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父皇,你的江山社稷儿臣接管了! > 第67章 一锤定音
  作为985和军校高材生。
  李坤有信心应对李大白的题目。
  熟读和背诵过唐诗宋词,和许多名篇佳句,不说信手拈来,隨便输出一部分绝对没问题。
  李大白想了想说,“九皇子,老夫也不是故意要为难你,这样吧,就以这御书房里的人和物作诗一首,你未来岳父苏西坡也在场,他也是大乾文坛大儒,自会看出诗词的优劣!”。
  转而又道,“给你半柱香功夫,可够用?“。
  大家都明白,现扬作诗,与情境勿合,確实有难度,许多名诗佳句都是字尊句酌,反覆推敲的结果。
  “李太传,你说给我多长时间?”。
  李坤望著李大白问道。
  “半炷香是有些急,那就一炷香吧”。
  李大白也不好意思。
  半炷香作一首诗自然可以,但要作出符合要求的诗词,却並非易事,胸无墨水,绝不可能做到。
  李坤却冲他笑道,“李太傅,您误会了,我的意思,无需半炷香功夫”。
  此语一出,大家目瞪口呆。
  但却,无人再发出嘲笑声。
  这几日,废物九皇子形象已经拔乱反正,撇开武斗场上碾压北莽使者不说,刚刚脱口而出的十六字加十字金句,己经惊艷到眾人。
  李大白自然吃惊。
  心想,年轻人就是不懂得谦虚二字如何书写,半炷香功夫,让老夫做出一首像样诗词都不易。
  “既然九皇子如此自信,那就开始吧”。
  李大白满脸写著不屑与蔑视。
  李坤也无所谓。
  他朝眾臣扫视一圈,又目光落在范宏泰身上脸上,看的范宏泰心里发毛,心想,不会拿我作诗吧。
  好在李坤移开目光,又看了看龙椅子上的李霸,李霸也有些小紧张。
  九皇子別拿自已不占优势的外貌作诗吧。
  让他鬆了口气的是,李坤目光移到了太子李璽身上和脸上。
  李璽看不得李坤犀利的眼神,大声道,“九皇子,你作诗就作诗,看我做甚!”。
  他恨不得与李坤大吵一架,好拖延时间。
  牛逼哄哄的,
  李泰斗允许你一炷香功夫,你自己却狂的没屁眼,半炷香都不要?
  就在这时,李坤打了个响指,说,“有了!”。
  眾人在吃惊中有些期侍。
  李坤说,“父皇,各位兄子和各位大臣,俗话说,自古皇家最无情,太子李璽三番五次想置本皇子於死地,所以,本皇子以此作诗一首,还请李大傅和苏院士给予指点”。
  做人嘛,
  该谦虚时还得谦虚,哪怕是假客气!
  李坤清了清嗓门,又说,“你们帮我数一数,看看我创作一首诗需要走几步”。
  隨即,
  边走边念,“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御书房內一片安静!
  有些老臣真的给李坤数起了步数。
  当李坤念完后,有人说,“七步,好皇子只用七步,就创作出一首诗来,当真了得,先不问这诗质量如何,就这速度,想来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李坤认得此人,是史官何进,也是苏西坡瀚林院一名史官。
  很显然,他是有意为之,是为衬好岳父苏西坡。
  好,站队自已的人,已经越来越多。
  许多朝臣开始窃窃私语。
  有说此诗扑素无华,从煮豆燃萁,联繫到兄弟手足相残,形象贴切,又生动有趣。
  太子党派也有贬低,说此诗像儿歌和顺口溜,用词平平坦坦,算不得好诗。
  不过有李大白和苏西坡在场,其他人也只能低声议论,谁也不敢公开站出来对此诗进行评头论足。
  苏西坡暗暗惊嘆!
  九皇子竟然在七步內做出如此佳作,结合这几日殿上殿下,太子处处打压和嘲笑九皇子,此诗太形象太贴切。
  任何人再怀疑此诗抄袭,那就是自己找不痛快,找大家攻击。
  作为未来岳父,他本应该站出来,用自己的理解对此诗进行解读,但苏西坡没有这么做。
  如此佳作,李大白不可能没有品读出来,作为文坛泰斗,如果李大白睁眼说瞎说,把此诗批的一无是处,那李大白平时表现出来的文人傲骨,就是一个笑话!
  李霸內心也是一震。
  九皇子七步作诗一首,他虽不是文人诗家,也不懂多少押韵修辞,而诗词表达的意思他懂,无非就是对兄弟间手足相残表示不满与悲愤。
  大家目光都盯在李大白脸上。
  李大白时而皱眉,时而口中重复诗句,似在慢慢品味琢磨。
  神情那是相当的投入!
  突然,
  他猛拍大腿,连声说道,“好一个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又继续解读,“此诗语言浅显,用意明畅,但,取譬之妙,用语之巧,真令人嘆为观止。好诗好诗!”。
  一锤定音!
  文坛泰斗发声,谁敢再质疑,也没那个资格!
  太子李璽满脸不悦,暗骂,“你个老毕登,我外公请你来,为我站队,你怎么能向著九皇子?再好的诗,你在心里认可,面上你也得把他批的一无是处”。
  李璽从李坤嘴里学到了老毕登新词语。
  虽不明具体意思,但大抵是骂人的话。
  李坤常常骂丞相老毕登!
  李大白不但肯定了诗作,还上前一步对李坤微微鞠躬,“后生可畏呀,老夫斗胆预言,九皇子仅凭这首诗作和刚刚二十六字佳句,便可立足文坛,齐身大家行列”。
  所有人都知道,李大白一身傲骨,连苏西坡都不放在眼里,以前在太和殿还骂李霸,什么时候服过人!
  可,今日却对九皇子弯腰鞠躬!
  李坤笑了笑说,“能得李大傅肯定,本皇子甚感荣幸,小时候在太书房,您亦为吾师,说明你教导有方”。
  文坛泰斗马屁该拍还得拍,以后有需要,可以请他替嘴,如果能把李大白拉进自己阵营,加上未来岳父苏西坡,大乾文坛將为我李坤发声。
  有时候,笔桿子和文人力量也不能忽视。
  肯定了九皇子,李大白又对李霸叩首道,“陛下,恕老臣眼拙,不识真珠,九皇子完全有资格,代表大乾参加中秋文斗!”。
  李霸只好做个顺水人情,大手一挥,“既然李太傅都认可九皇子,就这么定了”。
  说罢,冲赵海使了个眼色。
  赵海会意,手中拂尘一扬,尖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眾臣刚准备转身离去,只听李坤说,“父皇,儿臣有事启奏”。
  眾人一听,纷纷把目光投向九皇子。
  心里琢磨,九皇子这是要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