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江城烟火 > 第46章 丽岛花园
  建筑师们將贼扭送到中南路派出所,並以此向院领导发难。
  张院长终於亲口承认,筹资建房的报告被否。
  “不过,你们放心。我们院现在项目做不完,效益越来越好,你们的收入会越来越高,买一套商品房,对於你们来说,就是小菜一碟。”
  这位领导著实是画饼高手。
  连戴静婷都知道,工资增长,干不过房价增长的加速度。
  尤其是她所工作的鼎立建筑公司。
  摊子越铺越大,项目越做越多。她的工资由1000涨到1150,还经常不能准时发。
  肖总在三环买了別墅,据说还包养小三小四,但总在办公室里叫穷。
  “很多项目都是带资建设,我的钱都投进克了,再等等,下下个月就有钱了。”
  “甲方不给我结帐,我也冇得法,再等等。”
  肖然跳槽了。他擅长考试,建设系统的证,考了七八个。留下一个一级建造师的证掛靠鼎立,鼎立每年向他支付1万块。
  戴静婷不敢乱动,乱动可能连这不准时的1150块都没有。
  她想起顾印河的承诺,“今年年底之前买一套大房子搬进去。”
  苦笑,酒后的话谁信?
  魏宝珠生了一个女儿,卢宛寧给她打电话:“我升级了!哎呀,那傢伙小小的,皮肤都是透明的,好神奇,快来看快来看!”
  戴静婷念及卢妈的好,买了一套婴儿服,准备送过去。
  “我哥他们住在丽岛园桂园,快来!”
  珞狮路上的武警总队大院门口两个卫兵,一左一右,荷枪实弹。同一条路上的丽岛园门口两位保安,除了没有枪,制服款式不同,一样地站如松,目不斜视。
  门口有岗亭,岗亭里穿制服的保安很神气:“你找谁?先来登记!”
  曲径通幽,满眼青翠,如同进入一座大型的公园。
  浓密的树影之上,矗立著一栋栋橘色镶白边的高楼。
  一个推著婴儿车的年轻女人经过,握著车扶手的右手无名指,戴著一颗黄豆大的钻戒。
  “请问桂园怎么走?”
  年轻女人停下:“这里是樱园,你朝南湖方向,循著桂香味走。”
  走了一段路,桂香味扑鼻。
  楼下有门禁,戴静婷伸手按门铃,扩音器里传来卢宛寧的声音:“快上来快上来!”
  屋內人多,卢宛寧的爸妈,魏宝珠的妈和小姨都在。原来剑拔弩张的两家人,此刻一笑泯恩仇,热络地聊天嗑瓜子。
  第三代呱呱坠地,共同的血脉,拉近了她们的距离。
  也因为这套170平米的房子,卢妈豪置30万装修。
  豪宅豪装,魏妈在同事亲戚们面前,赚足了面子。原来说气话,要和女儿断绝关係;现在,乐呵呵地带著换洗衣物,过来伺候魏宝珠坐月子。
  小姨借打下手的由头搬来,过一下住大豪宅的癮。
  红色的原木地板光亮得能当镜子用,家具也是红木的,厚重稳当,彰显家底的殷实。
  戴静婷要套鞋套,卢妈过来,一把抓住她的手:“不用不用。”
  拉著她到一间臥室,关上房门,从口袋里掏出一卷钱,塞到她手里。“我刚从银行取的乾净钱。”
  戴静婷推辞不受。
  “你结婚,我都不晓得,我一点心意。你要不收,阿姨会生气。”她嘆口气:“丫头,我是真喜欢你,希望你做我媳妇,可惜冇得缘分。”
  她把钱塞到戴静婷的裤兜里:“看到你,就想到我年轻滴时候。能吃苦,不服输,有股子不依不靠滴狠劲,你读书多,將来肯定比我强百倍。”
  戴静婷不明白,卢妈为什么这样说,这些特质好像和她不相干。其实,她很迷茫,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將来会干什么。
  敲门声响起,卢宛寧探进脑袋:“你们躲在这里搞么斯?”
  抓起戴静婷的手,拉到主臥。
  魏宝珠侧身朝里,床头柜上堆著几盒红桃k(当时流行的补血保健品,丽岛园由红桃k集团开发)。她身旁的襁褓里,躺著一个小婴儿。
  “你看你看,”卢宛寧在小脚板上划了一下,又用食指拇指夹起小胳膊。
  小脚丫小手指晶莹剔透,像果冻一样。
  戴静婷忍不住,用手戳了戳,柔软有弹性。
  卢宛寧满脸欣喜:“是不是很神奇?”
  “你们要是喜欢,自己克生撒,莫把我滴伢当玩具。”一个冷漠的声音传来。
  魏宝珠翻过身来,面无表情地看著她俩。
  “摸一哈也不行?”卢宛寧翻白眼,拉著戴静婷出来,钻入另一间臥房。
  这套房子,三间臥室朝南。玻璃窗外,南湖碧波荡漾。
  “你哥呢?”
  “他忙,出差。”卢宛寧撇嘴:“也不晓得真忙还是逃避,嫂子生伢到现在,都没看到人。”
  难怪魏宝珠生气。
  卢宛寧也憋了一肚子气:“我妈早就盼望抱孙子,结果魏宝珠滴妈不让她带,她那个小姨还做得过分,我爸妈一来,拿著酒精壶朝他们身上喷,说是消毒。现在,她们反客为主,这里成了她们的家。”
  別人的家事,戴静婷不好表態。
  “我劝我妈,乐得当双手掌柜。”卢宛寧发了一会儿牢骚,自己调整情绪:“算了,不说她们,走,我们去吃罗田吊锅,然后带你去个好地方。”
  卢宛寧所说的罗田吊锅,位於丁字桥,省公安厅对面的一条街上。
  餐馆装修古色古香,咖啡色带纹理木製门楣,上掛两只红灯笼。推开门,一股冷气扑来。
  “良心店家,开空调了!”
  两人在靠窗的位置坐下。时间尚早,只有一两桌顾客。
  “做事不积极,吃饭第一名,哈哈哈。”卢宛寧对尘世烦恼,愁不过三秒。
  一个戴布头巾,系同色围裙的服务员端上来一只炭盆,木炭烧得旺,红艷艷,窜著小火苗。
  隨后,又將一只带鉤子的铁架放在炭盆上。
  “火锅吗?”戴静婷问。
  “火锅嘛,是四川重庆的叫法,北京叫涮锅,江浙叫暖锅,广东叫打边炉,东北叫铁锅燉,湖北的,吊锅也。”
  称卢宛寧为吃货,实在有些委屈。她的业余时间,身体力行美食实践,还致力於將地域文化上升到理论高度。
  传菜,换了一个年轻小伙。脚步急促,双手拎著一只大铁锅跑来,掛在鉤子上。
  浓郁的腊肉香味,带著热气扑鼻,汤色纯白,咕嘟咕嘟冒著泡,点缀著几颗红米椒,一把青蒜和香菜。
  白色的鱼丸,白色的肉糕,透明的腊肉,大块的腊鸡腊鸭,白色的笋乾,千张、豆腐……
  连猪蹄都是白色的。
  戴静婷只吃过酱猪蹄,这种做法还是第一次见。不会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