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华娱:重回2001 > 第三十九章代言
  《体坛周报》作为华夏发行量最大的体育类报纸,其成功並非偶然。
  它的崛起与华夏男足的辉煌时刻密不可分。借著这股东风,《体坛周报》迅速崛起。
  它不仅报导赛事,更深入挖掘体育背后的故事。
  主编们深知,年轻人是体育报导的主要受眾。他们喜欢看激烈的对抗、精彩的进球、感人的故事。
  因此头版的內容往往被足球垄断。
  2007年的华夏男足,正处於一个黄金时代。
  六大留洋球员在海外联赛中崭露头角,他们的每一次出场都牵动著国內球迷的心。
  在14届亚洲杯上,国足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战斗力。5-1大胜马来西亚。对阵伊朗的2-2平局。
  这时候的国足,坐拥无数狂热球迷,还没有疯狂作死。
  自从姚明登陆nba,篮球的热潮席捲华夏大地。《体坛周报》的版面也开始为篮球留出更多空间。
  尤其是近期热点,“姚易大战“这样的焦点赛事刚刚过去。
  报纸头版,毫无意外。
  赫然是印著姚明和易建联在赛场上对峙的大幅照片,標题写著:“华夏德比,闪耀nba!“
  或许是因为2007年的华夏,正以开放的姿態拥抱世界。每一次来自国际赛场上同胞的捷报,都让国人欢欣鼓舞。
  《体坛周报》正是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民族情绪。
  至於像桌球、羽毛球、排球这样的优势项目,只有拿到了世界冠军,才能在头版的角落位置占据一席之地。
  网球作为世界级运动,排面还是比同类型的冷门运动要好很多。
  这一回,杜未央在家门口的职业比赛中战胜美国天才。这太符合国內当下的口味了。
  《体坛周报》特意把头版的副c位留给杜未央。
  当然各种小报也不会缺席。
  “奇蹟!13岁天才网球少年杀进决赛!”
  “魔都中美天才对决,中国取得胜利!”
  “从作家到运动员,全能天才杜未央。”
  永远不要小看记者赚钱的效率。
  昨天刚比完赛,今天各种消息就出现在了全国各地的报刊上。
  杜未央的名字,就这样大范围出圈,出现在所有年龄段的人的视线里。
  他和韩涵,郭小四等人的影响力,主要是集中在青少年、作家群体。
  现在,杜未央以一种奇怪的姿態,干进了体育圈这个新闻大类,狠狠地出圈了一把。
  京都五中的教室里,一群学生正围在一起,嘰嘰喳喳地討论著最新一期的《体坛周报》。
  报纸的头版上,赫然印著杜未央在网球赛场上的照片。
  教室里充满了惊嘆和羡慕的声音,年轻人正是爱好出风头的时候。
  年轻人特有的天真,让他们平时感受不到他们之间的参差。
  他们看著报纸上杜未央的照片,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距离感。
  杜未央的同学们这才意识到,原来朝夕相处的同学,已经走到了他们难以企及的高度。
  这种巨大的反差感,让每个人都有点不知所措。
  周静坐在靠窗的座位上,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她的课桌上。她低头看著桌上摊开的《体坛周报》,杜未央的照片在阳光下格外耀眼。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著报纸边缘,思绪却飘到了很远的地方。
  周静想起了刚开学的时候,杜未央引起的轰动。
  那个和她一起討论数学题、分享日常生活的同桌,原来一直在她触不可及的地方。
  她轻轻嘆了口气,將报纸折好放进抽屉。同桌,那就祝福你,前程似锦吧。
  ……
  杜未央並没有意识到学校已经引起了一番小小的骚动。
  飞机落地京都。
  他刚回到家,就有一位自称耐克的大中华区副总裁想见他。
  杜未央略微犹豫,就將人请进了家里。
  来人一身香奈儿套装、踩著细高跟的站在门外,身后跟著两位助理。
  “杜先生,久仰大名。“董苇伸出手,笑容得体,“我是耐克华夏区副总裁董苇。“
  “董总,你好。“杜未央起身,给几人倒上茶。
  杜未央听过她的名字,后来逗音up主剪辑的国內女强人,別称富婆榜,就有人把她算进去。
  几年前,她主导了耐克签下了刘翔,费用不过一年五十万元。
  从雅典奥运会到现在,刘翔已经是当之无愧的田径运动第一人,甚至隱约是国內体育界第一人。
  可见其眼光之精准。
  他当然知道来人的目的。因为以后將会发生的一些事情,杜未央对耐克其实没有什么好印象。
  可惜这个时候,国內的知名运动品牌只有一个李寧,李寧没有主动联繫过他。安踏今年刚刚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杜未央此时才意识到,他迫切需要一个经纪公司来处理比赛之外的杂事和代言。
  足球、篮球、网球这三项球类,一直是运动的重要领域。
  杜未央好奇董苇会给他报价多少?
  落座后,董苇从助理手中接过一份文件,“首先恭喜杜先生在魔都夺冠,13岁的冠军,实在令人惊嘆。“
  “谢谢,“杜未央端起茶杯,神色平静,“我要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
  董苇眼中闪过一丝讚赏,“杜先生谦虚了。我们耐克一直关注著年轻运动员的成长,您的潜力让我们非常感兴趣。“
  她翻开文件,“这是我们擬定的代言合同,三年期,代言费每年150万美元,另外还有赛事奖金激励和专属装备支持。“
  杜未央接过合同,目光快速扫过条款。
  “每年至少参加四场国际赛事。“倒是不算严苛。
  “如果你的成绩足够优秀。更多的atp250、500冠军,代言费会按压不同比例增加。
  如果是大师赛决赛,或者大满贯四强。
  你拥有隨时跳出合同重新签约的权力,这是耐克的诚意。”董苇开出了这个条件。
  “不过,我们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耐克要有优先签约的权利。”
  杜未央不得不感嘆这女人的魄力。
  董苇倒不是优待他,资本家从不会共情普通打工者。
  而是董苇深知,在华夏体育市场,网球的影响力正与日俱增。李娜的成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女网的商业价值终究有限。
  杜未央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耐克在华夏男网市场的空白。
  这个13岁的天才少年,不仅有著惊人的网球天赋,更有著作家身份带来的魅力加成。
  在华夏,你找不到第二个像杜未央这样的运动员——他既是体育明星,又是文化偶像。
  对於耐克来说,杜未央不是选择之一,而是唯一的选择。
  再加上年纪小,他的商业价值不仅在於现在的成绩,董苇投资的是杜未央的未来。