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人在香江:我自己就是豪门 > 第52章槓桿理念背后的赏识
  沈弼全神贯注地审阅完那份阐述槓桿收购理念的文件。
  隨著阅读的深入,他的眼神愈发炽热,当看到关键之处时。
  他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震撼,不禁脱口惊呼道:“哦!这简直是天才的理念,实在太不可思议了!”那声音在空旷的办公室里迴荡,充满了惊嘆与讚赏。
  他的眼神中瞬间爆发出兴奋的光芒,大脑如同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脑海中已然勾勒出一片全新的金融蓝图。
  这份创新理念就宛如一道曙光,照亮了传统金融的灰暗角落。
  紧接著,他便毫不犹豫地拿起办公桌上的內线电话,声音沉稳而有力地说道:“去把那个叫袁田帆的年轻人,马上带到我办公室来。”
  “好的,董事长。”电话那头,秘书恭敬而乾脆地回应道。
  作为贴身秘书的他,深知董事长此刻的兴奋与急切,在掛断电话后,便立马让袁田帆去面见沈弼。
  没过多久,袁田帆便怀揣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小心翼翼地踏入了沈弼的办公室。
  儘管他身为滙丰信贷部的主管,在银行內部也算是身居要职了,但走进滙丰银行董事长的办公室,这还是破天荒的头一回。
  此时此刻,他的內心犹如揣了只小兔子,激动得怦怦直跳,整个人的神经都紧绷到了极致,语气紧张地说道:“董事长好。”声音微微颤抖,泄露了他內心的紧张与敬畏。
  沈弼虽然是个鬼佬,却对华夏文化有著深入的了解,早年丰富的军旅生涯,不仅铸就了他强健的体魄,也造就了他直爽豪迈的性格。
  所以在日常工作中,他的行事风格向来都是雷厉风行的,从不拖泥带水。
  此刻,他目光如炬,单刀直入地问道:“这个槓桿收购理念是谁提出来的?是你吗?”
  犀利的目光紧紧盯著袁田帆,仿佛要洞察他內心的每一个想法。
  袁田帆听闻此言,犹如被一道电流击中,迅速调整状態,强自镇定下来,急忙摇头解释道:“董事长,不是我。
  是鸿运集团的江伟杰江生提出的,他准备收购英达集团,不过由於资金方面存在不小的缺口,所以萌生了这样的理念。”
  他一边说著,一边留意著沈弼的表情变化,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鸿运集团?江伟杰?”沈弼眉头微微皱起,在自己庞大的记忆库中努力搜寻著这个名字,反覆思索了许久,却依旧毫无头绪。
  在他的认知里,能够想出如此超前理念的人,那么必定都是在金融领域深耕多年、声名远扬的资深人士。
  然而,刚刚袁田帆所说的这个江伟杰,自己却从未听闻,实在是有些大大出乎他的意料,这让他不禁很是疑惑地追问道:“我怎么完全没听说过这个人?”
  “他是哪所大学里的经济学教授,还是哪家银行里的高管?”
  袁田帆赶忙详细解释道:“董事长,都不是,江生还只是个未满20岁的年轻人,此前在金融圈並无太大名气。
  不过最近这段时间,媒体爆料说他之前在半年內,连续两次在股市中精准地押中仙股,並且还成功將一家濒临破產的风扇厂给运作上市了。
  如今,媒体们都在吹捧他为香江金融天才!”袁田帆一边说,一边比划著名,试图让沈弼更清晰地了解江伟杰的事跡。
  闻言,沈弼这才恍然大悟,他对报纸上的相关报导还是略有耳闻的,现在听袁田帆这么一说,脑海中便浮现出那些报导的片段。
  之前他在报纸上,看到这个被媒体称作“金融神童”的年轻人时,只觉得他不过是运气爆棚而已,並未觉得其中有多少技术含量。
  可今日,亲眼看到这份槓桿收购的金融理念,顿时眼前一亮,心中不禁暗自讚嘆,此人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微微点头,忍不住感慨道:“嗯,没想到小小的香江,竟然还藏有这样的人才,可惜他不是我们滙丰集团的一员啊。”言语中,满是对江伟杰的欣赏与一丝惋惜。
  这时,袁田帆小心翼翼地问道:“那董事长,您看这份方案,我们是通过呢?还是不通过呢?”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他的声音微微发颤,既期待著沈弼的肯定答覆,又有些担心董事长会有不同的看法。
  沈弼没有丝毫犹豫,果断地拿起笔,在文件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语气坚定地说道:“不过4000万港幣而已,批了!
  这种全新的金融融资收购理念,必须由我们滙丰来率先实践,打造典型案例。
  只要能成功,那到时候,我们滙丰银行便能在世界银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同时也能充分彰显出我们滙丰的创新实力,哈哈哈……”
  说罢,心情大好的沈弼,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悦,忍不住开怀大笑起来,那爽朗的笑声,仿佛在宣告滙丰即將开启一段全新的辉煌篇章。
  见此情形,袁田帆顿时暗自鬆了一口气,他十分清楚槓桿金融收购所蕴含的广阔前景。
  而沈弼能够稳坐滙丰董事长的宝座,自然是有著非凡的眼光和卓越的智慧,必定也能深刻洞悉其中的巨大价值。
  他在心中默默感嘆,董事长果然是有著非凡的气魄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的。
  隨即,袁田帆又再次鼓起勇气开口问道:“董事长,您看这个案例简直堪称经典,那我们能否把贷款利息给適当降低一些呢?”
  他一边说,一边观察著沈弼的脸色,心中有些忐忑不安,生怕自己的提议不合时宜。
  听到袁田帆提出要给这个叫江伟杰的小傢伙降低利率时,沈弼的嘴角扬起不易察觉的弧度。
  这个曾在剑桥攻读东方学的银行家,此刻用毛笔在宣纸上写下“江伟杰”三个篆体字的神態,像极了鑑赏元代青的收藏家。
  “嗯,我十分看好这个人,年利率就只要1.8%吧,就当是送给他一个人情了。”
  1.8%的利率不是施捨,而是经过精准的计算后的风险投资——他仿佛看到二十年前包玉刚拿著1500万美元信用证走进滙丰大厅的场景正在重演。
  听到年利率只要1.8%,袁田帆心中顿时一阵惊喜,连忙说道:“我想江生一定会对董事长感激不尽的。”
  此刻他的脸上洋溢著喜悦的笑容,为自己能够参与这个项目而感到庆幸。
  同时,也为江伟杰能得到这样的优厚待遇而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