继续往下滑。
  不过,现在《凤凰日报》的日销量,又往上窜了一截,让马成坤有些难顶。
  幸运的是,这次《寻秦记》横空出世,对《东方日报》另外一个老对手《星岛日报》
  的影响更加明显。
  只不过,《星岛日报》好像也没有太过在意。
  最近一年,《星岛日报》的负责人胡仙似乎沉迷於炒楼,对自家报纸的发展不大上心可笑的是,几家顶级报纸打架,却苦了后面一些小的。
  最近大半年,香江又有3家报纸倒闭,为其它同行贡献了一些人才。
  在这中间,《凤凰日报》大约是最另类的。
  它丝毫不受影响,甚至还稳中有升。
  因为《凤凰日报》是香江目前唯一一份横向排版的报纸,
  这让《凤凰日报》的读者群体,天然与其他报纸的读者群体分开。
  这也说明,《凤凰日报》能走到今天,也是林嘉敢於创新的缘故。
  如果没有这种差异化竞爭,林嘉相信《凤凰日报》不可能取得现在的成绩。
  马成坤现在每日也有追读《凤凰日报》的《寻秦记》。
  他已经不是几年前那个刚接手《东方日报》的初哥,所以马成坤很清楚。
  《凤凰日报》的日销量,后面肯定还会继续再往上涨。
  想到这里,马成坤知道自己和倪框的谈判,要儘快做出决定了。
  下定决心后,他抓起面前的电话,给倪框打了过去。
  《寻秦记》连载的第六天。
  林嘉在家中接到邵毅夫的电话:
  “六叔,有何关照?”
  邵毅夫也不拐弯抹角:“阿,我来向你討个人情。”
  “嗯,六叔你说。”
  邵毅夫问道:“《寻秦记》的电视版权,是在你手上吧?”
  林嘉苦笑:“六叔你可真会选时机。”
  “行,那等小说连载完毕,这电视版权留给无线。”
  “六叔,你看我能拒绝吗?”
  “不能,哈哈!”
  让林嘉吃,邵毅夫心情大好。
  掛掉电话,林嘉刚要转身离开,却没想电话又响了起来。
  “嘉竣,是我。”
  电话另一头,传来一个久违的声音。
  只有一个人会这样称呼林嘉。
  林嘉惊喜万分:
  “沈大哥,你要回香江了吗?”
  电话对面的沈行回应道:
  “对,四月底我就能回去,嘉,麻烦你帮我准备一套房子,这次我要带两个小傢伙回来。”
  林嘉自然不可能拒绝:“好,沈大哥,没问题,等你回来。”
  “嗯,投资公司的事情,等我回来再详谈,我先掛电话了。”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